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的选择性加工
我们已经了解到,注意和意识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有意识的注意选择性中表现出来。当外界的刺激输入感觉器官时,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是人们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势必加以择取,将其和已有经验和谐的信息编码成为知识理论或行动机制,然后做出反应,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的注意发挥着选择性的作用。然而,这种有意识的注意能持续的时间和容量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心理学家们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三种互相有联系的理论假设。
起先是1953年E.C.谢里提出的注意的过滤器理论。他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同时输入被试的两耳,但只要求被试注意听一只耳朵中的材料,这叫追随耳。实验后要被试作检查是否听清楚了。另一只耳朵没有这些要求,叫作非追随耳。实验结果表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以后,用其他材料进行重复实验的结果也是如此。这项实验说明,被试得到的信息是受意识的注意功能控制的,进入追随耳的信息由于为意识所注意而得到加工、处理;非追随耳的信息则得不到这样的注意处理,就难以为人们接受。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D.E.布罗德班特对上面的实验情况强调了注意的选择性作用,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假设。他认为,注意的选择作用因注意的容量有一定限度,注意就如同一个狭长的瓶颈,要将水倒入瓶内,如果水流量超过瓶颈入口的流量,那么多余的水就一定白白地流失在瓶外。这是说,外来的信息虽然很多,但由于允许进入意识的容量是有限的,这样受意识支配的注意就必须选择其最有用的信息进入意识阈,为此这一理论又称为瓶颈理论。但是,这一理论有它的缺陷。1960年心理学家J.A.格雷给被试的左耳输入ob-2-tive;给右耳输入6-jec-9。要求被试听一只追随耳的信息,实验后被试要立即报告。可是被试报告的是“objective”这样一个单词。这表明非追随耳的信息也是进行了加工的。1964年A.M.特瑞斯曼对上面的实验结果提出了注意的衰减理论,他认为,当信息通过感觉通道时,关于追随耳的一定容量的信息可以得到全部接纳,关于非追随耳的信息也是可以部分地得到加工接纳的,只是那些和经验无关的信息要被削减,因而在上述的实验中被试报告了“objective”这样一个英文单词。
1978年约翰斯顿和亨兹提出了主动加工的理论。它的实验结果是:追随耳获得的是比较完全的加工信息,最少也能获得信息的87%,而非追随耳只能获得信息的8%。这就是说在意识的控制下,注意是依据经验的需要对于外来信息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的。那么,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又放到哪里去了,它能存贮的信息是多少,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呢?这就涉及记忆的存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