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拥有四个“真正的自我”
约瑟夫·鲁夫特和哈里·英格拉姆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每个人都是由四个层面的自我构成的,这四个层面的自我分别是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隐藏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
(1)公开的自我:自己了解,他人也了解,属于自由活动领域。所谓“当局者清,旁观者也清”说的就是“公开的自我”。比如,我们的性别、年龄、长相等可以对外公开的信息,包括婚否、职业、工作生活所在地、能力、爱好、特长、成就,等等。“公开的自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的开放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以及他人的关注度等。“公开的自我”是有关自我最基本的信息,同时也是自己和他人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2)盲目的自我:自己觉察不到,但是他人能够了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指“盲目的自我”。“盲目的自我”一般自己不易觉察,除非别人告诉你。它可能是你不经意间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盲目点可以是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由于自己事先不知道,所以当别人告诉你时,你可能一时无法接受,甚至会惊讶、怀疑、辩解。“盲目的自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往往盲点就会比较少,“盲目的自我”比较小。而熟悉并且能够指出“盲目的自我”的其他人,往往也是那些关爱你、欣赏你、信任你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心聆听,重视他人的意见。
(3)隐藏的自我:自己了解,但他人觉察不到。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与“盲目的自我”刚好相反。就是我们常说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隐私、个人秘密。身份、缺点、痛苦、愧疚、尴尬、欲望等等,都可能成为“隐藏的自我”的内容。相比较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性格比较自闭、自卑、胆怯、虚伪的人,“隐藏的自我”会更多一些。适度的自我隐藏,能够避免外界的干扰,独守自己的心灵花园,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隐私,那么他就赤裸裸地暴露在别人面前,没有隐私和安全感。当然适度地隐藏自我能够保护自己,如果自我隐藏得太多,就会将自己封闭起来,无法与外界交流。这样自我就会受到压抑,甚至造成人格的扭曲。
(4)未知的自我:自己和他人都未觉察的自己。这样的自我也被称为“潜在的我”,属于自我层面的处女领域,等待着别人去发现和挖掘。“未知的自我”通常是指一些潜在的能力或特性,或是只有在特定的领域才能展现出来的才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潜意识层面,隐藏在海水下面有无限能量的巨大的冰山,也属于“未知的自我”的层面。“未知的自我”是我们知之甚少同时也是最值得挖掘的领域,所以我们应该尝试着去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肯定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每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都存在公开区、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性格测验来了解“公开的自我”和部分“隐藏的自我”,但是测验结果和实际情况还是有出入的。因为在进行测验的时候,被测验者往往有一种“社会赞许”的倾向,为了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往往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对于性格测验的结果不能过度依赖。
关于自我的四个层面,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每个层面所占的比例不同。有些人可能隐藏得比较少,暴露得相对多一些;有些人可能比较容易聆听别人的评价,对盲目的自我了解得较多,而有些人总是敢于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试图去挖掘自己性格中未知的部分。每个人都是一个没有谜底的谜,我们只能慢慢地去走近,去了解,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