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2005年新年伊始,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全面论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讲话”同2004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起,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构成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纲领和实践指南。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学习和把握“讲话”和《意见》精神的首要之举。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的新基点。
创新作为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决战略问题的基本力量,也是开拓工作新局面的基本方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教育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更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创新。“讲话”和《意见》密切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新的理论基点,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论述中,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讲话”和《意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明确地把以人为本提升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思想。“讲话”和《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既要教育人、引导人,也要关心人、帮助人。这些新见解,从新的战略高度,更明确地重申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更鲜明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也更具体地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方法和途径。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倡导的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武装人、发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弘扬,也是对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必将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思想方法。“讲话”和《意见》凸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方法。“讲话”和《意见》洋溢着全面育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坚持全面育德,创造并综合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服务,是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讲话”和《意见》强调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的新思考;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这是对全面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观的新探索;强调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等方面的协调,这是对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新阐述。这些理论创新,为我们进一步形成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上的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新基点的理论创新,不仅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同时也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发展的主体是人,离开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发展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时,同样高度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反复强调,人才是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讲话”中,胡锦涛强调:“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2]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努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最关键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构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新阐述。
“讲话”和《意见》的理论创新,不仅体现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新基点,而且更体现于从理论体系上对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阐述。
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作了深刻阐述。“讲话”和《意见》提出四个“确保”,要求我们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的高度,深刻理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
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了总体要求。“讲话”和《意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实际和特点,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这一总体要求从根本指导思想、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目的等方面,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指导。
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作了科学阐述。“讲话”和《意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的高度,提出如下基本原则:要教书与育人,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教育与管理;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等。这六个方面的原则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实践准则。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系统论述,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任务更具体。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建设还比较薄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适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还不明确,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的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成效还不显著。“讲话”和《意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课题,精辟地概括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项任务的明确阐述,将引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
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环节和措施的部署,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体制和运作的新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发展中的主要缺憾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够健全,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亟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力度还不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还没有体制上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还缺乏支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孤军奋战的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所有教师、所有管理人员、所有教育环节、所有课程都担负着育人重任的责任意识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讲话”和《意见》根据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充分吸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从加强课堂教学、开展社会实践、建设校园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等方面,从发挥好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优势等方面,从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工作体制和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加强组织领导等过程和环节,勾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主要方面和实践路径,形成了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思路。
第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界。
“讲话”和《意见》的理论创新,还突出地表现在能够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新特点,着眼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境遇、必须回答的新课题,作了创新的理论探讨,同时还从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为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新的理论空间。
在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的条件下,如何更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由来已久。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敌对势力进一步将“西化”、“分化”的目标锁定在中国,妄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不久的将来改旗易帜。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科学技术等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从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这样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要高得多。在这种情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为指导,使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引导他们自觉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既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这一情势既使他们成长的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也引起当代大学生思想信息接受方式和内涵的深刻变化。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思想文化,包括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思想文化纷至沓来、相互激荡,它们之间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触。保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思想文化的与时俱进,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吸纳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使他们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实践者和创造者,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大学生群体发生明显变化的条件下,如何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心坎上。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构成日益呈现规模扩大、来源多样、组织多型等特点。他们生理成熟期普遍前移,特别是心理发展、思想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在心理发展方面,他们明显地表现出心理矛盾增多、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问题多发等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根据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实际,及时拓展教育内容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建构富有针对性的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模式。在思想方式方面,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因素日趋多样,思想的关注点日趋宽泛和分散,思想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在大学生思想活动影响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并强化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坚持并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思想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价值取向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他们对先进文化、主流文化接收与接受的主动性、自觉性;必须引导当代大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扬远大的理想风帆,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为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要求。
除了以上论及的这些新的课题外,“讲话”和《意见》还对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新的重大课题作了简洁而深刻的阐述,如如何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心坎上;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等等。“讲话”和《意见》不仅对这些课题作了科学解答,同时也为其他一系列课题的科学解答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理论的彻底性,就在于掌握群众;理论的创新性,就在于指导新的实践。积极探索新课题,努力实现理论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任务。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3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632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