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声能力训练
著名的寓言大师伊索年轻时曾经给一个贵族当奴仆。有一天,这位贵族想设宴,宴请城中的达官贵人。于是传下话去,让伊索准备最好的酒席,伊索听后就四处收集各种动物的舌头,办了一个舌头宴。用餐时,贵族大吃一惊,忙问伊索是怎么一回事,伊索笑着说:“我尊敬的主人,你吩咐我为这些高贵的客人办最好的菜,而舌头是引导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这些名士、贵族们来说,舌头宴不是最好的菜吗?”客人们听后,一个个都发出由衷的赞叹和笑声。贵族也为伊索的机智表示赞许,又吩咐他次日准备一次最差的酒宴。伊索应声赶紧下去准备,谁知次日开席上菜时仍是舌头。这次贵族勃然大怒,伊索却不慌不忙地说:“难道一切坏事不是从人口中出来的吗?舌头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啊!”贵族听后无话可说。
虽然这只是个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故事,却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说话之于人们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一、不同的语调带有不同的意义
作为一个人,我们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带有一定的语气的,或是高兴的、或是伤心的、或是忧郁的、或是兴奋的,语调反映一个人说话时的内心世界,它能够表露出人的情感和态度。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一个字、一句话,因为说话的语调不同,就具有了不同意义,这也是中国语言的魅力。一个演讲中,听众可以从演讲者的语调中,感受到演讲者的内心状况和他的感情。
同样,听众会从演讲者的语气中来评价演讲者的性格,他们会下意识地对演讲者作评判,判断他是一个令人信服的人、幽默的人、可亲可近的人,还是一个呆板保守、具有挑衅性、好阿谀奉承或阴险狡猾的人。
所以,当演讲者向听众阐述一个问题时,应保持说话的语调并与讨论的话题相适应,并能恰当地表明你对这一话题的态度。严肃的问题要用正式的语气,幽默的问题,要用玩笑的语气,切不能用错,一旦用错,就会导致观众对于演讲者提供的信息不信任。
二、如何在演讲中运用突兀语言
有些演讲者善于在演讲开头时出语惊人,突兀而起,配以起伏变化的语调使演讲体现出一种神秘的色彩,一下子就能把听众震住。这样既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又能确定演讲的情感基调。有位演讲者在介绍刘玲英为了保卫国家金库而与行凶抢劫者奋力拼搏的事迹时,是这样开始演讲的:
刀,一把明晃晃的三角刮刀已经逼近了刘玲英的眼睛,穷凶极恶的歹徒丧心病狂地嚎叫:“你交不交钥匙?不交就要你变成瞎子!”面对威吓,刘玲英毫不畏惧,回答的是三个字:“不知道!”凶手手中的刮刀刮进了刘玲英的眼睛,可刘玲英回答的仍然是三个字:“不知道!”歹徒用三角刮刀在刘玲英身上、脸上捅了二十多刀,鲜血染红了地面,刘玲英还是那三个字“不——知——道!”朋友们,这就是我们的英雄,面对猖狂,面对凶暴脸不改色心不跳,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人民的财产。在这里我要用我全部的热情来赞一赞这位女豪杰,女英雄!
这里,摆在听众面前的是一幅凶残血腥的画面,令听众为之惊心,为之动魄。加之演讲者夸张地运用轻重、快慢、升降、停顿等语调技巧,强烈地感染着听众。
运用突兀而起的方法要注意与后面的内容配合得当,否则给人一种头重脚轻、“吊胃口”的感觉。前后越不协调,听众反感越大。过渡要自然,联系要完整,表达不要过分神秘。
三、怎样用顿歇技法推进情感
顿歇,绝不是思想表达的终止,而是力量的积蓄。停顿是为了更好地连接和贯通。
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可以运用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等方法变化停顿时间。一般在被突出的事物,感情前后进行。我们看看富兰克林的演讲《制造国旗的人们》的最后两句:“她振奋明亮、果敢光辉,信仰坚定,因为那是你们用心做成的。你们是国旗的制造者,所以你们应当为制造国旗而感到无上光荣。”
这里在“因为”和“所以”后作较长的停顿,然后把声音明亮畅快地送出去。
运用停顿可以产生一种骤然紧张的气氛,停顿以后,听众绷紧的心弦也会突然放开,能让听众得到一种快感,并彻悟到演讲的内容和感情。这里的“顿”是短暂的歇息,是整体之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对听众的引领,是使听众进入演讲情绪场的诱导,听众会拿上你交给他们的这把钥匙去开启演讲情感的大门从而去领略演讲的风采。
强调的是,停顿的时间要适可而止。如果太短,紧张的气氛难以形成,高潮难以产生;如果太长听众会琢磨到你顿歇的原因,从而能理解到你停顿后高潮的意义,削弱顿歇的效果。
下列一些场合可运用顿歇手法:
1.上台站定演讲之前与演讲完了下台之前。此时可做较长时间的停顿,且停顿时要配合态势进行。
2.赞叹、悲伤、惊讶、愤怒之时,如“你太不像话了”之前停顿。
3.反问、设问之后。
4.举例、述说另一整体内容之前。
5.段落之间。
6.当你的演讲受到干扰或得到赞美时。尤其是由于你精彩的演讲,听众对你报以热烈的掌声,你一定要停下来,微笑着面向听众。如果听众的掌声是建立在你严肃的幽默之上,你也可以“严肃”地看着听众。
四、演讲有声表达如何科学运气
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点就底气不足,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的现象,此时,只得把力量集中到喉头,使声带受压,变成喉音。
“气乃音之师”。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地步,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腹胸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双目平视,全身放松,喉松鼻通,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式,胸部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
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横膈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
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匀、缓、稳。
五、学会使用语气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语气是声和气的结合,不同的语意是某一种声和气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具有社会性的,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稳定性,包括思想感情、声音形式两个方面。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只能遵循这一特点,而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地违背它或改变它。
人们对于不同的语气的反应在长期的生活中,是本能的认知:恶声恶气不会是抒发柔情蜜意、大声吼叫不会是称赞别人、粗声粗气不会是向别人道歉、更不能用来表现我们激动的心情。所有使用有声语言的场合,都离不开语气。若想成为一个说话富有感染力的人,就一定要熟练掌握驾驭语气的能力,要善于运用合适的语气来表达复杂的内容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只有用正确的语气才能表示正确的意义,否则我们将不能正确地表达我们的本意,甚至还会招致麻烦和痛苦。但是当一个团体的成员固定使用一种新的语气,那么也会给既定的语气赋予新的含义。
相同的词语因为不同的语气而产生不同的意义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语气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这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意大利一位演员曾经用悲怆的语气来朗读阿拉伯数字,虽然朗读阿拉伯数字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因为语气的悲哀,使得听众产生了共鸣,不少听众潸然泪下。所以,有时,在表情达意方面,甚至超过语言本身。
我们用很熟悉的一个词“讨厌”,来举个例子。
当我们用粗声粗气来说,就表示出一种指责、反感;用恶声恶气来说,就表现出一种愤怒、斥责;用柔声细气来说,则有一种害羞的感觉;用嗲声嗲气说,则有一种打情骂俏、撒娇的感觉。使用好声和气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尽力避免可能会出现的歧义现象。
那么作为一个演讲者,在演讲中可以常用哪些语气呢?
首先,当演讲者需要激励听众的士气时,可以使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慷慨激昂的语气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可以给予人们激励的感觉,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其次,当演讲者需要引起听众的兴趣时,可以使用抑扬顿挫的语气。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指句子里的语气有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抑扬顿挫,使得一句话说出的时间和强度有了变化,这样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有可能不同,甚至会截然相反。所以,抑扬顿挫的语气可以加强句子的语气,有助于演讲者抓住听众的情绪,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第三,当演讲者需要平复听众的情绪时,可以使用平和舒缓的语气。有时,一味的慷慨激昂,高声演讲,并不能够吸引听众,当演讲者置身于某些特定的场合中,例如分别的时候,吊唁的时候,演讲者说话时的声音不能高声喧哗、慷慨激昂,这时就需要演讲者用平和缓慢的语气,这样的语气不但能符合听众的心理,还能够安抚、治愈听众的心灵。
最后,当演讲者需要说服听众时,可以使用气势沉稳的语气。这样的语气是在演讲者想要将一种观念或理念传达给听众时常用的,教师就常用这种语气来给学生们讲解新的内容。这样的语气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信,因为,一个人想要别人相信自己,首先要相信自己,要想说服别人,就先要说服自己,然后再以自己的沉稳自信去征服别人。
总之,用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时要注意语言、语意、演讲的场景和主题,注意语气与措辞的一致以及语气之间的协调,这样,我们的演讲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六、有活力的声音才能吸引听众
演讲者在演讲中想要得到听众的认同,自己的声音就不能有气无力的,有生命力的声音能给听众认同和活力。响亮的声音,就有一种生机勃勃而富有朝气的感觉。当一个演讲者,希望向听众传递信息、劝说他们赞同时,有活力的充满朝气的语言可以加强给予他们的暗示,得到他们的认同。同样的话用充满活力的语气来表现,还可以带动听众的情绪。
一个再好的演讲稿,如果演讲者用呆板、平淡无奇的语气将演讲稿读出来,一样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有活力的声音,甚至可以蛊惑听众,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赵本山就说过:“听这小声,至少有五个加号。”这就是说明有活力的声音,可以使人产生极美好的幻觉,它能够使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给人一种年轻、有活力的感觉。同样的,如果一个年轻人说话有气无力的,则会给人一种苍老的感觉。
而要使自己的声音充满活力,其重点就是要注意重音。即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把重要的音、句或语意用强调的方式说出。这样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就能清楚明晰地传达给听众,并加深他们的印象。
七、发音是建立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我们所说的话都是由每一个字组成的,然后我们给每一个字加上适当的重音和语调,再将所有内容正确而恰当地发音,就形成了我们的演讲。这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听众明白演讲者的意思和所强调的重点。
练习发音的第一步是,练气。
咽喉炎似乎是所有教师的通病,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每天的说话量过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我们都知道播音员和歌唱家每天的一个必备功课就是练习发声,练习用气来发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练声先练气。
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是发声的基础。演讲的效果与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之前说了,有活力的声音可以使听众兴奋,反之就会给人一种说话绵软无力的感觉。而影响发声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气息,气息充足,声音就会响亮而有朝气;气息不足,声音就会恹恹无力;用力过猛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嗓门,给人一种不礼貌的感觉。
练习发音的第二步,练声。
第一,练习音高和音低。先从低音说起,再一句句地升高,说到最后再一句句地降下来。然后再一句高,一句低,高低交替地朗读,也可以每个字的音调由低向高,再由高向低。
第二,练习音强与音弱。可以采用和之前同样的材料,按音量从小到大来练习,从小音量练习开始,要注意的是音量虽小,但吐字一定要清晰。之后把音量加大到正常来练习,同样要求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之后再加大音量,用大音量练习,这时要求气息强大,音色高亢洪亮。当我们能熟练清晰地用三种音量发音时,就可以进行三种音量的混合练习,这样的练习还可以加强我们的语感和语气。
第三,练习实音与虚音。所谓的实音,就是音色响亮、扎实、清晰度高的声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音时,要清晰明白,咬字要准确。所谓虚音多用于表达感叹、回味、夸张等情感的语句中,说话的气息强而逸出较多,音量则有所控制,但是同样注意字音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