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文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不盲从,要听从内心的想法

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这是一条思路,你应该趁着这条路自己去想。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我所说的只是一种看法,你不妨有你自己的看法。

——朱光潜(著名学者、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曾担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一个人想要做自己、有个性,首先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意愿,尊重自己的想法,能够坚持自我,而不是盲目跟从。

有这么一则故事:

王戎小时候曾和伙伴们外出玩闹,正高兴的时候看见路旁有几株李树,枝上挂满了李子,一个个看上去都已经非常熟了,伙伴都兴高采烈地向李子树跑去,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看着他们去李树下摘李子。

看着王戎站在原地,有一个同伴禁不住问道:“王戎你怎么不过去摘李子啊?再不去摘都被摘光了,这些李子长得可真诱人啊。”

王戎只是在一旁笑着回答道:“这些李子树上的李子摘下来肯定是不能吃的,你没看到这些路旁的李子都没人摘吗?如果李子很可口,就不会轮到咱们来摘这些李子啦,肯定早就已经被摘光了,所以说,这些李子肯定都是苦得下不了口。”

很快王戎的说法就被证明了是正确的,伙伴们摘完李子送入口中,果然这些李子又苦又涩,根本难以下咽。

后来,王戎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并且有“竹林七贤”之一的雅称。

《论语·述而》有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就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着自己,如果自己也有那就改正。

当我们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价值观之后,应该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习惯,有自己的作风,而不是一味地“从”于他人。

许多盲目跟从他人的人,在选择跟从之前,要去思考一下他人的想法或行为是否真的正确。而不是主观地认为对方有地位、有知识,就一定什么都对。

有时候,盲目跟从不但不会领你走向渊博、智慧的殿堂,反而让自己走进误区。盲从如同“邯郸学步”一般,是对内心的背叛,因为不敢反对或者不愿反对而盲目地追随别人的脚步,强迫自己接受错误的理念或者行径,盲从之人,终究会沦为笑柄。

北大有个非常胖的学者,叫傅斯年。有一次,罗家伦问他:“你这个大胖子,怎么能和人打架?”傅斯年有力地回道:“我以质量乘速度,产生一种伟大的动量,可以压倒一切!”

傅斯年不仅懂得尊重自己,不会因为别人的偏见否定自己,而且是一位从于内心的人,他不“从”于强权,不“从”于世俗之言,也正是他这样的精神,才有了今天在学术上的地位。不因体胖而自卑,傅斯年真正做到了把身体缺陷当成人生优势来看待,既不虚伪又有风度,这才是真实的傅斯年。

面对别人的嘲笑,傅斯年坚持自己;面对别人的耻笑,他不否定自己;面对强权,他不卑不亢,坚守自我。而这,就是蒋介石欣赏他的原因。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学习傅斯年这种精神,不要随意否定自己,而是应该尊重自己,不要让自己随波逐流,否则,就会成为一个如同鸡肋般的人,索然无味。

有个龅牙演员被导演相中了,让他去担任男配角,龅牙想:好不容易才能演电影,我得把龅牙给整了。这样出镜的话,就像其他明星一样光彩亮丽了。结果,当龅牙的牙齿整好信心满满来到片场时,导演反而不要他了,因为他失去了他的特色。

可见,做真实的自我要比盲目地跟从更值得关注。要是每个人都一样了,那世间岂不是少了很多美丽的风景。而做真实的自我,恰恰是一种个性,别人模仿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