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文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7.莫轻视狂傲之人,他们往往才华横溢

对自己要从容,对朋友要宽容,对很多事情要包容,这样才能活得比较开心。

——海子(毕业于北京大学,著名诗人)

在北大有着无数的怪才,他们才华横溢,却也秉性独特,甚至张狂自傲。但是这些奇特的个性,并没有影响他们取得过人的成就。

被鲁迅誉为革命者和大学问家的章太炎先生,是一个道德主义者,强调道德的力量。他反对社会对个人的压抑,主张个性的绝对自由;他行事高调,不畏惧权势,不拘小节。

在北大教书时,他身边经常有五六个弟子陪同,其中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这些人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

章太炎普通话说得不好,乡音严重。于是,由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章太炎常常对学生们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尽管他的言语有些狂妄,但还有很多的学生来听他的课,每每都是座无虚席。

章太炎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授课有道,他的狂傲是一种真实率性的表现,而非吹嘘自我。其学生刘文典也许正是受到他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恃才自傲,狷介无比,是北大出了名的怪才。

刘文典如其老师一样,狂虽狂,但是也有这个资格和资本——精通英、德、日、意等语言,学贯中西,尤精国学。不仅如此,他还当过孙中山的秘书,师从章太炎学《说文》,与鲁迅同为章氏弟子。

刘文典总是自负地说自己是最懂《庄子》的人,还口出狂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文典。”刘文典每每在上《庄子》课时,总会自负地说:“《庄子》嘛,我不懂的话,也没有人懂喽!”

刘文典不仅自视很高,还常常傲视他人。他总说“文学创作能力不能代替真正的学问”,因此对朱自清这些“才子”出身的教授都不放在眼里。即使是名噪一时的巴金,他也不放在眼里,当别人问他可知道巴金时,他喃喃自语道:“我没听说过他,我没听说过他。”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期间,听闻沈从文被提升为教授,十分不服,即使沈从文是自己的学生,他也毫不客气,嘲讽道:“沈从文是我的学生,他要是教授,我岂不要做太上教授了吗?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元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4角钱!”

刘文典的狂傲和癫言狂语流传甚广,却能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这是因为刘文典虽为人狂傲,但是他的学问却让人挑不出毛病来。他曾立下了“一字之微,征及万卷”的治学格言。校勘古籍不仅字字讲究来历,就连校对他也从不假他人之手,甚至对在芜湖公学期间的老师刘师培都颇有微词,认为他考据之时,常凭记忆,不去翻阅经文,难免有所遗漏。

当然了,除了狂妄自大,他身上也有着很多很多的优点,比如他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年仅27岁,就担任了北大教授。在当时,与他共事的有朱希祖、胡适、刘半农等人。刘文典十分明白自己的学识浅薄,于是对于钻研学问方面丝毫不敢懈怠。后来,他还出版了《淮南鸿烈集解》和《庄子补正》等著述。

连提倡白话文的胡适都破例为他的《淮南鸿烈集解》写了文言文的序章,还称赞道:“叔雅治此书,最精严有法。”叔雅便是刘文典的字,该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刘文典的学术地位也大大提升了。不肯轻易誉人的陈寅恪也为其《庄子补正》一书作序赞曰:“先生之作,可为天下之慎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仅供治《庄子》者之所必读而已哉?”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那些狂傲不羁的人,往往都是才华横溢的人。只有才华横溢的人,才有狂傲的资本和资格。他们的这些特性,也值得为后人所赞扬和学习。因此,当面对这样的人时,我们不应该过于苛刻,而是要懂得惜才,学习适合我们的,能够让我们自省或进步的东西。如果你想驯服或者结交一位狂士,最佳方式就是让他佩服你。在才华上压过他,在人品上让他尊敬,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与其这样,我们不如谦虚一点,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诚和真材实料。要知道,越是狂傲的人,越注重别人对他的态度,也越尊重别人的态度。

正所谓:“你敬人三分,人敬你一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每个人都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的。如果有人对他们不敬,那他们便不屑与其交往。如果有人能够对他们真诚以待,懂得赏识他们,那他们也必将做出回报,同样以真诚对待对方,赏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