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部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一、东部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表1—4对东部区域不同服务业中的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进行了统计,可以看出:在东部区域的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占全国此行业人数的比例最大,达到54%;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占全国的比例最小,仅为35%。租赁和商务服务水平高、住宿和餐饮业比例小,说明东部区域的服务业在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和升级。
表1—4东部区域服务业中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在东部区域中,各省市的差别也比较明显,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为例,广东的就业人数为117.49万人,占到东部区域此行业总人数的近1/4;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例,江苏的就业人数达119.3万人,占东部区域行业总人数的比例为43%,是北京此行业就业人数的18倍,差距十分明显;在批发和零售业中,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的就业人数均较多,占到东部区域行业总人数的71%。东部区域某些大市的经济数据影响了整个东部区域的数据。
表1—5为东部区域各省市的现代服务业在201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这些行业、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代服务业在地区的发展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服务业的发展驱动力。从行业和地区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东部区域的现代服务业中,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行业的比例最高,达到88.4%;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仅占5.2%。房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占到现代服务业的全部。从地区合计进行分析,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最高,占东部区域18%的比例,其中房地产业的投资额最大,占到85%的比例。其次,山东、广东和浙江现代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均比较大,海南、上海和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少。
表1—52012年东部区域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行业,东部区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主要指标如表1—6所示。可以看到,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各分类行业中,软件业务收入占到各项业务收入的50%;其次是软件产品收入,占15.6%;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收入、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和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的占比依次减少。从各省市数据占东部区域的比例看,江苏和广东所占比例最高,占22%左右的比例,其次是北京,占比接近20%,上海、山东等所占比例在10%上下,其余省份所占比例很小,河北和海南所占的比例距离1%较远,东部区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各省市之间的差距很大。
表1—6东部区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
各区域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既是衡量区域重要服务业——卫生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7统计的是2012年东部区域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从各省市床位数占东部区域床位数的比例看,江苏的床位数所占比例最大,为23.3%;山东的床位数所占比例排第二,为21.8%;浙江的床位数所占比例排第三,为14.3%。床位数总量少的省市有福建、天津和海南,分别占东部区域的3.9%、2.2%和0.7%。在所有床位中,大部分为老年及残疾人床位,占到床位总数的94%,而智障和精神疾病床位、儿童床位和救助及其他社会服务床位很少。在每千人口社会服务床位数中,北京最多,为6.25张,其次是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每千人口社会服务床位数最少的是福建、海南和广东。在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中,依然是北京最多,为39.9张,其次是江苏、浙江、上海等,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最少的是福建、海南和广东。可以看出,每千人口社会服务床位数和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在区域的情况近似。
表1—72012年东部区域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单位:万张
续前表
二、东部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东部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直接影响到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根据前文对东部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东部发达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和政策,必须基于东部区域加入全球产品分工的特征以及我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寻求全新的发展观。
第一,东部区域要按照规模化和集聚化的要求去推进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发展,并借鉴过去推进工业化的经验和模式。现阶段,东部区域的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要结构,仍有局限于传统服务业的特点,难以突破其生产与消费不能分离、服务供给不能储备、服务产品无形性等产业的技术特征,所以只能在狭小的区域市场范围内发展传统服务业,由此决定了东部区域的服务业发展缺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现代服务业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融合和改造下,已经出现了极其显著的“物化”倾向,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在现代生产性服务的作用下,被不断地引入商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其往往运用现代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运作,我们完全可以把过去发展东部区域制造业的政策和措施运用到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如运用物流园区集中和集聚的思路发展大物流产业,运用创意要素集聚的思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
第二,东部区域要按照全球化的思路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借鉴过去发展制造业出口导向经济的经验和模式。东部区域在下一轮发展中,要让服务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高端分工,逐步使其市场突破区域性的限制而融入全球化,逐步使其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研发设计和品牌网络营销环节,这是通过新的全球化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任务。为此,要求东部区域像过去一样推进制造业市场“两头在外”,形成良好的基础设施来吸引服务业外资,以便大力开发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东部区域服务业市场的全球化,是继制造业全球化之后,我国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转化为一个崭新的黄金发展期的重要体现。
第三,要利用东部区域庞大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优势,在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制造业的规模和升级要求是东部区域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有别于其他国家(如印度)的优势所在,也是目前最大的市场潜力。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制定特殊政策,吸引那些目前仍处于国外的服务业尽早进入我国境内,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摆脱“自我服务”的低效率方式,集中发展第三方服务。
第四,要有序实现东部区域“退二进三”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从经济区域总体上(而不是各个行政区域)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除了要求诸如“北、上、广”区域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还要求一些有条件的区域,如杭州湾经济区、苏南经济区、南京都市圈等在全国率先形成“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看,东部区域中的绝大多数区域经济都属于工业化领先于城市化的发展地区,工业经济正处于加速或正待转型(即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阶段。一方面,这种发展格局会对大城市中心区域的现代服务业提出巨大的需求,是大城市中心区域扬弃一般制造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佳机遇;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东部区域千载难逢的调整“世界加工厂”的粗放发展方式、向广大中西部区域“转移产业、留下公司”的战略性调整机遇。
第五,要利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速实施的机遇,以及各地加紧实施的民生发展战略的良机,在扩大内需中发展东部区域的现代服务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东部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服务消费支出会较快增长,第三产业也随之较快发展,进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会逐步提高。从我国各区域经济横向比较看,也可以看出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越高,居民对服务消费需求越大,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的规律性现象。城市化促进第三产业占比水平提高的机制,说到底是城市化提高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而 “十二五” 规划期间实施的提升居民消费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扩大内需计划,将使我国从一个生产能力过剩的大国逐步转化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消费大国,消费经济为主的驱动增长模式将为东部区域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上升提供现实的基础。
第六,要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和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内需市场日益扩大的机遇,大力促进服务外包市场在东部区域的发展。服务外包是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过去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基于全球战略性动机和节约成本的要求而产生。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扩大内需战略后,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将引发企业因节约成本的动机而外包其缺乏比较优势的服务业,由此导致国内服务市场规模和容量的扩大,因而这种内需市场将成为未来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目前在市场认可度、标准和诚信体系建立、信息畅通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还需要有一个市场培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