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水,游刃有余
道家讲“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观水可以学做人。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生机无限。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没有纤芥在心。
水中感悟做人道
古语有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站在镜子面前,自己的模样一清二楚。古人常说,观水自照。因为水可为镜,观水做人,可知自身得失。镜如水,水即是镜。但镜、水之间的大不同是,水蕴涵的内容更多,变化也更多。人生在世,若能将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完人,道家讲“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就是如此。
道家对“水”的描述和发挥可谓深刻。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所谓“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所谓“心善渊”;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所谓“与善仁”;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所谓“言善信”;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所谓“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所谓“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所谓“动善时”;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把心放得平坦,如水般自然,生死对于一个人来说都可以安稳度过,活着始终快乐,死也并不难过,所以人们还是应当心往好处想,不论何时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自在逍遥。因为快乐与痛苦,许多时候就在人们的心中,选择哪一个,都由自己来决定。
中国古时有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他的老师家中。老师静静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书房之中,桌上放着一瓶水。老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花瓶,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老师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官员恍然大悟。
“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这是水的宽容,古人十分推崇此等厚德载物的品质。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永远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中,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其气节之高尚,实为上乘。
所谓“大海不容死尸”,说明水性至洁,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晶莹剔透,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儒家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其长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有义;浩大无尽,有道;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正直;无孔不入,明察;发源必自西,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善于变化。
所以道家很看重水,主张观水可以学做人。做人若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和其光,同其尘,愈深邃愈安静;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齐心合力,激浊扬清,义无反顾;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一视同仁,不平则鸣;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守柔如雁过无痕
道家主张守柔无为,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变通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柔弱的东西会变通,它善于改变自己。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道德经》里老子还讲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老子告诉人们,天地间的万物,不辞劳苦,生生不息,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于人,如此包容豁达,反而使得人们更能体认自然的伟大,并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所以上古圣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
做人处世,效法天道,尽量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辞劳苦,不计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息、长养万物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而做人处事,才是最高的道德风范。而计较名利得失,怨天尤人,便是与天道自然的精神相违背。所谓“处无为之事”说的就是“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没有纤芥在心。
关于有为与无为,我们从老子那段“齿与舌”的故事里能了解得更多。
商容疾据说是纣王时的大夫,因屡次直谏荒淫无道的纣王,结果遭到贬谪。后来纣王剖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商容疾感到心寒,便躲进深山之中,避世隐居,不问世事。武王灭亡商朝后,天下大定。周室表彰商容疾闾里,想召他出山,商容疾婉言谢绝。他遗世独立,静心养性,修得一副道骨仙颜,虽然年岁已过数百,仍然精神矍铄,面色如童。到了春秋末年,老子降世,商容疾知道他不是平凡人物,便收他为弟子,传授他天地玄机、处事妙道,所以老子后来成为一代圣人。
有一次,商容疾得了重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老子匆匆赶来问候老师。他先询问了老师的病情,然后对老师说:“先生的病确实很重了,有什么教导要嘱咐弟子的吗?”
商容疾说:“乘车经过故乡的时候要下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说:“过故乡而下车,大概是表示要不忘故乡吧?”
商容疾说:“对了!那么,经过高大的古树的时候,要快速地走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说:“经过高大的古树要快速地走过,这大概是说要尊敬德高望重的长者吧?”
商容疾说:“是啊!”
然后张开嘴给老子看,说:“我的舌头在吗?”
老子说:“在。”
商容疾又说:“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不在了。”
商容疾说:“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老子说:“舌存而齿亡,这不是说刚强的东西已经消亡了,而柔弱的东西还存在吗?”
商容疾说:“说得好啊!天下的事理正是这样。你没看见那水吗?天下万物,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积水为海,则广阔无际,深不可测,大至于无穷,远极于无涯。百川灌之,无所增加;风吹日晒,没有减少。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没有它不能生长,百事离开它不能成功。奔流起来不可遏止,无形无状不可把握。剑刺不能伤害它,棒击无法打碎它。刀斩不会断,火烧不能燃。锋利无比,可以磨灭金石;强健至极,可以承载舟船。深可渗进无形之域,高可翱翔于缥缈之间。涓涓细流回旋于川谷之中,滔滔巨浪翻腾于大荒之野。水为什么能够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因为它柔软润滑,所以能够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攻坚克强,无可匹敌。弱而胜强,柔而克刚,世上没人不知,然而无人能行。你明白了吗?”
老子说:“先生说得太好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确实是万世不易的定理。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脆弱,死后尸体就变得僵硬坚挺。草木活着的时候,又柔又软,一死就变得枯槁坚硬。所以,刚强的东西是走向死亡的东西,柔弱的东西是生机勃勃的东西。军队太强大,容易被消灭;树木太坚硬,容易被吹折。两国相争,弱国胜;两仇争利,柔者得。皮革太坚固,容易破裂;牙齿比舌头硬,所以先消亡。坚强的东西能胜不如自己的东西,柔弱的东西则克超过自己的东西。所以强大的东西处于劣势,柔弱的东西居于上风。积弱可以为强,积柔也就变成刚。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
商容疾面露欣慰的笑容,说:“你已经得到大道了。天下之理都已被你说尽了,我还有什么需要留给你的呢!”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无为而作,才能完成应当所为之事。所以,有时,不必偏执地追求“有为”和“大用”。
历史上像老子一样懂得柔弱清净的人物也不少,比如清朝的曾国藩在为官方面,便是一生恪守“清静无为”的思想。表面上看似柔弱,无所作为,却能悠游自适,成就大业,就是因为他谙熟了老庄“柔弱胜刚强”的处世之道。
这正如许多世间之法则,不要走向极端,因为那更容易灭亡。而做人善于走在两个极端之间,守柔无为能如雁过长空,不存纤芥,这才是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长久地生存下去,并开创出一番事业。
欲认识世界先认识自己
《庄子·齐物论》里记载了一段十分有名的庄周梦蝶的故事。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在这里,庄子用他亦真亦幻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这样一个梦: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在这个时候,庄子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是蝴蝶?是庄周?分不清楚。看,这就是庄子,我们可以从他的观点中生发出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到底是谁?我们到底是否能够明确地认识自己?人生烦恼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如何从这些烦恼中解脱出来?
一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他走上前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他又开始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他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问道:
“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
他蓦然醒悟。
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我们的手脚,真正难以摆脱的是羁绊心灵的那个瓶颈。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阻挡自己前进的障碍往往并非道路的艰险,而是人自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庄子为什么会在雕陵栗树林中遭受守园人的责问,就因为他被自己蒙蔽了,忘记了审视自己。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过得并不如意,这时,你必须省察自身,你的境况是怎么造成的。很多时候,省察的结果往往会使你大吃一惊,进而恍然大悟。
尼采在《道德的系谱》的前言中,也针对“认识你自己”来大做文章。他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
认识你自己吗?谈何容易!一辈子不认识自己而做出了可耻可悲的事情的不是大有人在吗!今天不是还有一部分人正是由于不认识自己,不能充分理解生活的幸福,经受一点点挫折、打击就悲观、失望、苦恼、抱怨、彷徨,终于在唉声叹气、无所作为之中把时光白白浪费掉了么!
认识你自己罢!作为一个想正正经经做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这难道不应当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吗?比如说,你可能解不出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那样多的外文单词,但你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能知人善任、排难解纷,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你的理化也许差一些,但写小说、诗歌是能手;也许你分辨音律的能力不行,但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也许你连一张桌子也画不像,但是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也许你不善于下棋,但是有过人的想象力。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这个前提下,如果你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刻苦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鲁迅说过,即使是资质一般的人,一个东西钻上10年,也可以成为专家,更何况它又是你自己的长处呢?
古人早就说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了解自己,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心灵究竟需要什么。
认识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始。认识自己吧,顺着庄子那有些调皮诙谐的目光,我们就能走上智慧的道路。
定住本心,不为外物侵扰
古代有一个人,刚当上军官时,心里很高兴。每当行军时,他总是喜欢走在队伍的后面。
一次在行军过程中,他的敌人取笑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一个军官,倒像一个放牧的。”
这个人听后,便走在了队伍的中间,他的敌人又讥讽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个军官,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躲到队伍中间去了。”
这个人听后,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敌人又说:“你们瞧,他带兵打仗还没打过一个胜仗,就高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真不害臊!”
这次他听了以后,心想:如果什么事都得听别人的话,自己连走路都不会了。从那以后,他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通向成功的奋斗之路上常常会被一些人和事所干扰,就像那位军官一样,如果总是在意外界的看法,就会最终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连走路都不会了。甚至还会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找不到回头的道路。其实,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天空。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不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常养自信,做到“心不动,以不变应万变”,活出自己。
在《庄子·逍遥游》有这样一句话:“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意思是说: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外物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一个人只要达到这种境界,就不会总是受外界的干扰,就能够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自由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己的路自己走,与人何干?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需要自己主宰。人要依据自己的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才能在不断变换的外界境遇中,不为所动,不陷入慌乱被动。就如庖丁,自己心中对牛身体的构造了如指掌,所以常人看上去十分复杂的问题,他却能得心应手。
所以说,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做人才能游刃有余。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这就带来许多痛苦。
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守住内心的自信,做到心不动,不为外物所扰乱,就能做到道家所提倡的悠游自若的人生境界。确实,别人的喜好不代表自己的喜好,别人的见解也未必就很客观。盲从他人最终只会导致一事无成,枉费心力。所以做人要坚定自己的主张,不要让众人的意见淹没了自己的才能和个性。一味地听从别人的意见,就会迷失自我。道家看来,做人只有做到内心不动,才能在不断变换的人生境遇中游刃有余,做人才能不迷失自己。
一位小有名气的年轻画家画完一幅杰作后,拿到展厅去展出。为了能听取更多的意见,他特意在他的画作旁放上一支笔。这样一来,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败笔之处,都可以直接用笔在上面圈点。
当天晚上,年轻画家兴冲冲地去取画,却发现整个画面都被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的。他十分懊丧,对这次的尝试深感失望。
他把他的遭遇告诉了另外一位朋友,朋友告诉他不妨换一种方式试试。于是,他临摹了同样一张画拿去展出。但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之处标上记号。
等到他再取回画时,结果发现画面也被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地方,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哦!”他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奥秘: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因为,在一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或许是美好的。”
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物时,往往会发出不同的感慨,持有相异的观点。有时同一个人关于同一事件的观点,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果我们想用追随他人的喜好的方法来讨好他们的话,那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啊。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人生来就有差异,喜好、兴趣、性格等也由此不同,所以我们要尽力使自己做到内心不动,不为外物的毁誉所扰乱。
先忘我,才能技通乎神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篇十分精彩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庖丁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庖丁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
有一位作家说:“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因为俗话说得好,无所不在等于无所在。”在庄子的笔下,庖丁就是这样一个自在游走的人,甚至就像一个艺术家一样,达到了通神的境界。庖丁的游刃有余是凭空产生的吗?若不是,那从何而来?庖丁告诉我们说“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并且“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看看,庖丁的精神境界已经专注到了绝对忘我的境界,所以才能技通乎神、游刃有余。
所以说,一个人无论学习什么技艺,从事什么事业,如果想达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境地,必须能够忘我。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以其自然、清新和精练而享誉世界,他那极为简洁的对话有着“电报式”的美称。他在谈到自己的写作习惯说:“我不停地写,刚开始时写得不好,慢慢地就写得好了;我站着写,而且只用一只脚站着,采用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青年在找水,他不停地挖井,但总是患得患失,不能专注,不能坚持,结果挖了好多的浅井,也没挖出水。其实,那找水的青年,只要他回到原地继续挖完那些未完成的井,或者到新地方后持之以恒地挖下去,他一定能找到水源。这个故事所阐明的道理告诫人们,在学习上、工作中,只有我们能定下心来,顺着事物本身的节奏规律循序渐进,才能获得像庄子书中所描述的庖丁一样的忘我,进而做事臻于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更高境界。
淡看人生浮沉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一段关于宠辱的精彩论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万物发展有其规律,到极致时就会走向反面,到鼎盛时就会走向衰败。熊熊燃烧之火,离快要熄灭的时候已经不远了。因而,对于名利宠辱不必强求,不如淡然处世,反而有时会收到“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这本不足道,世间万物无常,更何况宠辱不过都是外人加给我们的。别人能给你的东西,他们也就能随时拿走。所以不要为了他们的馈赠而喜悦,也不要为了他们的“拿走”而心生怨怼。
历史上有一个叫孙叔敖的人,一生几次沉浮,却始终游走于荣辱得失间,淡然处世。颇受后世推崇。
孙叔敖原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三个月后做了令尹(宰相)。他善于教化引导人民,因而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有位孤丘老人很关心孙叔敖,特意登门拜访,问他:“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孙叔敖回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来怨恨。”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心胸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普遍。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孤丘老人感到很满意,于是走了。
孙叔敖按照自己说的做了,避免了不少麻烦,但也并非是一帆风顺,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被复职。有个叫肩吾的隐士对此很不理解,就登门拜访孙叔敖,问他:“你三次担任令尹,也没有感到荣耀;你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开始对此感到疑惑,现在看你的气色又是如此平和,你的心里到底是怎样的呢?”孙叔敖回答说:“我哪里是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啊?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却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才没有觉得荣耀或忧愁。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的追求是随顺自然,悠闲自得,哪里有工夫顾得上什么人间的贵贱呢?”肩吾对他的话很钦佩。
庄子十分推崇真人、至人。古人认为真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外物不能使他意志动摇,美女不能使他淫乱,强盗不能劫持他,就是伏羲、黄帝也不配和他交游。死和生对于人是极大的事情了,可都不能改变他的操守,何况是官职爵位呢?像他这样的人,精神穿越大山无阻碍,潜入深渊也不会被水沾湿,处于卑微地位不会感到狼狈不堪。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他越是给予别人,自己越是感到富有。
宠辱不挂心,成败得失都从容以待,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是要做到又谈何容易呢?
其实,人生境界的高低不在于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一种心态,我们常常是宠辱皆惊,得失成败都看得很重,其实并不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真人从容淡泊的境界,只是我们习惯于把尘世间的荣辱成败看得太重而已。所以,做人若能放下自我,放宽眼界,胸怀够宽广,自然能够承载很多得意与失意,那么就靠近了圣人们所描述的境界。
曲到好处方为上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弯曲便会周全,反过来弯曲便会伸直;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其实有时候,直来直去未必达到好效果,曲线反而才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老子寥寥数语便将为人处世与自利利人之道点出。
为人处世,必须善于“曲线以达目的”,只此一转,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以言谈为例,善于言辞之人,讲话婉转而圆满,既可达到目的,又能彼此无事。不过善用曲线,也必须坚持直道而行的原则,不然会沦为奸猾。“枉则直”,歪的东西把它矫正过来,即为枉,直是人为的。矫枉过正,一件东西太弯了,稍加纠正一下即可,如果矫正太过,又弯到另一边去了。古语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曲直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实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正所谓曲到好处方为上,比如提意见,善于运用迂回巧妙的方法,往往更有效。
春秋时期,鲁国人宓子贱曾在鲁国朝廷做官。一次,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亶父的地方。他受命时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夙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假如鲁君偏信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
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他风尘仆仆地来到亶父,该地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拜见,宓子贱叫两个副官拿记事簿把参拜官员的名字登记下来,这两人遵命而行。当两个副官提笔书写来者姓名的时候,宓子贱却在一旁不断地用手去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儿,使两人写的字一塌糊涂,不成样子。等前来贺拜的人已经云集殿堂,宓子贱突然举起副官写得乱糟糟的名册,当众把他们狠狠地鄙薄、训斥了一顿。宓子贱故意滋事的做法使满堂官员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两个副官受了冤屈、侮辱,心里非常恼怒。事后,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宓子贱不仅没有挽留他们,而且火上浇油地说:“你们写不好字还不算大事,这次你们回去,一路上可要当心,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不成体统,那就会出更大的乱子!”
两个副官回去以后,满腹怨恨地向鲁君汇报了宓子贱在亶父的所为。他们以为鲁君听了这些话会向宓子贱发难,从而可以解一解自己心头的积怨,然而这两人没有料想到鲁君竟然负疚地叹息道:“这件事既不是你们的错,也不能怪罪宓子贱,他是故意做给我看的。过去他在朝廷为官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可是我左右的近臣往往设置人为的障碍,以阻挠其政治主张的实现。你们在亶父写字时,宓子贱有意掣肘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隐喻。他在提醒我今后执政时要警惕那些专权乱谏的臣属,不要因轻信他们而把国家的大事办糟了。若不是你们及时回来禀报,恐怕今后我还会犯更多类似的错误。”鲁君说罢,立即派亲信去亶父。这个钦差大臣见了宓子贱以后,说道:“鲁君让我转告你,从今以后,亶父再不归他管辖。这里全权交给你。凡是有益于亶父发展的事,你可以自主决断。你每隔五年向鲁君通报一次就行了。”宓子贱在鲁君的开明许诺下,排除了强权干扰,在亶父实践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政治抱负。
宓子贱没有直言进谏,而是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意识到了奸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可谓用心良苦。
人生最伟大的作为,不必要求成功在我,无论道德修为,或是事业功名,都遵循“功成,名就,身退”的天之道,一切付之全归,就是“曲则全”的大道,即人生的最高艺术。“诚”字还表明绝对不能把“曲则全”当做手段,要把它当做道德,要真正诚诚恳恳地去做。若一味将“曲则全”作为权术手段,到头来将一事无成,两手空空。
人与人的距离有时候很远,有时候又很近。很多时候,我们推崇的似乎是直谏之人,说话直来直去,似乎尤显真诚。但是,人们之间往往因为太真诚了,彼此偶然不顾及情面,便会使得本来关系密切的朋友分道扬镳,而要是碰到跟上级打交道,轻则丢掉饭碗,重的话还有可能因此而将脑袋丢掉。要是这样的话,那不是太不值得了。世界上最短的距离,不是直线的距离而是曲线的距离,因为它以一种婉转美妙,让人能欣然接受的方式,将隔着一堵墙的两个点连接了起来。
灵活应变,游刃有余
尧舜传位,很值得品评,人们常认为尧子丹朱不肖,尧发明围棋来训练其子思维的缜密,结果一无所获,于是遂放弃了传位于子的念头,将自己的位子传给了舜。后来历史学家认为帝尧真是高明,他传位于舜,是政治上最高尚的道德,同时也是保全自己后代子孙的最高办法。后人甚至有此推测:当时由丹朱即位做了皇帝的话,也许会作威作福,反而变得非常坏、非常残暴,那么尧的后代子孙,也可能危险了。他把天下传给了舜,反而保全了他的后代,这也是隐含在老子所说的“曲则全”中的又一个道理,那就是应变、变通。
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做事历来比较讲究方法。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看看齐桓公小白做事的方法。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反叛,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一个月后,公孙无知被大臣设计刺死。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齐国的大臣派人迎接流亡鲁国的公子纠回国继位,鲁庄公亲自率兵护送。效忠公子纠的管仲预计: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也可能回齐国争位,为了防止公子小白回到齐国继位,管仲亲自率三十乘兵车去拦截公子小白。在过即墨三十余里的地方,管仲所带的一队人马与公子小白相遇。争斗中,管仲弯弓搭箭,向公子小白射箭,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扑倒在车上。此时,管仲才拨转马头,带一行人优哉游哉地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殊不知,当他们到达齐国的边界时,公子小白已抢先一步即了王位,成了齐国国君齐桓公。管仲和公子纠大为惊惑。原来,管仲的那一箭并没有射中小白,而是射到小白的带钩上,小白趁势咬破舌尖,喷血倒下装死,蒙骗了管仲。然后,公子小白抄近道急奔回国,经谋士鲍叔牙说服了齐国众大臣,登上了王位。
小白这种佯装的办法,竟让他成了万圣之尊的齐桓公,不能不让人赞叹他临机应变的能力。若非是有这番机智胆识,想必他后来也无法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了。
人活一世,生存环境不断变迁,各种事情接踵而来,墨守成规、只认死理是无论如何都行不通的。讲究变通与应变,并不是要我们奴颜婢膝,而是要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变通,要想办法保全自己,要在关键时刻能灵机一动,这是一种本事。
相对于齐桓公这些大人物,在小人中把随机应变、机灵办事应用得最活络的要数大太监李莲英了。他的得宠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的机智在于借题应变,将错就错。这种圆场技术不仅需要智慧,也是与脑子机灵、嘴巴活络分不开的。慈禧常夸“小李子”会办事,看来也非虚言。
生活中,过于耿直的人有时候不能接受变通,那是因为他忽略了人性。事实上很多时候,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并不是完全理智的。在古代掌握有生杀大权的帝王,更是如此。即使是忠言,但是逆耳,大家就是不爱听,皇帝一冲动,人头落地,实在是不值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讲究策略就很必要了。
变通在古今一样都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时候剑拔弩张对大家都不利。不如在做事情上讲点技巧,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好事。这并不是什么圆滑。如果一个人个性耿直不愿意变通,那么多少应该讲点技巧,做个简单的换位思考,就会发现自己所坚持的,其实多么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