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资源禀赋差异与区域利益相对独立的矛盾
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凭借一定的生产要素,自然条件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种要素。自然条件广义上包括自然资源。水、土地、森林、草地、海洋、矿产、能源、地形、气候以及自然地理位置等都是自然禀赋,对于人类经济活动来讲是自生的或原生的条件。在区域经济发展诸要素中,自然资源是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本原始积累都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属于自然禀赋的水、土地、森林、矿藏、能源等,具有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它们对地表的附着力很强,在常态下是无法自行流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自然条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产生新的变化。一方面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将逐渐减弱。有些自然资源的流动成为可能,如日本的填海造地,我国的南水北调等。另一方面,人类将会更加珍惜和保护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并运用新的科技、经济力量改善自然环境。
基于不同的资源禀赋差异,构成了各有特色的经济区域空间。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把区域看做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经济区域是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必须有载负经济活动的能力,亦即支持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地域条件。根据经济区域形成的实践和“核心—外围”、“极化空间”等理论,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区域必须具备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地域构成要素。三者的联系、依存和内聚力,形成地域结构。地域结构的完整,极化功能的强弱,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该区域在国家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承载于一定经济区域之上的人类经济活动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既具有整体性、关联性,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区域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从人类过去的经济活动来看,资源禀赋差异往往与相对独立的区域利益相对应,即人类经济活动具有空间依赖性。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都要依托于并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而且,不同的经济活动对于特定的地域条件具有明显的空间选择性和空间适应性。不同的生产过程对地域空间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例如,对湿度和温度有严格要求的毛纺业、棉纺业,最先是在雾都伦敦兴盛起来;地处阳光地带又有海风调节的法国波尔多,盛产优质葡萄,成了世界名酒之乡。产品交换只能在该产品的供求半径之内才具有经济合理性。分配和消费也具有很强的空间选择性和空间适应性。一个身处热带地区的消费者,对防寒保暖物品的需求和选择,与一个身处寒带的消费者对防寒保暖物品的需求和选择显然有很大不同。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马克思敏锐地看到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依存性,并从空间维上来分析资本的产生和发展,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
但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对自然资源转移的能力越来越强,资源禀赋差异与区域利益相对独立间出现了矛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早期,尽管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不很显著,但不同地理空间的资源禀赋是不相同的。同时,由于区位条件的不同,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要求的产业部门或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作为发展场所。这样,便产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点”。当区域中已经形成了若干个经济活动的集聚点时,这些点在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构成、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要素禀赋、区位条件等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别,从而它们的发展潜力与可依托的现实基础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将出现快慢之别。在这样的背景下,总是会有个别的点,由于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或得到良好的发展机遇而率先步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在诸个点中异军突起;当其最终发展到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先进程度等都明显超过其他点时,它就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由于增长极的投资环境明显优于区域中其他地点,投资的收益率高,发展的机会多,在极化过程中,区域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和资源不断向增长极集聚,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人口也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从发展水平看,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均明显高于区域内其他地点,在二者之间形成显著的差距;从增长极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考察,它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或中心,以其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类区域较之其他区域而言,对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诸发展要素的吸引力更巨大,必然发生要素空间聚集,产生极化效应,其强度超过扩散效应,具有更强的经济活动与创新能力。
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改革开放后因政策倾斜使东部地区“先富起来”,其“先富”的前提即是在区域利益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产生了与资源禀赋差异的矛盾。广大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成为“资源与能源的战略基地”,长期以来向东部发达地区输出初级产品和原材料,所付出的生态成本未能得到及时补偿,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更致命的是,由于现行税收政策是属地管理,很多东部企业在中西部开发资源,拿走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税收却交回企业在东部的总部,把GDP的数字留给了东部,这对中西部极是不公平的(见图2—4)。
图2—4 资源禀赋差异与区域利益相对独立的矛盾
以地处西部的四川为例,该省是资源大省,区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1300余条,大部分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河道落差大,水电资源丰富,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达10327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5亿千瓦,占全国的1/5,仅次于西藏;技术可开发量约1.2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26%,居全国首位。目前,四川省境内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梯级开发正在加速推进,瀑布沟、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级、锦屏二级等特大型水电站已相继开工建设,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电产业基地。据统计,四川省境内目前开展前期项目的水电站装机,已经超过了4000万千瓦。以溪洛渡建设为开端,金沙江中下游将规划建设12座梯级电站,装机总容量为585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632亿千瓦时。到2025年,雅砻江流域拟定开发的11级电站将全部开发建设完毕,装机总容量为2592万千瓦,年发电量1500亿千瓦时。到2020年年底,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7300万千瓦左右,川电外送能力将达到3330万千瓦左右。仅溪洛渡一座水电站代替火电,每年就可减少燃煤4100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亿吨、二氧化氮排放量近4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近85万吨。三江流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出了大量的水能资源,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因此受到破坏,但水能资源的输出并未使三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同步。2010年,三江流经的四川甘孜、阿坝、凉山这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人均GDP只有14440元,而同期四川省人均GDP为21013元,全国人均GDP为29524元,“三州”人均GDP仅有全国水平的一半。
同时,四川的钒、钛、天然气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其中,四川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为7185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19%。四川盆地也是全国天然气重点产区之一,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4.7%,预计2010年四川盆地天然气外输量达到120亿立方米。作为资源输出地,尽管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脱贫致富,但由于主导开发的均为中央直属大型企业,地方仅在建设期间得到少量地方税,对开发成果共享程度低,而带来的生态恢复、环境治理、移民安置等压力却很大。更令人吃惊的是,四川省在天然气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天然气的缺口量也不断上升,2009年的缺口达到50亿立方米左右。笔者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四川当地企业在发展中用气极为紧张,难以保证供应。譬如瓷砖行业是能源利用集中行业,过去川内的瓷砖企业多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煤燃烧产生的烟雾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导致大气污染。为了将硫氧化物排放减至最小,现在发达国家的瓷砖工厂大都使用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但在川的瓷砖企业进行技改存在着用气难的极大障碍,特别是冬季常要停气三个月,那些进行了技改的企业要么停产,要么只有沿用污染很大的煤炭或煤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