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多病的巨人

上面说到,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不过,我们这位巨人虽然个头大,却有着林黛玉的体质,娇贵得很,还有各种毛病。这是何意?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古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社会是否保障基本的经济、政治上的平等,是衡量这个社会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老百姓有没有平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呢?答案是否定的。假设在20世纪80年代有人猛地穿越到现在,恐怕他对当代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贫富差距太大了。判断一个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可以计算各种指标,其中一个常用的是表1—1中的基尼系数。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表1—1 部分国家的基尼系数

28

资料来源:CIA World Factbook。

在看表1—1之前,你可以在心里先猜测一下,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究竟在世界上排在什么名次?在30多年前的198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291,处于非常合理的范围,而到了2012年,基尼系数已经上升到了0.474。我们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从世界最平等的国家之一,落入到最不平等的行列中。图1—2为观察收入分配的剧烈变化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那就是观察收入最高的20%的人口与最低的20%的人口,他们的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多大的份额。在近十年中,最高收入的20%的人,所占总收入的比例上升到了接近50%,而最穷的20%的人,比例就越来越低,在2005年尚不足5%。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则越来越穷,这怎么能不让我们警惕?

29

图1—2 收入份额的历史变化(百分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贫富差距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它从分配的角度反映了人与人在社会当中关系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贫富差距(或者更广泛地来说——生产关系)呢?我们可以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这里举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方面来说明。要完全解释清楚下面的历史现象会超越本章的范围,不过相信在读完其他章节之后,你会对这些问题有更深的了解。

城乡差距

社会的不平等很大一部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当然,差距不仅仅是收入)。这种不平等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但是在近20年却有了明显的恶化,农村似乎成了国家发展遗忘的角落。我们拿城镇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村居民的平均纯收入,就可以观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如表1—2所示,相对于普通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表1—2 城乡收入差距

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工资收入

我们国家也被称为世界工厂,这个名头听起来不错,却是靠着无数工人的辛劳建立起来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在2007年的调查表明,72.4%的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其中,24.5%的普通工人工资低于700元。在工人工资过低的同时,超时劳动也日益普遍和严重。根据调查,67.1%的普通工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其中只有约1/4的超时劳动的工人能够按法律规定的标准领到加班费。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普通劳动者,尤其是私有部门的工人的工资没有得到提高,或者虽稍有提高,却也被提升的物价所抵消。实际上,快速的经济发展让大批老板们先富起来了,却没有让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得到应有的好处,很多工人甚至不能用工资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

深圳的打工者中心在2012年进行了工友们的生存成本的调查。(注:参见打工者中心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2010dagongzhe。)根据调查结果,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每月需要约6000元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这意味着每个成年人需要每月3000元的基本收入。你的生存工资是多少?

卫生医疗

跟不平等问题密切联系而且同样重要的还有卫生医疗问题。每个人都会生病,而生病了能否以合理的费用得到好的治疗呢?现在的形势并不乐观,对于普通居民,在1990年的时候,100块钱的收入里面只需要花2~3元钱到医疗保健上面,而现在他们需要花6~8元。医院应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但是现在一切以利润为导向,把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到了后面。在这里,政府对卫生的扶持力度小是导致医疗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图1—3所示,我国财政支出中花在医疗上的钱低于很多国家。

31

图1—3 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教育

困扰普通家庭的还有教育问题。高等教育的费用从20世纪80年代的几乎免费,涨到了现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义务教育也不让人省心,各色辅导班、兴趣班都成为了家庭的沉重负担。教育费用高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成了一个大问题。过去的十几年里,高等教育得到了高速发展,普通高等学校从2000年的1041所,增加到2011年的2409所,而初等教育却出现了明显的萎缩(部分地由于政府的“撤点并校”的政策),小学数量从49万个,减少到了24万个。就在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里面,普通劳动者的子女所能获得的优质资源也越来越少,根据《人民日报》前几年的报道,重点高校中的农村学生只占30%,而整体大学生里面农村学生超过了一半,这说明农村学生要比其他人更难进入好的大学。

专栏1.1

撤点并校

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根据200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坦言,在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过急过快的情况。有的地方硬性规定撤并学校的时间和数量,有的地方缺乏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有的地方没有充分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首先是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一些非寄宿学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

其次是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学校撤并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良莠不齐,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难以切实得到保障。

还有一个问题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由于撤并学校过快,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一些地方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跟不上,生活管理人员缺乏,不少寄宿制学校床铺紧张、食堂简陋、厕位不足、冬季取暖和夏季防暑条件得不到保障。

另外,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在并入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盲目撤并学校,致使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此外,部分群众经济负担加大。村小或教学点撤并后,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增加了交通费用。寄宿生还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伙食费。有的家长在县镇陪读,另需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

资料来源:《教育部:多地盲目撤点并校致学生上学远负担大》,载《人民日报》,2012.11.23。

生活的方方面面

抛开之前那些不愉快的话题,我们来谈谈生活最基本的方面——吃和住,可是,就连这些最基本的方面,也有不少让人担忧的地方。

我们吃得安全吗?毒奶粉、地沟油、假酒,还有各式各样的伪劣食品,大量地流通在市场上。有钱的人可以吃昂贵的健康有机食品,而普通人则只能有什么吃什么,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也已经要靠金钱才能获得了。

从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角度看,我们的情况如何?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的粮食进口,尤其是价格低廉的(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出现了猛烈的增长。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大豆进口不过是1000万吨出头,花费22亿美元,而现在每年进口量已经是5000多万吨,花费将近300亿美元!而另一面,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本土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却因为缺少补贴,面积不断缩减,而加工本土大豆的企业则大量停产或破产。我们国家是个大国,粮食安全从长期来看无法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大豆的命运也许预示着整体农业的前景。

说住的方面,恐怕首先就是高昂的房价,相信每一个打算在城市里面安家的年轻人都明白这其中的辛酸,住房的成本实在让普通劳动者难以承受。一套上百万的普通房子,工薪阶层的家庭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得起。就在短短20年前,住房还没有市场化,只要有单位,就可以住上单位分的房子,基本上老百姓都可以不为这件事情操心。而如今,这就成了困扰普通人生活的一件大事情了。

住的方面还包括环境问题。最近几十年的不科学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对环境的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破坏。各位青年人如果有机会跟上一辈交流,估计总能听见他们说起过去的山清水秀(就在30年前!),而这样的大好河山,估计这一代人除了去风景区,是很难看到了。另外,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和工业废气的排放,城镇居民对于空气污染已经是非常熟悉了(比如我在写作此段落时,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260——重度污染)。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各国空气中可吸入的颗粒物的浓度,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国的环境质量有了一个比较的机会,在近百个有PM10相关统计的国家里面,我国排在第77位,图1—4列出了其中部分国家的指数。当我们的子孙辈成长起来的时候,不知道他们会如何想象过去祖国的样子?

35

图1—4 年平均PM10浓度

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上述这些问题都如癌细胞一样,侵蚀着社会的健康。那么,难道老百姓就丝毫没有反应吗?完全不是这样,下一节我们就要介绍当代中国社会对于这些巨大的社会问题的各种应对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