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C语言是一种编程灵活、特色鲜明的程序设计语言,是高等院校首选的计算机语言基础课程,学好这门编程语言可以为后续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C语言除了学习必要的基本语法、算法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习者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提高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并具备调试程序的能力。编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配合教学过程,使基于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在根本上促进学生有更大进步,特编写本书,以指导学生的上机操作。
本书由10个实验组成。每个实验都提供了精心选择的范例,通过分析问题、讲解编程思路、解析常用算法和完整源程序示例,使读者逐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全过程。
读者在实验前后应该完成以下四个部分的任务:
1.明确实验目的
上机实验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或者验证自己所编写的程序的正确与否。程序设计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是:
1)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尤其是一些语法规定。通过实验来掌握语法规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熟悉所用的操作系统。
3)学会上机调试程序。通过反复编写程序、调试程序掌握根据出错信息修改程序的方法。
4)通过调试完善程序。
2.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包括C编译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复习和掌握与本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
3)准备好上机所需的程序。
4)对程序中出现的问题应事先估计,对程序中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应先标记好,以便上机时注意这些问题并调试运行。
5)准备好调试程序和运行程序所需的数据。
3.确定实验的步骤
上机实验应该力求独立完成实验。上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除了系统的问题以外,不要轻易举手问老师。尤其对“出错信息”,应善于分析判断,找出出错的行,然后检查该行或其上一行。
4.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源程序代码。
4)运行结果。
5)对运行结果的分析,以及本次调试程序所取得的经验。
本书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学院计算中心黄容、赵毅、潘勇编著。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本校的陈强、王明衍、胡建鹏和方志军等对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审定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2016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成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的不足之处,恳请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