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
随着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方法日趋完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被公认为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肌肉疾病较为客观、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之一。它涵盖的方法较多,在这里着重介绍与骨科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功能测定、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以及强度-时间曲线的基本概念、检查方法和应用。
第一节 肌电图
神经肌肉在兴奋时,发生生物电变化,使用针电极插入到骨骼肌,将其生物电活动导出,经过多极放大,在阴极示波管的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并加以观察分析,称之为肌电图。肌电图检查范围:主要是下运动神经元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对每块肌肉进行测定时,通常分为四个步骤进行观察:①插入电位即针电极插入肌肉时的电活动;②肌肉完全放松时自发性电活动;③肌肉轻度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特征;④肌肉最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
一、正常肌电图
(一)插入电位
当针电极插入肌肉或在肌肉内挪动时,由于针的机械刺激及损伤导致肌纤维去极化,而产生短暂的电活动,称之为插入电位。正常肌肉的插入电位持续时间很短,一般表现为基线的漂移,一旦针极停止移动,插入电位也随即消逝。
(二)放松时自发电位
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出现的自发电活动叫做自发电位。正常肌肉在完全放松时,除了可以见到终板电位和高频负电位外,因为没有神经肌肉电活动,不出现肌电位,称为电静息。
(三)轻收缩时的肌电图
正常肌肉做轻度收缩时产生的动作电位称为运动单位电位,它来自于针极下几个运动单位的电活动。在检查中主要观察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相位的变化。
1.时限
指运动单位电位变化的总时间,包括肌内神经支传导、终板延搁及肌内扩布过程。用毫秒表示(ms)。正常的时限一般在5~15ms之间。测定每块肌肉20个不同电位的时限,再取平均值称之为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时限。
2.波幅
指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的总和。用微伏或毫伏表示(μV、mV)。正常肌肉波幅波动于数百微伏至几毫伏之间。测定每块肌肉20个不同电位波幅,再取平均数称之为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波幅。
3.相位
运动单位电位的相位由离开基线偏转的次数决定。分为单相、双相、三相、四相及多相(五相以上则为多相)。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多为2~4相,多相波电位不超过20%。相位主要反映运动单位内不同肌纤维放电的同步性,相位增多说明同一运动单位内肌纤维同步不好或有肌纤维脱失(图2-5-1)。
图2-5-1 正常运动电位
(四)重收缩时的肌电图
肌肉在不同用力收缩时,由于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数目和发放频率不同,因而出现不同的类型。
1.肌肉不同用力收缩时的募集类型
(1)单纯相:
肌肉轻度用力时,只有少数运动单位参加收缩,肌电图上呈现出孤立或稀疏相互不重叠的运动电位。
(2)混合相:
肌肉中等度用力收缩时,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增加,肌电图表现为有些区域电位密集,有些区域稀疏尚可看出基线的图形。
(3)干扰相:
肌肉最大力收缩时,兴奋的运动单位数量最多,放电频率最高,出现重叠相互干扰图形(图2-5-2)。
图2-5-2 肌肉不同用力收缩图
A.单纯相;B.混合相;C.干扰相
此外,我们又将介于单纯相与混合相之间的图形称为近混合相。将混合相与干扰相之间的图形称为近干扰相。
2.影响肌肉收缩类型的因素
肌肉大力收缩时所募集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检者的合作程度。如果患者未用最大力量收缩肌肉,则不能达到满意结果即干扰相图形。有些肌肉如腓肠肌,由于跨越两个关节及收缩位置的影响也有可能达不到干扰相的程度。另外操作中针极位置放置不当,也会影响肌肉收缩时的募集类型。
二、异常肌电图
异常肌电图的表现主要包括插入电位延长、肌肉放松时出现异常自发电位、肌肉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异常以及运动单位募集和发放类型的改变。
(一)插入电位延长
插入电位延长是指针电极在插入、挪动时出现电位的骤然排放,由纤颤电位、正相电位、束颤电位等组成。时间超过3秒以上。这是由于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后,肌膜对机械刺激兴奋性增高的结果。是神经源性受损的可靠指征。在肌源性损害中,插入电位延长有时也可见到。
(二)肌肉放松时出现的异常自发电位
1.纤颤电位
当神经损伤及变性后,肌纤维失去神经的正常调节而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大大增强,出现自发性收缩产生的电位。
2.正相电位
神经损伤变性后,肌纤维自发性收缩产生的另一种异常波。其特点为初始为正相其后出现一个时限较宽,波幅较低的负相波,又称为正锐波。它通常和纤颤电位同时出现(图2-5-3)。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亦是神经源性受损的可靠指征。在肌源性损害中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也可出现,但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在检查中视纤颤电位、正相电位数量的多少我室将其分为:少量、中等量及大量异常自发电位,分别用“+、++、+++”所表示(图2-5-4~图2-5-6)。
图2-5-3 纤颤电位(A)正相电位(B)
图2-5-4 少量异常自发电位
图2-5-5 中等量异常自发电位图
图2-5-6 大量异常自发电位
3.束颤电位
是肌肉放松时出现的自发性运动电位。常在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病损中出现。束颤电位仅表示运动单位兴奋性增高,不能单独确立诊断,所以为诊断时的参考电位。
4.肌强直电位
是一种高频发放的特殊电位。由针刺、挪动、叩击时诱发,操作中可听到飞机俯冲样声音或像摩托车发动时的声音,常出现在肌强直疾患和某些肌病中。在神经源性病变中偶尔也可以出现较短暂的肌强直放电。
(三)肌肉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异常
1.神经源性受损
当神经完全性受损时,对于完全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随意收缩时没有肌肉动作电位出现,称为病理性电静息;当神经不全受损时,在部分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中,随意收缩时可见肌肉动作电位,但平均时限增宽、波幅早期下降,慢性期由于神经末梢侧支芽生增多,波幅增高,多相波明显增多(图2-5-7)。
图2-5-7 多相波电位
2.神经再生时运动单位电位的变化
外伤后周围神经外膜连续性尚存或经手术吻合新生的神经纤维通过膜管逐渐长入肌膜,早期运动单位内只有少数肌纤维恢复了神经支配,在肌电图上表现为成簇的多相小波在基线上起伏称为新生电位(图2-5-8)。这是神经再生早期可靠指征。随着新生轴索支配肌纤维数目的增多逐渐转变为再生电位,直至恢复到正常运动电位。
图2-5-8 新生电位
3.肌源性受损
由于肌纤维变性、坏死,数量减少,密度下降导致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缩短,平均波幅降低。一般平均时限小于正常值20%,平均波幅低于正常值70%具有诊断意义。此外,由于存活的肌纤维功能异常,导致肌纤维兴奋同步性差,常出现短棘波多相电位,又称为肌病电位。
(四)肌肉最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的改变
在神经源性损害中,由于运动单位减少,导致发放的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所以达不到干扰相的图形,根据受损程度不同肌电图可表现为不同募集类型,例如单纯相、近混合相、混合相等。在肌源性损害中,可出现密集细碎的干扰相电位称之为病理干扰相。这是肌源性受损的特征性表现。
三、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1.确立有无周围神经损伤 由于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有些患者出现癔症瘫或夸大病情等功能性麻痹,肌电图检查可提供确切的客观依据,协助临床诊断。
2.区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受损 肌电图是鉴别神经或肌肉疾病最灵敏的检查方法之一。主要依据前述神经源性与肌源性受损在肌电图上的特征表现明确诊断。
3.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 肌电图可显示受检肌为正常肌电图、神经功能障碍、部分失神经支配或完全失神经支配,从而判断所支配神经的损伤程度。又可根据不同肌肉神经支配的异常情况,判断损伤的部位在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神经支。
4.观察神经再生及恢复 如前所述,肌电图可提供神经再生的早期指征即新生电位。若定期检查,肌电图还可提供再生是否顺利的信息,如果神经再生顺利,新生电位逐渐恢复为正常运动电位。如果运动电位长期停留于某一阶段无进展,则表明神经再生受阻,常需再次手术。
5.术前筛选动力肌、术后观察移位肌功能由于神经受损严重或肌肉缺损,失去了直接修复的可能,常需进行肌肉移位等功能重建,术前肌电图检查可以客观了解肌肉的功能情况,有助于临床筛选动力肌和手术设计。术后协助临床观察移位肌功能,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四、肌电图检查的禁忌证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禁忌证
1.患有血液病的患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不适宜做此项检查,以免形成血肿。
2.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精神障碍的患者及孕妇,以免造成突发性意外。
3.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而血糖又未能得以控制的患者,以免发生感染。
4.肝炎活动期的患者,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二)需要说明的问题
1.肌电图检查是一项有创伤性的且需要患者配合的检查方法。因此,在检查过程中会给受检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和不适,检查前需向患者讲明,以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2.肌电图检查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因为纤颤电位、正相电位多在神经受损后2~3周出现,因此,此项检查常需在神经损伤15~20天以后进行。
3.肌电图检查是将针电极经皮肤插入受检肌进行测定,因此在肌肉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浅层肌肉及与其他肌腹重叠交叉较少的肌肉,以减少误差。
4.肌电图检查可以根据神经、肌肉电生理改变,确定受损的性质,受损的程度、部位和范围,但不能作病因诊断。
5.工作人员的临床经验、操作的准确性、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患者在检查中能否合作与诊断的可靠性密切相关。
第二节 神经传导功能测定
神经传导功能测定是检查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客观、可靠的检查方法。包括运动神经传导和感觉神经传导。
一、神经传导的基本原理
(一)神经兴奋性和传导性
神经纤维具有高度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当其接受到外界刺激后将发生兴奋,神经的兴奋性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从一个部位传播到整个神经即为神经的传导性。
(二)神经冲动按一定方向传导
在完整的机体内,神经总是向着一定方向传导。运动神经纤维将来自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向远端肌肉,即离心性传导。感觉神经纤维是将来自外周感受器的冲动传向中枢,即向心性传导。但所有神经均能双向传导。
(三)刺激的特征
为了使神经兴奋,对神经进行电刺激,一个能引起神经冲动使肌肉收缩的有效刺激,必须包括强度、时间、频率三个因素。
1.刺激强度引起神经冲动必须有足够的刺激强度。当刺激强度使所有神经纤维发生兴奋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的收缩不再增加称为超强刺激。在临床操作中,应使用超强刺激以使肌肉收缩达到最大值。刺激强度常用电流毫安(mA)表示。在个体之间或同一个体不同神经所需最大刺激强度也不同,一般为5~40mA。
2.刺激电流时限一个有效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作用时间,常选用0.1~0.5ms。当神经损伤较重时对短时限兴奋性降低,可将电流时限加至1.0ms。
3.刺激电流频率对神经冲动也有显著影响。刺激频率过高,使刺激落入前一个刺激的绝对不应期内,造成神经不发生兴奋。高频电刺激还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和疼痛感。刺激电流频率常选用1Hz。
二、神经传导的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1.温度
肢体温度对神经传导影响很大,传导速度、末端潜伏期、波形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变化,一般认为体温变化1℃,传导速度变化约5%(2.2~2.4ms)。因此,受检肢体必须保温,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如检测中遇到远端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时,需重复测定并注意提高肢体温度,避免造成误诊。
2.年龄
神经传导速度与年龄大小有关,婴幼儿期由于髓鞘发育还不完善,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很慢,3~5岁以后由于髓鞘发育成熟,神经纤维增加而接近成年人。老年以后由于节段性脱髓鞘等因素而又趋减慢。
3.神经纤维的粗细
纤维粗则传导快,而肢体神经自近端至远端逐渐变细,所以神经近端传导较远端传导快。
(二)病理因素
1.机械压迫
机械压迫可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严重压迫可致传导性中断。
2.缺血
血流阻滞造成神经缺氧,使传导速度减慢。
3.脱髓鞘
髓鞘脱失神经传导受阻。
4.神经轴突直径改变
神经外伤使轴突断裂,经一段时间后,传导性消失。神经轴突变性、再生、直径变细,传导速度减慢,诱发电位波幅降低。
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一)测定方法及观察指标
1.测定方法
肢体置于自然松弛位,肢体温度保持在30~32℃之间。在所测定的神经干通路上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点,分别予以超强脉冲刺激,从该神经支配的远端肌肉用肌电图仪记录各刺激点的诱发动作电位(图2-5-9)。
图2-5-9 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示意图
2.主要观察指标
①潜伏期即刺激点到出现诱发电位的时间;②神经干传导速度(m/s)即=近、远端刺激点的间距÷(近端刺激点潜伏期-远端刺激点潜伏期)。
(二)骨科常用运动神经传导刺激及记录位置
1.上肢神经
①正中神经的刺激点于肘前肱动脉内侧、腕横纹正中,记录点在拇短展肌;②尺神经的刺激点于腋窝、肘部尺神经沟处及腕横纹尺侧,记录点在小指展肌;③桡神经的刺激点于Erb点、桡神经沟,记录点在伸指总肌。
2.下肢神经
处股动脉外侧、大腿中下1/3内侧肌间隔,记录点在股内侧肌;②腓总神经的刺激点于腘窝外侧缘、踝背侧正中,记录点在趾短伸肌;③胫神经的刺激点于腘窝处腘动脉外侧、内踝后侧,记录点在小趾展肌。
此外,为了满足临床工作的要求,还可测定神经干至肌腹中点的末端最大传导时间即末端潜伏期和诱发电位的最大波幅。常用的神经包括膈神经、面神经、副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前臂骨间掌侧神经、坐骨神经等。 ①股神经的刺激点于腹股沟
四、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一)测定方法及观察指标
1.测定方法
在神经干通路上选择刺激点与记录点,采用叠加平均技术记录诱发电位。感觉神经传导的测定方法有两种,即顺向记录法和反向记录法。顺向法是刺激手指或足趾末梢神经,在近端顺向收集其感觉神经电位。反向法是刺激神经干反向性于手指或足趾上收集其感觉神经电位(图2-5-10)。
图2-5-10 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示意图
2.主要观察指标
①潜伏期即自刺激伪迹到负向波峰顶的传导时;②波幅即诱发电位峰-峰值;③神经干传导速度。
(二)骨科常用的感觉神经刺激及记录位置
1.上肢神经
①正中神经的刺激点在示指,记录点于腕横纹正中、肘前肱动脉内侧;②尺神经的刺激点在小指,记录点于腕横纹尺侧、肘部尺神经沟处;③前臂内侧皮神经(反向法)的刺激点在上臂中下1/3内侧肌间隔,记录点于肘横纹下8~10cm尺侧;④桡浅神经的刺激点在拇指根部,记录点于桡骨茎突上7cm处。
2.下肢神经
①腓肠神经(反向法)的刺激点在小腿中部,记录点于跟腱与外踝之间;②胫神经的刺激点在趾,记录点于内踝后侧。
五、神经传导功能的临床应用
1.有助于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诊断 在神经受压时,于压迫的局部及其远端出现神经的传导阻滞。如临床常见的腕管综合征表现为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的延长;肘管综合征表现为尺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因此,在神经电生理诊断中,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对神经嵌压部位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检测方法。
2.有助于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及连续性 是否存在于周围神经损伤中,如果肌电图检查显示完全性受损,传导功能也丧失,说明神经完全损伤且轴索连续性中断,但外膜连续性可能存在;如果刺激神经干近端可见清晰的诱发电位,则提示神经连续性存在。
3.有助于鉴别诊断肌源性疾病、癔症瘫、脊髓前角细胞病损等非骨科疾病在临床上也可表现为肌肉麻痹及萎缩,这些疾病神经传导功能正常,结合肌电图检查即可鉴别。
4.有助于遗传性神经病的诊断 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系遗传性进行性神经疾病,患者常因足畸形就诊于骨科,该病患者除了在肌电图上表现为神经源性受损外,神经传导功能常提示广泛异常,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5.有助于发现神经异位支配 利用刺激点与记录点的变化进行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可发现神经变异支配。
6.协助神经筛选、配合自体神经移位 由于神经损伤严重,无法进行原位修复,应用邻近神经实施移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因此,术前了解移位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则可协助临床判定移位神经的功能。
第三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对躯体感觉系统,主要是深感觉系统进行电刺激,冲动通过脊髓后索和内侧丘系上达皮层,在其通路上定点接收的反应波称为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简称体感诱发电位)。此项检查可提供从刺激点到大脑皮质整个感觉通路的电生理活动信息,当周围神经、神经丛、神经根、脊髓后索、脑干或大脑皮质受损时,可从不同部位记录到相应的改变。在骨科应用方面,主要通过对诱发电位的分析,用于有关诊断及手术监护。
(一)体感诱发电位的测定及通路
脉冲电刺激混合神经远端,刺激强度为感觉阈的2~3倍,刺激频率3次/秒,扫描速度5~ 10ms/D,平均叠加次数200~500次。操作中至少做2遍,以保证良好的重复性。
1.上肢体感诱发电位
临床常选用正中神经,其次是尺神经、肌皮神经。它们分别反映C6~T1、C8~T1、C5~6感觉通路的信息。刺激位置在正中神经腕部、尺神经腕部、肌皮神经皮支,记录位置常于 Erb点(N9)、C7棘突(N13)、对侧头颅(N20)接收。N9代表臂丛诱发电位,N13代表脊髓诱发电位,N20代表皮层诱发电位(图2-5-11)。
图2-5-11 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示意图
2.下肢体感诱发电位
临床常选用胫后神经,它反映L2~S2感觉通路的信息。刺激位置在内踝后侧,记录位置常于腘窝、T11~12、头颅正中接收,它们分别代表周围神经诱发电位、腰髓诱发电位、皮层诱发电位(图2-5-12)。
图2-5-12 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示意图
(二)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1.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定性、定位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时,需多种电生理检测方法来判断损伤情况,其中后根损伤的判定,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对区别节前、节后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2.胸腔出口综合征的诊断
胸腔出口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胸腔出口处狭窄,压迫邻近神经、血管引起的病症。受压的神经主要在C8~T1神经根或臂丛神经内侧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尺神经为主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及前臂血液循环障碍。测定上肢尺神经体感诱发电位,N9可出现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有助于诊断。
3.神经根病损诊断
脊椎骨质増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肿瘤等均可造成神经根受压,引起神经根充血、水肿、变性。肌电图检查对运动神经根受损可提供临床重要的诊断依据,体感诱发电位测定则对了解感觉神经根的功能具有一定意义。
4.脊髓病损诊断
体感诱发电位对于脊髓病损诊断是一个较好的检查方法。如脊柱外伤合并脊髓损伤、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空洞症等骨科常见疾病可出现脊髓段或脊髓到皮质段传导减慢,波幅降低或消失。
5.手术监测
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手术中的监测手段。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选择相应神经进行监测,主要观察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波幅、波形的变化。由于麻醉对诱发电位波幅有一定影响,监测时在麻醉生效后,首先测定诱发电位观测值,作为术中监测的基础指标。一般认为,诱发电位潜伏期较标准值延长超过10%,波幅降低50%以上,波形异常,时限增宽则提示可能有脊髓损伤。此外,对于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术中直接刺激暴露的神经根,可对术前电诊断给予客观证实、修正和补充,有利于临床采取最佳治疗方案。
二、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是检查运动神经系统传导功能的一项神经电生理检查法。主要包括高压单脉冲电刺激(简称电刺激)和短时高强度脉冲磁场刺激(简称磁刺激),电刺激可造成局部明显疼痛和不适,因而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磁刺激有磁场的助导,电流可以没有阻抗的通过各种生物体组织,不会引起局部疼痛和不适,易被受检者接受。运动诱发电位的检查可以刺激大脑皮质和深在周围神经,对中枢运动通路和深部近端周围神经病损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价值。
(一)检查方法
1.刺激部位 线圈经颅刺激皮质运动中枢、经椎旁刺激脊神经根、经Erb点刺激臂丛神经等。
2.记录位置 上肢常选用小指展肌或拇短展肌,下肢常选用胫前肌,记录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图2-5-13、图2-5-14)。
图2-5-13 磁刺激检查示意图
图2-5-14 上肢磁刺激典型图
3.观察指标诱发电位的起始潜伏期、诱发电位波幅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二)临床应用
经颅进行刺激可测定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所以主要用于中枢运动通路病损的诊断,如多发性硬化、侧索硬化等。对以脱髓鞘为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可以帮助确诊和发现近端运动纤维病变。在骨科应用中,对脊髓型颈椎病有一定诊断价值。对于周围神经近端损害的诊断意义尚不肯定。而对一般周围神经损伤,还是传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更为准确、可靠。运动诱发电位也可作为术中监测的手段,但此项监护技术要求条件比较高,并需要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密切合作,目前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第四节 强度-时间曲线
强度-时间曲线是测定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一项电生理检查法,它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和时间的特征。可作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辅助诊断。
检查方法:将刺激电极置于所测定肌肉运动点上,从最长或最短的波宽开始,调节输出电流强度,用肉眼观察肌肉收缩反应,求取阈反应的刺激电流强度。依次缩短或延长脉冲宽度,可以求得一系列阈刺激的数据,每一个阈刺激各有一定的强度阈值和时间阈值,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相连,形成的曲线称为强度-时间曲线。横坐标代表刺激时间,纵坐标代表刺激强度。
检查结果:强度-时间曲线可以显示肌肉的状态是由正常神经所支配,还是部分地失神经支配或完全性失神经支配。当支配肌肉的神经正常时,在肌肉运动点刺激所获得的强度-时间曲线为一条自左至右斜率逐渐下降的曲线,即神经反应曲线。当肌肉部分失神经支配时,曲线表现的是肌肉和神经组织各自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表现为曲线抬高、右移并出现弯折。当肌肉完全失神经支配时,曲线无弯折,位置显著右移,阈强度明显升高,表现为肌肉反应的特征(图2-5-15)。
图2-5-15 强度-时间曲线
A.正常曲线;B.完全失神经曲线;C.部分失神经曲线,箭头处为弯折
临床应用:强度-时间曲线诊断意义在于判断周围运动神经元病变的神经功能状况,估计神经受损的程度及预后的判断,若连续多次测定还可观察神经变性或再生过程。然而,这项测定的缺点是用肉眼观察肌肉收缩判定结果,其准确性低,也不能区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损害,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但这项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时,曲线改变较早,可早期获得肌肉失神经支配的信息,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因此,可作为肌电图检查的补充。
(金亚娣)
参考文献
1.王澍寰.手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5-56.
2.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31-167.
3.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2-162.
4.刘磊,岳文浩.神经肌电图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32-138.
5.杨亭,祝虹,聂莹.国人四肢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及影响因素的观察.中华骨科杂志,1983,3(6):382-384.
6.潘映福,王纪佐,戚以胜,等.临床诱发电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1-157.
7.张凯莉,徐建光.临床实用神经肌电图诊疗技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70-171.
8.于国平,曹起龙.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5,17(1):50-52.
9.南登崑.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