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影响对方的言行,谆谆教导不如以身作则
一位父亲去学校开家长会。“你在家里喜欢跷二郎腿吧?”老师问。“怎么了?”他面露惊讶,也显得有些难堪。“任课老师反映,你家孩子总喜欢把脚放在桌子上!”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相比絮絮叨叨的言传,不言不语的身教更能影响人、打动人。
作为父母,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其再三地提醒,不如自己做好榜样。比如,你想让孩子喜欢读书,不必反复申明读书的好处,只需在孩子面前多读书;想让孩子拥有孝心,不必大讲特讲中国的传统美德,只需在孩子面前孝敬你自己的父母。
作为领导,想要下属做出你所期望的举动,也是如此。想让下属遵守规章制度,与其在大会小会上三令五申,不如自己严格按照规章办事;想让下属吃苦耐劳,与其大力宣扬吃苦耐劳是一种美德,不如你首先表现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为什么身教胜于言传?因为人们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他人的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生活中,人们习惯通过效仿来模仿别人的行为,或观察别人的反应后再做出相同的反应。下属或者年幼的子女尤其如此,他们总是在观察领导或父母的行为,并且不分好坏地加以模仿。
心理学家班杜拉把模仿或参考别人的行动而形成新的行动方式的现象称为“效仿”(Modeling)。
通常,被效仿者的社会地位越高,越平易近人,其影响力也就越大。能力出众、富有人情味的领导最容易成为下属关注的效仿对象。一般具有很强的领导力与号召力的领导人,大多都是以身作则型。
南方李锦记的领导便是如此。
南方李锦记公司的很多地方设有透明的捐款箱。这些捐款全部用于资助南方李锦记在全国设立的十几所希望学校。公司规定:迟到、早退或者开会期间接打电话的人,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都必须捐款。公司的会场总会见到自觉站起来捐款的人。对于捐款数额,公司还明确规定:普通员工10元,总监以上100元,总经理和董事长200元。这充分体现了领导以身作则的作风。
言传不如身教
领导公务忙,常因一些客观原因迟到,但也会照捐不误。有次在北京开会,老总路上遇上世纪大塞车,虽然塞车是非人为原因,但老总一到会场就先找捐款箱,拿出200元放进去。
由于公司管理层以身作则,公司的捐款制度得到了严格的贯彻执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会议文化。
作为管理者,要意识到下属随时随地都在注意着自己、效仿自己。如果你希望有更多行为规范、能力超强、业绩突出的下属,不妨以身作则,先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能力、创造不凡的业绩。
比如,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营造一种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围。体现在细节上,开会不迟到,不开小差。违反时,与员工一样,主动接受处罚。面对困难与问题,勇往直前,敢于承担责任,必要时主动深入一线,与下属一道解决问题。比如,一名销售经理,下属初入行,工作有困难,经理没责备半句,亲自带下属去拜访客户,让下属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模仿、学习,逐步掌握与客户打交道的技巧。
不用语言指示,便可带动下属,让下属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这就是以身作则,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