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
径山茶又名径山毛峰茶,简称径山茶。产于浙江省余杭区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因产地而得名,属绿茶类名茶。产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岭峰高处多雾,土质肥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径山茶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名,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曾经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后来把茶籽带回日本,是当今很多日本茶叶的茶种。
径山茶传说:宋时,佛教兴起,香火日盛,以茶助禅,参禅悟道,成为一种风尚。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居“五山十刹”之冠的径山寺,更是茶以禅名,禅助茶兴。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于僧客,一时间,进山品茗论道者日众。
当时大文豪苏东坡久慕径山大名,一日来游径山寺。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只淡淡说:“坐。”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小和尚于是端上一杯普通的茶。稍事寒暄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诗人苏东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东坡先生一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看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资料记载:径山茶是传统的历史名茶和文化名茶,要说径山茶,首先是径山有名。径山是天目山的东北峰,东临杭嘉湖平原拔地而起,并有堆珠、大人、鹏抟、宴座、朝阳、凌霄、御爱七峰环抱,从而使气势显得特别雄伟,宋诗人苏东坡曾赋诗赞曰:“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这是对径山雄伟峻拔气势的绝妙写照。自古名山僧众多,径山也不例外,山上的径山寺始建于唐朝,宋代时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径山也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山”。
径山茶与山齐名。据记载是始见于唐朝天宝元年,至今已有1270多年历史。对此嘉庆《余杭县志》是这样记载的:径山开寺僧法钦“尝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它产,今径山茶是也”。当时,径山茶又称“径山龙井”或“天目龙井”,比现之西湖龙井要早几个朝代。它的由来在余杭旧志中有这样一段神奇的记载,说唐代宗时,径山寺祖师法钦自昆山来到径山脚下,据石床危坐,见一老叟前来致拜,自称乃天目老龙,他对法钦说,“大师到此,想必要久居下来,看来我只得避让到天目山去,就把这座山献给你开山立业吧!”于是就把法钦领上山,指着径山五峰间的一处山涧水潭说,“我走掉以后,这一水潭必涸。”语音刚落,忽风雨大作,老龙即隐没于风雨晦暝之中。雨止后,原来的山涧水潭已变成平地,只存一洞穴。现径山寺后的那一洞穴,就是著名的龙井。径山龙井茶也就以此而得名。
及宋,径山茶名气益盛。宋代翰林院学士叶清臣,他考察过浙江许多茶区,也到过径山品饮过径山茶,并在他的《文集》中肯定“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元明清时的径山茶仍享誉不衰。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盖西湖南北诸山及诸旁邑皆产茶,而龙井、径山尤驰誉也”。清·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杭州有龙井茶、天目茶、径山茶等六品”。清·金虞在其《径山采茶茶歌》一诗中写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卉不敢先开论,不如双径回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对径山茶作了高度赞扬。
干茶鉴别
径山茶,以“崇尚自然,追求绿翠,讲究真色、真香、真味”著称于世。说到径山茶,主要是指最有代表性的径山毛峰,它是经烘制而成的卷曲形特种绿茶,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制作。成品条索纤细苗秀,芽锋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幽是为上品。
径山茶特征
泡茶品鉴
径山茶冲泡后汤色嫩绿莹亮,叶底嫩匀明亮,经饮耐泡。常饮可以起到杀菌、抑制血管老化、降低癌症发生率的作用。
径山茶的冲泡采用优质的山泉,茶与水的比例为1∶50,水温85℃左右,泡茶器采用玻璃杯或盖碗。
1 备具
玻璃杯1个,径山茶约5克。
2 冲泡
将径山茶拨入玻璃杯中,在杯中冲入85℃左右的水,七分满即可。
3 品茶
1分钟后即可品饮。入口后,滋味甘醇爽口,香气清幽,回甘明显。
贮藏
径山茶是一种绿茶,所以径山茶在保存时需要特别留意,保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导致茶叶的口感等被严重破坏,那么保存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快装入茶叶罐中
购买新的径山茶,最好尽快装入茶叶罐中,但由于茶叶罐多有不良气味,所以装茶叶前先要去除罐中异味,方法是将少许茶放入罐中后摇晃,或将铁罐用火烘烤一下。
可用胶带将茶叶罐盖口密封
如果是放置陈年茶叶,可用胶带将盖口封住,以达到百分之百密封,但要每年定期烘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