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自己的“倔强”
正值元旦假期,株洲醴陵七里山镇阳光正好。付女士出门送货后,梁光、梁明也溜出了家门。中午兄弟俩没回家吃中饭,付女士想肯定是去网吧了。下午因为生意忙,是小叔子去找的,当时兄弟俩正在镇上的网吧玩游戏,没有喊回来,小叔子训斥了几句就走了,叮嘱他们早点回家。然而,直到深夜,兄弟俩都没有回来。看着餐桌上的纸条,“妈妈,我们走了”,付女士哭了,随意放在卧室的钱包里少了500块钱。
她觉得,两个儿子肯定在网吧,因为此前,兄弟俩已沉迷网游4年了,每次不见人影,都会在网吧找到。骂过、打过也教育过,还写过保证书,但都没有改变,每教育一次,好了两三天,又会去网吧。几乎每天要去网吧玩几个小时,还有过两次通宵未归。
镇上只有3家网吧,当晚,付女士一家一家找,都没有两个儿子的踪影,去哪里了?她整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又发动亲朋好友分头去周边小镇的网吧找。
付女士说,周边的5个镇子都找遍了,没有人影。这一个星期,找了二十多家网吧,没有一点消息,她几乎崩溃了,“如果他们走了,我也活不下去了”,两个儿子是她的全部。
付女士父母住在湘潭长株潭大市场内,8日晚10点多,突然有敲门声,一开门发现是梁光,穿着脏兮兮的棉袄。“你弟弟呢?”外公惊喜又焦急,梁光说,弟弟担心挨骂不愿回家。梁光哭了,是弟弟偷了500块钱叫他出来上网的,钱花光了没地方去了。
原来,兄弟俩就在外公家附近一家网吧待了7天7夜打游戏,困了就睡网吧的沙发上,饿了就吃方便面。因为钱是弟弟偷的,“他不敢回来”,哥哥说。随后,家人在周边网吧继续找,没找到梁明。9日凌晨1点多,他也出现在外公家门口。
付女士赶到湘潭,抱着两个儿子痛哭。“你们不知道妈妈找得多辛苦!多担心你们!”三人抱在一起哭了。“妈妈,我以后再也不玩游戏了”,梁明说,以前每次都是玩一两个小时网游,最长一次玩了5个小时,但这次玩了7天7夜,“不想再玩了”。
付女士对儿子的话似信非信,因为他们保证书都写过两份了,她说在教育方面,“感觉自己已经尽力了”,不知道如何再教育沉迷网游的两个儿子,她很迷茫。
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小孩离家出走和网络成瘾,实际上很多现代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值得重视。如何教育这类孩子?中南大学心理学博士郭平说,关键在于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多家长偏重于给孩子提供丰足的物质条件,却忽略精神上的交流和关爱,因管教方式不对,孩子并未能感受到这种爱。事实上,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需求已达到成人水平,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
青春期普遍都存在逆反心理,他们的言行也是最令父母头痛的,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动不动就发无名火。但传统的“巴掌教育法”并不管用,还可能将矛盾激化。青春期的孩子的思想正处于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期,要使他平稳地度过青春期,父母就要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就得跟孩子平等相处,把他们当大人一样平等地对待,让他们在家里、在社会上受到尊重。但要和孩子平等相处,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两个月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所以,有些与家庭环境差异过大的方法不能一开始就使用。
有些孩子因为无法在家里获得温暖,从而寻求网络的支持和内心的寄托,在网络中获得了满足感,从而对现实产生逆反心理,与现实对抗。建议家长多和孩子沟通,花更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对孩子的一些焦虑情绪进行缓解。
比如一家人本来就不太爱交流,突然父母心血来潮,召开家庭谈心会,孩子当然觉得父母的转变是不自然的,自然不愿多说,父母一着急,谈心会最后就变成了批斗会。
所以要逐步接近孩子的思想。一开始,可以在不经意中表露出对他的爱好感兴趣,比如说,看他爱看的电视节目或书、听流行音乐等,引起他注意后,就趁机向他请教一些这方面的问题。这时候孩子可能会说话尖刻,因为两代人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代沟,但这是好现象,只要有交流,哪怕是争论,都可以达到相互沟通的效果。
这样,孩子有了自主权,也体验到了父母的艰辛;再比如家庭会议可以让孩子来主持,一起商量家庭的事务,家庭成员彼此交流感情。让他们真正感觉到,父母已渐渐开始承认他是个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