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放纵自己,等于放弃了自己
顽劣,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
——鲁迅(曾任北京大学讲师,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老舍在《新爱弥儿》中曾说:“小孩子是娇惯不得的,有点小毛病就马上将就他,放纵他,他会吃惯了甜头而动不动地就装病玩。”一个人如果不加控制自己的欲望,甚至过分放纵,那么自己就会成为欲望的俘虏,被其所累。
在生活中,如果不是秩序管制或生存需要,人们很容易就会放任自己随心所欲。这样困扰人们的问题就出现了,一旦外界条件变得更宽松,可以到达让人们放任自己天性的程度,那么很多人都不可能忍得住不放纵自己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最开始只是满足了一个小小的欲望,但这会更加剧人们渴望满足欲望的程度,这样人们就会逐渐加大放纵自己的程度,继而丧失意志力,把自己深陷在欲望中,而且越陷越深。
同时,过分安逸的生活和过分舒适的环境,也会使人产生惰性,从而放纵自己。长时间放纵自己,人就会变得慵懒颓废,人生惨淡,个性平庸。
有一个成语叫“饮鸩止渴”,它的意思是当渴了的时候,没有水,就喝毒酒来解渴,结果丢失了性命。用这个词来比喻某人荒诞的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了。一个人如果看不到将来的忧患,只看到眼前的舒适,最终将走向灭亡。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初期,曾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励精图治,并开创了强盛繁荣的“开元盛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流芳百世的。
然而,在开创盛世之后,唐玄宗就开始懈怠,整日沉溺于享乐之中,与美貌绝伦的杨贵妃穷奢极欲,享乐无度。后来,这种奢侈之风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政治活动,一些官僚贵族借机巴结逢迎,纷纷献上珍异珠宝,美味佳肴,这也对经济产生了影响,社会一片混乱。最终引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战乱整整持续了八年的时间,使唐王朝由极盛转衰,唐玄宗最终也凄凉而死,后人众说纷纭。
《礼记》中说道:“享乐不可过度,欲望不可放纵。”一味地放纵欲望,贪图享受,不仅伤害身体,而且会使精神极度萎靡,丧失斗志,不思进取,从而导致事业荒废,生活困苦。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的定力的,不会轻易地放纵自己,但是由于外界的诱惑实在太大,如果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就会很容易沉溺其中。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在驾崩之时,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刘禅,并请丞相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治理国家。刘禅有个小名叫作阿斗,他当了皇帝后,每天只会吃喝玩乐,根本不管事,还好有诸葛亮帮他撑着,蜀国才能一直强盛。可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国马上派兵来攻打蜀国,蜀国不但打不过魏国,阿斗还自愿投降,带着一些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完全忘记自己的国家已经灭亡了。
有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阿斗吃饭,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来的人。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难过,可是,阿斗却高兴地拍着手说:“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点也没有伤心的样子。后来,司马昭故意讽刺阿斗说:“怎么样,在这里过得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没想到,阿斗居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不会呀!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呢!”
司马昭听了以后,在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亡掉!”
俗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终日生活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就会逐渐消磨意志,使人沉浸在舒适的享乐中,最终一事无成。阿斗就是这样放纵自己,最终导致了国家灭亡。
放纵自己就等于放弃自己。放纵自己的后果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只是贪欲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使人们常常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向前的方向。殊不知,人活着,就不能放纵自己,如果一时疏忽,生命就会遭遇劫难。等到幡然醒悟时,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我约束,即便有放纵的机会,也要抵挡诱惑。远离浮华,守住底线,明白什么东西应该拥有,什么东西不应该拥有,想办法克制贪婪的本性,这样才能避免滑入深渊,才能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