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强制储蓄与储蓄投资
强制储蓄或强迫储蓄(forced saving)是由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边沁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边沁在他1804年所写、184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一书中分析了通货膨胀造成的“强制储蓄”现象。在他看来,强迫储蓄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利用发行纸币来扩大资本品生产,从而增加未来社会财富总量的一种行为。同时他把通货膨胀造成的强迫储蓄和征税造成的强迫储蓄都称为强迫储蓄。注26之后,强制或强迫储蓄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马尔萨斯认为纸币发行引起资本和收入向有利于资本的方向发展,从而引起强迫储蓄。他于1811年在对李嘉图第一本小册子的评论中承认,纸币的增加发行有增加全国资本的趋势,“实际上,每当新发行的纸币一到那些打算运用它们去经营和扩张盈利性企业的人们手中时,流通媒介的分布就发生了差异——性质和以前设想的那种情况相似——并且产生类似的虽则是较为轻微的影响,使资本和收益的比例发生有利于前者的变化。新增纸币流入市场如数成为新增资本,用以购买企业经营所必需的物品。但在全国的产品尚未增加以前,一个人不可能自己多取得一些产品而不减少他人的份额。他人所能得到的产品之所以减少,是因为新增纸币的竞买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使那些仅为购买者而不是出卖者的人们无力再购到以前一样多的年产品;而所有那些既买且卖的产业阶级,却在物价渐涨过程中获得非常利润;即使这个过程停止,较之发行新币以前,他们仍能掌握更大部分的年产品。”注27马尔萨斯认为,“每次新发行的货币不仅仅是流通中介数量的增加,整个社会商品的分配也会被改变,大部分商品被分配到这些既消费又生产的人手里,一小部分被分配到只消费的人手里,就像我们经常把资本定义为国家积累与每年从事生产的那部分,我们必须承认,增加发行的货币会增加国家的资本,并且很可能会降低利率。”注28马尔萨斯还认为,货币增发引起的强制储蓄会伴随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可能是暂时的,因为随后增加的产量会吸收掉一部分增发的货币。哈耶克认为,虽然马尔萨斯“承认纸币的增加发行能增加全国的资本这种趋势,但这并未使他无视由此引起的危险和明显的不公道。”注29
哈耶克把强制储蓄的研究从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把强制储蓄与货币的投资及所引起的生产结构的改变相联系。哈耶克认为那种认为货币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的观点是错误的,“几乎货币数量的任何变动——不管它对物价水平有无影响——无论何时必定会影响相对价格,并且,毫无疑问,决定生产数量和生产方向的,仍是相对价格,因而几乎货币数量的任何变动也都要必然影响到生产。”注30哈耶克认为,在货币经济中,生产结构是以货币表示的消费品总额与各生产阶段的中间产品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他指出:“用于购买消费者货物的货币与用于购买中间产品的货币之间的比例,相等于消费者货物的需求总量与对于为了继续生产消费者货物所必需的中间产品需求总量之间的比例;而在均衡的状态中,这个比例又必然符合于一定时期内的消费者货物的产量和同一时期内以前各阶段的中间产品的产量的比例。”注31哈耶克分析了从资本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法过渡到资本化程度较高的生产方法,是怎样引起的,以及为达到一个新的均衡必须满足的条件,考察了强制储蓄形成的机理。
按照哈耶克的说法,如果对生产者货物的需求总量(以货币表示)相对于消费者货物的需求而增加(或减少)时,就会发生向资本化程度较高(较低)的生产方法过渡。这种过渡可能由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所引起:“或者是由于自愿(或非自愿)储蓄变动的结果,或者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变动,使企业家手中用来购买生产者货物的资金有所改变的结果。”注32在货币数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消费者将其货币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并将它存入银行,银行又将这部分货币贷放给生产者以扩大投资,这样,消费者用于消费的货币减少了,而生产者用于投资的货币却相应地增加了。这样,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的需求进而相对价格改变,引起生产结构的调整,在整个迂回生产过程的各个生产阶段中,较低级的生产阶段将会因价格差缩小而减少利润,而与此同时,较高级的生产阶段将会因价格差扩大而增加利润。整个迂回生产过程将被延长,生产阶段将被增多,产生由资本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法向资本化程度较高的生产方法的过渡。在自愿储蓄的条件下,原有的经济均衡在受到短期的破坏之后又会自动地建立新的均衡。这种由原有的均衡向新均衡的过渡,就是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与之不同,在消费者的自愿储蓄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货币数量增加,则生产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引起强制性储蓄,且这种变化不能自动地建立新的均衡,而往往发生经济危机。假定银行通过信用扩张来增加对生产者的贷款以增加货币流通量,则消费者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数量不变,而生产者用于购买中间产品和原始生产资料的货币数量却增加了,结果中间产品和原始生产资料的价格不但绝对地提高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消费品的价格相对地提高了。于是,如同自愿储蓄增加后所发生的变化一样,那些非专门化货物将由较低级的生产阶段流向较高级的生产阶段,而那些原来不生产的专门化货物也开始生产了,使资本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法向资本化程度较高的生产方法过渡,这种过渡也将使迂回生产过程延长,生产阶段增多,使经济趋于高涨。只要信用继续扩张,货币数量继续增加,则这种过渡还将继续发生。在这一过程中,要用较大部分的原始生产资料来制造中间产品,只有靠缩减消费才能办到,但是现在这种牺牲不是自愿的,也不是那些要从新的投资中得到好处的人们作出的。遭受这种牺牲的是一般消费者。既然企业家获得了新增的货币,来自他们的竞争加强了,这就迫使一般的消费者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原有的消费,从而形成强制储蓄。如果他们的收入随货币流通量的增加而及时增加,则货币就会立刻按照有关个人的意愿,在消费用途和生产用途之间重新分配,而由于新货币的投放所引起的人为的分配,无论如何,将会部分地被回复过来。如果坚持原来的比例,生产结构就恢复到原来的比例。也就是说,将会变成资本化程度较低的生产,而投入到仅仅适用于资本化程度较高的装备上的那一部分新增资本,必将受到损失,这样一种过渡到资本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法的情况,必然会出现一次经济危机。注33
马尔萨斯、哈耶克等人,把强制储蓄看作是由于货币数量或银行信用的改变所直接产生的一种现象,并以此种改变的大小作为衡量强制储蓄的多寡的标准。凯恩斯对此不以为然,凯恩斯认为,在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储蓄量以前,用货币数量或银行信用数量的改变之大小不能区分强制储蓄与非强制储蓄。凯恩斯认为,应以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储蓄为标准来判断是否存在强制储蓄,他说:“如果实际储蓄量大于长期均衡中充分就业状态之下储蓄量,则谓之有强迫储蓄。”并且认为,在现实经济中,“强迫的储蓄过度,将是非常稀少,非常不稳固的现象,强迫的储蓄之不足,倒是常态。”注34凯恩斯认为,哈耶克等人的强制储蓄与他在《货币论》中的投资与储蓄之差没有关系,在《货币论》中所谓的储蓄超过投资,是指在当前生产规模下,雇主从资本设备所有权上可以取得的利润少于正常的利润。注35
凯恩斯理论强调投资对储蓄的作用,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在经济运行没有达到其潜在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投资的增加可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从而产生与其相适应的储蓄;在达到潜在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投资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在低储蓄倾向的工资所得者与高储蓄倾向的利润所得者之间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有利于高储蓄倾向的利润所得者,其结果是提高了社会的储蓄倾向,从而产生与其相适应的储蓄。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实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增加会产生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而一旦达到充分就业,货币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同比例上升。与古典和新古典理论不同,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储蓄函数与投资函数是相互独立的,投资并不受储蓄的限制,因为在该理论看来,投资能够产生与自己相适应的储蓄,但投资要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计划投资超过计划储蓄,意味着商品市场存在超额需求,超额需求将引起价格上涨,并产生强制储蓄。为说明这一点,假定资本的变动率是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函数:
dK/K=α(I/K)+(1-α)(S/K),α<1 (1)
其中K代表资本,I代表计划投资,S代表计划储蓄。假定通货膨胀率是超额需求的函数,超额需求由计划投资大于计划储蓄的差额来表示,根据假定有:
dP/P=β [(I/K)-(S/K)],β>0 (2)
其中P代表价格水平。由(2)式求出(I/K),并将它代入(1)式,得:
dK/K=(α/β)(dP/P)+S/K (3)
其中S/K是单位资本中的计划储蓄,(α/β)(dP/P)即单位资本中的强制储蓄部分。强制储蓄的产生,是由于在存在超额需求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计划没有实现,造成消费计划不能实现的原因在于通货膨胀对国民收入作了有利于利润所得者而不利于工资所得者的再分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快于工资上涨,使实际工资降低从而使消费减少,由于利润所得者的储蓄倾向高于工资所得者,再分配的结果使储蓄增加。因此在以上模型中,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一方面取决于价格上涨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国民收入在工资所得者与利润所得者之间的再分配,另一方面取决于工资所得的储蓄倾向和利润所得的储蓄倾向的差别。英国经济学家瑟尔沃尔(A.P.Thirlwall,1983)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注36设Z为国民收入中劳动者所得的份额,W为工资总额,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W′为工资率,L为劳动力,λ为劳动生产率(λ=Y/L),根据定义,有:
Z=W/(PY)=(W′L)/(PY)=W′/(Pλ)(4)
对(4)式求导,得工资份额的变动率:
dZ/Z=(dW′/W′-dP/P)-dλ/λ (5)
(5)式表明,工资份额的变动率(dZ/Z)取决于名义工资变动率(dW′/W′)、通货膨胀率(dP/P)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率(dλ/λ),也就是说取决于实际工资变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如果实际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即(dW′/W′-dP/P)<dλ/λ,工资所占份额将下降,利润所占份额将上升;反之,工资份额将上升,利润份额将下降。而实际工资的变动取决于名义工资和物价变动的情况。当货币工资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当货币工资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时,实际工资就会上升,但只要实际工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工资所得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利润的储蓄倾向高于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社会储蓄总量就会增加。由此可见,在利润储蓄倾向和工资收入储蓄倾向既定的条件下,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直接取决于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而再分配效应取决于两组变量的对比关系:第一是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对比关系;第二是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对比关系。在利润储蓄倾向高于工资收入储蓄倾向的条件下,只要货币工资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或实际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通货膨胀就将导致工资所得份额的下降、利润份额的上升,社会储蓄会由于这种再分配而增加。
在罗宾逊和卡尔多的增长模型中,通货膨胀和收入再分配引起的储蓄率的变动,只是把有保证的增长率提高到其自然增长率水平以上的一种调节机制。在这种调节机制中,通货膨胀将引起储蓄率的变动。根据卡尔多的储蓄函数,社会储蓄由来自工资所得的储蓄和来自利润所得的储蓄构成,来自工资所得的储蓄取决于工资所得(W)和工资所得的储蓄倾向(S′W),来自利润所得的储蓄取决于利润所得(R)和利润所得的储蓄倾向(S′R),因此t时的社会储蓄可以写为:
St=S′W W0 eW′t+S′R(Y0ept-W0eW′t) (6)
其中W0为初始工资额,W′为工资增长率,Y0为初始国民收入,p为货币收入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6)式两边同除以Y0ept可求得t时的储蓄率,即:
(S/Y)t=(W0/Y0)eW′t-pt(S′W-S′R)+S′R (7)
令W′=α+βp,其中α为工资自发变动率,β为工资—价格系数。这样(7)式可以写成为:
(S/Y)t=(W0/Y0)ep(β-1)t+α t(S′W-S′R)+S′R (8)
对(8)式求时间偏导数,可得某一时期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即:
(S/Y)t/t=[α+p(β-1)](W0/Y0)ep(β-1)t+α t(S′W-S′R) (9)
对(8)式求p的偏导,得:
(S/Y)t/p=(β-1)t(W0/Y0)ep(β-1)t+α t(S′W-S′R) (10)
(10)式的倒数即为要使储蓄率提高1个百分点所要求的通货膨胀率。由公式可知,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取决于工资所得储蓄倾向与利润所得储蓄倾向的差别(S′W-S′R)、工资价格系数β、工资所得在国民收入中的初始份额(W0/Y0)、通货膨胀率(p)和工资自发增长率(α)。一般认为,利润所得的储蓄倾向高于工资所得的储蓄倾向。极端的假定(古典学派的假定)是S′W=0, S′R=1。按此假定,如果不考虑工资—价格系数β和工资所得在国民收入中的初始份额(W0/Y0),使储蓄率提高1个百分点所要求的通货膨胀率是较低的。但这一假定不符合实际。据英国经济学家霍萨克(H.S.Houshakker)对20个国家的储蓄情况的分析,长期看,工资平均储蓄倾向为0.02,非工资所得的平均储蓄倾向为0.44(在短期内,前者为0.04,后者为0.49)。注37如果工资所得在国民收入中的初始份额为0.7,工资—价格系数为0.9,根据公式(10),通货膨胀率为66%时,储蓄率才会提高一个百分点。可见,通货膨胀产生的强制储蓄效应是有限的,且所要求的条件是很严格的。
在经济发展中,要取得令人满意的增长率,需要有相应的投资率,而这在发展中国家往往受到限制。如何突破这种限制,达到令人满意的增长率,卡莱斯基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卡莱斯基看来,令人满意的投资率和增长率受两个条件的限制:一个与总储蓄和总消费有关,另一个与必需品的供给有关。为缓解第一个限制条件,需要适当限制总消费,以便在不引起价格全面上涨的情况下,把所期望的资源数量配置到投资方面。既定资本/产出增长比率,则增长率不变,国民收入中的投资和消费比例也不变。如果要使增长率加速,就需要降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或使消费的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从第二个限制条件看,国民收入的任何增加都将导致劳动力货币收入和必需品需求的相应增加,考虑到必需品的总供给存在某种限制,最大限度地令人满意的增长率必须限制在这样一种水平上,即必需品需求量的增长率能够在现行价格水平上等于必需品供给量的增长。为实现这种限制下的令人满意的增长,必须把消费需求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相应增加储蓄。这种储蓄的增加是因雇佣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和人均消费量下降而产生的,故这种储蓄被称为强制储蓄。注38
要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形式的强制储蓄,都要付出代价,即便是温和的通货膨胀,也带来成本。对于通货膨胀带来成本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第一是希克斯的解释。该解释指出,因为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是用名义或货币条款来订立的合同,因此,货币价值的不稳定必然会对该体系本身造成威胁。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人们在订立货币合同的过程中过于谨慎,从而可能破坏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行。第二类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上即交易媒介自身不能根据通货膨胀被指数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货膨胀不会导致整个体系完全崩溃这样灾难性的后果,但是仍然会使社会节约使用这类非指数化的货币。而如果货币提供的服务被认为是有用的,那么就是一件坏事。第三类反通货膨胀理论则将重点放在频繁改变价格所带来的实物资源成本上,如价格改变后需要印刷新的目录或价格单。这种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第四类强调通货膨胀的不公平分配效应。注39由于这些成本的存在,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遭到很多学者的怀疑,甚至否定,蒙代尔就认为,“将通货膨胀财政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从来没有在理论上得到令人信服的证明。”“除非我们还能够证明:通货膨胀税比其他形式的税收更有效,或者其税收负担不公平的程度更低,否则通货膨胀融资可以增加社会资本就不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论断。”注40巴利(Bailey)也指出:通货膨胀有纯粹的福利成本,该福利成本必须与其他税收成本相比较。另外,通货膨胀还有许多无法计量的成本和收益,涉及资本市场、货币种类的替代、支付习惯和政治体系本身。他说,考虑到这些原因,对于仅仅依据经济标准得到的论点,我们必须谨慎接受。注41
尽管如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强制储蓄也不失为政府进行发展资金筹集的一种可选择的手段。由于强制储蓄是建立在利用非市场手段强制性削减消费基础上的,因而往往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经济扭曲和福利损失。在经济发展中,如果强制储蓄是不可避免的,必须考虑如何实施、通过何种形式实施和在何种程度上实施强制储蓄,以把可能产生的扭曲和福利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同时考虑如何把强制储蓄节省下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经济发展所需的部门和领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制储蓄节约的资源的效能和作用。对于怎样使强制储蓄节约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问题,罗斯托曾提出了这样一些条件:“作为一个前提条件似乎必须使社会超过群众消费水平的盈余不要流入会把它囤积起来、滥事挥霍或用于生产力很低的投资开支的人手里,以致这一笔盈余不能起作用。第二,作为一个前提条件,似乎必须发展提供便宜的和适当数目的运用资本的组织。第三,作为一个必要条件,社会似乎必须有一个或几个部门发展迅速,以便促进更加普遍的工业化过程;而这些部门的企业家必须把他们的利润的很大一部分作为进一步的生产投资,重新投资的一种可能的反复循环的方式就是把从迅速发展的出口部门所得收益用于投资。”注42从各国的实践看,强制储蓄并不是一个易于控制的过程,它往往会引起一些连锁反应和不良的社会后果,有鉴于此,需要考虑实施强制储蓄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社会的承受力,把强制储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强制储蓄的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