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哈佛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创建于1636年,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学校最初命名为“新学院”或“新市民学院”。1637年冬天,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移民到了新大陆。他叫约翰·哈佛,来自伦敦,时年29岁,刚结婚不久,住在查理斯镇,与这所新成立的学院隔着查理斯河。约翰·哈佛的梦想是成为查理斯镇教堂的助理牧师,不幸的是,1638年9月14日,约翰·哈佛就因患肺病而逝世。临死前,他立嘱将自己一部分财产和400本图书捐赠给了河对面那所新成立的学院。这是该学院成立以来所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校方用这笔钱开发了不少的“硬件”和“软件”。也就从那时候开始,美国非常重视对文化教育的投资和捐献,这种习惯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和外来移民者接受和继承。为纪念给予学院慷慨支持的约翰·哈佛牧师,马萨诸塞州议会一致决议,学院于1639年3月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哈佛学院正式改称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的办校方针是求是崇真。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句话自哈佛建校以来,一直是哈佛学生所信奉的做学问和做人的准则。
哈佛大学的校徽是“Veritas”,它是拉丁文“真理”的意思。1643年12月27日,哈佛学院第二任院长邓斯特主持了一次会议,会议记录是这样的:校徽以三本书为背景(两上一下),在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印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而在下面的一本书上则印刻有“TAS”这组字母。三本书的背景则是一个盾牌图案。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校徽的设计是很有创意的。然而,这个图案在200年之后才被启用的。其原因是,邓斯特院长在主持了那次会议后,就随便将会议记录丢置在一堆文件中,一直无人问津。之后,时任哈佛院长的昆西在主持200年校庆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这份重要的历史文件。他把这份失而复得的校徽图案作为本次校庆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推介给师生,大家在欢呼之余,无不感慨万分。
到20世纪,哈佛的地位及声誉随着所获捐助及教授人数的上升而逐渐提升,申请入学的学生人数也因课程内容的丰富及校园的扩建而增加。截至2014年,哈佛大学下设13个学院,分别为文理学院、商学院、设计学院、神学院、牙科医学、法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肯尼迪政治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院、研究生院、哈佛学院,另设有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学院,总共在46个本科专业、134个研究生专业招生。
20世纪初,中国政府开始向哈佛大学选派留学生。首批留学哈佛的中国学生于1909年毕业,他们当中有罗邦辉、金岱、李嘉同、马岱君和刘瑞恒等人。中国近代也有许多科学家、学者、作家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赵元任、吴宓、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竺可桢、陈寅恪、陈振汉等。1936年,时值哈佛大学300年校庆,中国哈佛大学校友会给母校捐赠了一座大石碑,这是中国留学生在哈佛校园留下的集体足迹。到1945年,哈佛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以中国学生人数为最多。
使许多美国大学羡慕不已的是,哈佛大学还有7座规模较大的专业博物馆,它们分别为植物学博物馆、矿物学和地质学博物馆、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考古学和人种学博物馆、沃伦解剖学博物馆、福格艺术博物馆和布希—瑞森格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在全世界学术界都享有美名。
哈佛大学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质量要求亦是高水准的,教师要严选,学生要精挑。优秀的学生和出色的教师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哈佛的成功。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她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一代人的质量。”正是因为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第一流著名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世界各国求知者心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众多大学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哈佛大学被誉为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300多年间,哈佛大学培养出数以百计的世界级精英,为商界、政界、学术界及科学界贡献了无数成功人士,成就了许多时代巨子。在美国历史上,哈佛大学毕业的学生中共有8位成为美国总统。分别是约翰·昆西·亚当斯、约翰·亚当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乔治·沃克·布什、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此外,还培养出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如诺伯特·德纳、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查尔斯·皮尔士、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詹姆斯、杰罗姆·布鲁纳、乔治·梅奥等。另外,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毕业于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