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三卷(1976-199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1945年党的七大标志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由于“左”的错误,使党偏离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到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克服党的“左”的错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传统,但它仅仅指的是一种治学的严谨态度和方法。毛泽东继承了这个思想和传统,对“实事求是”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

第一,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原理,是实事求是的哲学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宏观世界的星系云团,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万物之灵的人类,都是物质世界本身的不同形态。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这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正如恩格斯所说: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48)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物质的产物,它具有自觉能动性,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因此,人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从事任何工作和遇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去认识世界,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人们的思想、理论、观念,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成功,反之则必然导致实践的失败。对于我们的思想、理论、观念,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有违背了客观现实,落后于时代发展,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那么,不管这种思想、理论、观念、路线、方针、政策,以什么面目出现,看起来多么神圣,都应当在破除之列,加以改变,加以更新,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要防止主观盲目性或对主观能动性的片面理解和运用。

第二,主观和客观相互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原理,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中见之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认识过程中,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即主观认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规律性认识,并以此为指导,实现精神向物质的飞跃,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这个过程随着人们的实践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且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使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因此,我们的思想、理论、观念,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如实地反映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才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达到与客观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否则就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把认识停留于某一局部范围之内,认识不到认识的不断发展性;教条主义只从书本和既有的教条出发,忘记了认识应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邓小平指出: “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结果,必然发展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49)。恩格斯指出:“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不过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50)

第三,事物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原理,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定或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看问题。马克思指出: “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51)毛泽东指出: “中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志们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52)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孤立的、静止的东西,因此,人们的思想和认识要从客观存在着的一切情况出发,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从客观事物本身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同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僵化滞后,要勇于抛弃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和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探索与曲折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贯彻党的政治路线以及其他方针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经过多次胜利与失败的实践后逐步确立的,由于“左”的错误的干扰,使党偏离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严重挫折。

1920年毛泽东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就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革命实践。1921年1月21日,他在给蔡和森的信中明确表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53)。1929年6月他在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指出: “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54),并认为这些错误思想, “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55),从而开始探索从“思想路线”层面“科学化、规律化”地解决党内、军内的错误思想,建立唯物史观的认识论、思想方法论。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56),并强调必须努力做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这里,“从斗争中”,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创造新局面”,是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这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运用和体现。

但是,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或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挫折。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 《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理,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论证。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次全体会议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还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特点相结合”的科学命题。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他认为: “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57)

在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经过对教条主义的进一步批判,经过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进一步阐述,经过对党风、学风、文风的进一步整顿,全党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基本统一了认识。1945年党的七大上,又把这种统一的认识以党的文献的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1956年11月,邓小平在《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指出: “十一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这样的原则,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指导我国的革命,指导我国的建设。这个原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根据过去革命中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并在第七、第八两次党代表大会上加以肯定的。”(58)“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叫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叫结合本国实际。我们历来认为丢开任何一面都不行。”(59)“在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问题上,我们党过去吃过许多亏,以后就一直抓住反对主观主义这一条。反对主观主义有两个方面,即反对教条主义和反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就是只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不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运用,它使我国的革命遭受过失败和挫折。经验主义,就是只看到一些具体实践,只看到一国一地一时的经验,没有看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两者我们都反对。”(60)

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政治和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讲话和1957年2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是探索成果的集中体现。

然而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由于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坎坷。一方面,在建设中违背实事求是,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出现了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等错误;另一方面,阶级斗争扩大化,特别是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中指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61), “这条思想路线,有一段时间被抛开了,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的危害,使国家遭到很大的灾难,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损害”(62)。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两个凡是”思想束缚,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处于徘徊时期,没有很快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当然,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党并不是自始至终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比如,1961年毛泽东针对党内外存在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情况,提议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63)。1962年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党内不少同志“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64),提醒全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党内斗争,强调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方法,要有勇气实事求是。但是,这一时期,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意义

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65)党的十二大依据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在党的章程(总纲)中明确规定: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规定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更加完整、更加准确、更加具体。其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本质的东西;所谓灵魂,对于某一理论而言,则是比喻在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和主导作用的因素。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也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始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由于把握了这一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想一想,现在思想解放得够不够,到底还有什么障碍”(66),只有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才能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二,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67)。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既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具体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又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去的“中介”和“桥梁”。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无法显示它的力量、发挥它的作用。在邓小平看来,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68)

这些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调查研究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和实践检验的方法。(69)调查研究方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全面了解情况、占有材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掌握的情况、占有的材料、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从中引出客观对象的规律性,从而本质地、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因而也是实事求是方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就是邓小平指出的“照辩证法办事”,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从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不强制照搬,不生搬硬套。二是历史分析方法,就是分析历史条件,不能割断历史,脱离实际,搞形而上学。三是实践检验的方法,就是使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矫正,在实践中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都是一个试验,都是新事物, “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70)

第三,实事求是是党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是密切相关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政治路线的基础和保证。邓小平指出: “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71)思想路线问题不解决,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即使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7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做了精辟论述。他说: “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73)习近平也指出,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