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会:提升幸福感的多元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关于国内研究的评价

一、研究对象

对90篇实证文献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统计后可以发现,近9年来国内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集中于三类人群:学生(36篇)、居民(17篇)和特殊群体(37篇)。特殊群体主要选取不同职业群体、老人、农民工、特殊经历的群体等作为研究对象。

从研究对象的选取来看,近9年来我国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生群体,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对学生群体的研究取样较为容易。从样本组成来看,90篇实证文献绝大多数选取某一地区或相邻几个地区作为抽样区域,只有6篇文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样,而严标宾等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化效应进行检验的一项研究中选取了4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18名大学生作为样本。选择全国作为抽样范围增加了数据收集的难度,因此当选择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时很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样,在90篇实证文献中,对特殊群体的研究都选择在一定区域进行抽样。从抽样方式来看,几乎都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部分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采用了分层抽样或整群抽样的方式。

二、研究方法

在测量方法方面,通过对90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研究时普遍采用自陈量表法,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进行测量。自陈量表法主要包括两种测量工具:单题测量工具和多题测量工具。多题测量的方法在研究中较为普遍,90篇文献中只有两篇文献采用单题测量的方法。例如,罗楚亮在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即“总的来说,您现在幸福吗”来测量主观幸福感。溪恺元认为单一问题的测量方法可以很好地衡量人们的幸福感。

但近年来学术界对于自陈量表法产生了一些质疑,部分学者认为自陈量表法以被试者的主观感受作为测评的依据,很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以其他客观测量方法作为辅助的研究趋势进一步凸显。在国外的研究中,应用心理测量法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较为普遍,例如通过对被试者的心律、血压、体温、脑电图等客观指标的跟踪测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试者的主观幸福感。此外,知情者报告法、任务测量法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应用到主观幸福感的辅助测量中。而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只有极少数采用了除自陈量表法之外的其他方法。例如,郑全全和耿晓伟在一项有关主观幸福感结构的研究中采用了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任杰等在一项研究中专门考察了日重现法(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 DRM)作为一种主观幸福感测量方法的适用性,并发现该测量法具有良好的测量属性。总的来说,主观幸福感作为主观上的具体感受,采用自陈量表法对其进行测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应用客观指标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更加有利于结果的准确和全面。

在测量工具的使用上,国内研究者主要采用引进、修订国外量表的方法进行研究,只有极少数的研究者自编量表进行测量。以笔者收集的90篇实证文献为例,采用国外量表进行研究的文献约占文献总数的三分之二,采用自编量表进行研究的文献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但采用国外量表测量中国文化情境下的主观幸福感,可能会影响其信度和效度。

此外,在量表的选择上,表现出相当高的一致性。在引用的国外量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迪纳于1985年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布莱德本于1969年编制的情感平衡量表,在90篇实证文献中分别被使用21次和11次;法齐奥(Fazio)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坎贝尔的总体情感与幸福指数量表次之。在国内学者的自编量表中,应用较多的是张兴贵编制的中国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及我国台湾学者陆洛编制的中国人幸福感问卷(CHI),但这些自编量表并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使用频率偏低。

三、评价与展望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在我国兴起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学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证的发展过程,在概念的完善、影响因素的分析、测量工具的编制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是由于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尚不够充分,所以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未来国内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前因变量

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前因变量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看多数研究具有验证性质,即将国外学者的研究在国内进行了验证,缺乏创新性。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可以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环境,对中国人主观幸福感的前因变量进行系统的探讨,以期得到崭新的认识。另外,国内学者主要从人口学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前因变量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个体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作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还鲜有学者涉及,未来可以在这一方向有所进展。

(二)结果变量

对结果变量的研究,也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内学者可以从个体层面探寻主观幸福感对个体生活状态、工作效能的影响,也可以从宏观层面探索国民主观幸福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类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探寻并发挥主观幸福感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功能。

(三)研究对象

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国内兴起开始,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就存在一个特征,就是针对学生群体及特殊群体的研究较多,而从宏观层面展开的大范围研究则相对较少。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和机构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幸福感调查,但这些调查往往侧重于经济、社会方面,而且大多属于描述性研究,并没有针对主观幸福感展开深入的探索。未来国内学者可以多运用完善的测量工具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查,一方面获知我国国民真实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另一方面也与国际上的研究接轨,从而提高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水平。

(四)研究方法

当前国内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截面研究的方法,未来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例如跨文化研究、纵向研究、经验取样方法、实验方法等,使研究更加深入。另外,自陈量表式的测量方法为大多数的国内学者所应用,未来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客观的指标使研究更为精确,这也是目前国际上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一个最新进展。在测量工具方面,量表的本土化应当成为未来国内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与国情下,编制出符合中国文化情境的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将极大地推动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有的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都是基于相关关系的分析,还没有严谨的因果关系的验证,因而不能简单地断定某一种影响因素一定会导致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或者幸福感一定会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追踪研究甚至实验研究来弥补这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