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受基层欢迎的“一线指挥部”
——天津警备区某坦克团政治处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调查(上)
天津警备区某坦克团政治处注重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套路,既加强了基层建设,又提高了自身素质,成为深受基层欢迎的“一线指挥部”。自1983年以来,他们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政治处,一次荣立集体一等功,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被北京军区评为“先进政治处标兵”,今年2月又被军区评为“学雷锋先进集体”。
9年前,这个团经常性思想工作做得不好,接连发生几起重大事故,上下引起强烈震动。团党委和政治处在痛苦中反思,下决心改变经常性思想工作薄弱的状况。他们在原师政治部杨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原政治处主任常二茂带领全处同志分批蹲到基层,搞专题调查,召开近百次座谈会,与全团大多数官兵进行过交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酝酿、讨论、修改,一个对基层干部和思想骨干具有实用价值的《连队经常性思想工作要则30条》出台了。政治处以此为依据,指导连队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通过面对面地教、心贴心地做、实打实地干,使经常性思想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线指挥部”成员要切实做到在一线指挥。李政委说:“团一级政治机关,不能像井里的葫芦,上面看是沉下去了,下面看却浮在上头。”他们不用电话搜集材料,不盯着上面转发材料,坚持对基层实行面对面指导。这个团的驻地比较分散,他们每年都用三四个月时间,打着背包到连队实行“五同”,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为党委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指导基层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
在指导基层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中,这个团政治处做到手把手地教方法,一点一滴传帮带,时时与基层心贴心。政治处的成员大都是从优秀基层政治干部中选拔出来的,80%以上的同志当过两三年的指导员,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工作经验。他们经常向基层干部和思想骨干传授、交流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方法,并分头与后进战士交朋友。仅1988年以来,他们就先后帮助19名“破罐子破摔”的战士转变了思想,其中有6名当了班长,2名入了党,4名回地方后当了干部。他们筹建了“指导员之家”,提供了数千册理论书籍和辅导资料。他们还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难题研究,自1983年以来,每年都确定15~20个题目,进行“难题会诊”。全团现已完成了73个难题研讨,撰写文稿350多篇,计50余万字。
这个政治处在基层官兵最敏感、最关心的问题上坚持公道正派,维护自身形象。他们对干部使用、入党入团、立功受奖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不符合原则的事,老乡说情不动心,领导交代不照办,亲朋好友不照顾。近年来全团提拔64名干部,发展264名党员,92人立功,没有一个是靠关系、搞照顾的。
每当部队执行重大任务和处于艰苦环境中的时候,政治处同志都实打实地和战士一起干。去年,全国在内蒙古草原进行军事训练,在“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的恶劣气候中,他们分头住到战士的帐篷里,把着门口睡,为战士们挡风。在野外露营时,他们又分头深入到各坦克编队中,为战士们讲战斗故事,唱革命歌曲,全团士气高昂,一举夺得上级25个考核项目的15枚金牌和10枚银牌。每年除夕夜,他们还带领基层干部为战士们做4件事:替战士们站一班岗;为战士做一顿年夜饭;分头和新战士谈一次心;给战士家里发信报平安。近年来,政治处90%以上干部的春节都是在基层过的。
他们在指导基层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中,提倡不仅要有拨动战士心弦的软功,也要有为战士解决实际困难、不怕麻烦、不惜力气的硬功。李政委常说:“战士中有些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实际问题解决了,思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关键是干部要把战士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当好为战士办事的‘公仆’。”这个政治处仅1988年以来,就为基层官兵办实事200多件,使28名大龄官兵喜结良缘,帮助23名官兵的家庭解决了民事纠纷,维护了45名蒙受冤屈的战士家长、亲属的合法权益,使经常性思想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阳春时节,当来自全军各部队有关部门的同志参观这支山沟里的部队时,听到了这样一个喜讯:全团连续10年无事故,连续5年成为“双无”安全团。
(《解放军报》,199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