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把握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特点是崇尚普遍性、一般性,排斥特殊性、个别性,热衷于从假设公理、演绎、模型出发思考问题,习惯于用教科书中抽象的理论原理裁剪丰富多彩的现实,而这些所谓的一般原理又是以特别的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在这样的思维逻辑的支配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关于中国经验的标准阐释:中国经验至多是“转型经济学”,即向资本主义完美市场的过渡阶段,没有经济学的普遍意义。发展=市场化=自由化,最终走向是城市化、全球化。服务业将挤出农业和制造业。国家的边界和作用都将消亡。只有个人(消费者,兼生产者与投资者)与企业永存。资本主义最终战胜社会主义的理由是人的自私本性。苏联和中国前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验是历史性的错误等。注15如果说中国经济获得了成功,那应该归功于对主流经济学一般原理的有效应用,如发展了私有经济、市场调节、对外开放等;而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则是由于偏离了这些一般原理,如保留了国有经济、政府干预、独立自主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迟早会出现崩溃的局面。总之,一切不符合主流经济学标准模型的做法,都被看做对一般规则的偏离和扭曲。很明显,这样的思维逻辑是完全错误和极其有害的,是典型的形而上学。
我们知道,共性是以个性为基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对所有的理论都是适用的。现代西方的经济学,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经济运动的规律的方面看,具有共性或普遍性;从另外一些方面看,又具有个别性或特殊性。且不说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观点各异,能够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一般理论很少,即使是一些人们普遍认为比较正确的理论也是以一定的时空结构为前提的。社会经济系统之间既存在时间的区别,又存在空间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与地理特性问题”注16。 总的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非市场经济体系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并不适用。即使是对于市场经济,由于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其适用性也是需要仔细斟酌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是目前为止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因而,人们很容易以它为样板,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当做普遍规律或“国际惯例”。但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服从于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众所周知,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雇用劳动,剩余价值的生产,平均利润的形成,垄断资本的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所有这些都不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现象,而是小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渡的产物。而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上述现象虽然不可能完全消失,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调节和制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规律和运行特点。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从中国的实践经验中概括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东西,更不能被简单地当做一种个案或例外。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经验首先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特殊的路线方针政策乃至于领导集团的特殊的风格,都是中国特色的重要元素。因此,中国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国家。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把中国特色与一般性或普遍性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样的做法不符合辩证法。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实际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所有重要议题,如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市场体系的发育、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外开放、民主政治的建设、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是每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发展和有效解决,当然也有其一般规律,因此,中国经验中必然包含着某些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意义的东西。有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众所周知,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都存在很强的狭隘性、片面性,认为市场经济仅仅适合资本主义,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种认识,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维。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勇气,突破了这一传统的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实现了效率和公平、计划和市场、自主和开放、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结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而且为当今世界上试图摆脱贫困、实现国家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因而,它既是特殊的,也是普遍的。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思路,深化了人们对市场经济和制度变迁过程的认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许多所谓一般理论提出了挑战。当代中国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中国的经验中提炼思想、创新理论,使特殊性上升为一般性,从而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