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什么是职业
一、职业和职位的概念及其分类
1.职业、职位的概念
(1)什么是职业?简言之,就是人们长期从事的工作。更确切地讲,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长期从事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分门别类的社会劳动。从职业的定义可看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表明并不是任何工作都能称为职业,某项工作只有变得足够丰富、足够重要,以至能够吸引劳动者长期稳定地投入其中,才能称为职业;二是职业的经济性,即人们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取得一定的报酬,以维护本人和家庭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表明了职业种类的多样性,社会是由各种各样、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种职业组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四是表明职业是一种社会劳动,需要人们付出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如果不付出一定的劳动,职业也就不称其为职业。
(2)职位的概念。职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组织中所处的法律地位和工作职务,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体,是履行领导职权和责任的基础。从职位的概念可看出,它包括如下几层含义:一是,职位就是工作岗位,是因为工作需要而设立的;二是表明,职位是责任、权力、利益三者的有机统一体,这是职位的本质内容,既没有无责任的职位,也没有无利益的职位;三是表明,职位有高低之分,从社会需要角度来看,职业无层次之分、贵贱之别,但职位则有高低之分,如“中专教师”这一职业,按职位的高低划分为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和教员。
2.职业分类与社会职业的构成
对于职业类院校学生而言,要作出正确的择业决策,必须了解职业的种类及其分类依据,以及不同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不同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1)职业的具体分类。
(A)据所花时间多少和常规性与否,社会职业分为第一职业和第二职业。所谓第一职业,又称之为首要或主要职业,它是劳动者必须无条件按质按量按具体规定首先完成的工作;所谓第二职业,也可称之为辅助职业或次要职业,是劳动者在完成第一职业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所从事的非常规性、季节性的工作。
(B)依据对专门知识及技术所需要的程度,社会职业分专门职业和非专门职业。所谓专门职业,是指这种职业需要较多较广较深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从事电视机修理,这一职业必然要求从业者掌握电视机的制造原理、零部件的用途和功能,修理的技巧等。所谓非专门性职业,又可称之为一般性职业,它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程度较低,或者说它不需要较多广较深的专业知识,这种职业,绝大多数人均能胜任。例如,擦皮鞋这种职业,对劳动者的知识多少、文化程度高低等无专门的规定和要求。
(C)依据就业者主要付出的劳动的性质来分类,社会职业分为体力劳动职业和脑力劳动职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属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一种劳动都需要劳动者既付出一定的体力,又要付出一部分的脑力。世界上既没有纯粹的脑力劳动职业,也没有纯粹的体力劳动职业。因此,所谓体力劳动职业是指以付出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脑力劳动职业是指以付出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
(D)据经费来源分类,职业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比如各级政府机关、党群组织、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广播、电视、通信、体育部门等属于事业单位。因为这些部门从事的是非生产性活动,在它们业务活动中不会创造出可供人们消费的物质财富,也不会向社会提供生产性劳动。经费来源主要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银行借贷的是企业单位,比如,商业、工业、铁路等单位,就属于企业单位。它们主要从事生产性活动,可为人们提供消费的物质财富。
(E)依照职业横向分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和代码》中,将社会职业分成8个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其中8大类是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工作人员;服务性工作人员;农、林、牧、渔业劳动者;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F)从行业上划分,职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第三产业是指商业、服务业、旅游业、信息业等行业。
(G)从工作特点上划分,社会职业可分为实务、社会服务、文教、科研、艺术及创造、计算及数学、自然界、户外、管理、一般服务性职业等十多种类型的职业。实务性职业主要指工作任务很实际的职业,包括使用机器、工具和其他种类设备的工种,也包括使用各种书写仪器的职业,如打字员等。社会服务性职业主要指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或问题的职业,如医疗卫生保健、民事调解、婚姻介绍、心理咨询、职业介绍等。文教性职业主要是指使用文字或其他媒介,把信息和知识传授给别人的职业,如教师、记者、图书、档案工作人员等。科学研究性质的职业是指从事科学研究实验方面的职业,如技术人员、化验员、药剂师等。艺术及创造性职业,是指用语言、动作、音响、色彩等来创造艺术作品的职业,如摄影师、作家、画家、音乐家、设计师、舞蹈家等。计算及数学性的职业,是指钱财管理、资料统计、分类等,如银行职员、会计、统计员等。自然界性职业是指户外料理牲畜、植物的职业,如农、林、牧、渔业等。户外性职业是指大部分工作时间在户外,且有一定艰苦性的职业,如交通警察、铁路施工、地质、勘测及其他野外作业人员等。一般服务性职业是指向别人提供所需各项服务的职业。如招待员、导游员等。管理性职业是凭说服力和影响力进行工作的职业,包括管理、指派他人做事,运用说服力和影响力达到目的,如国家公务员、厂长、经理、律师、政工人员等。
(2)职业的宏观分类。
职业的宏观分类,即指社会职业构成,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各类专业技术职业。其中有:a.社会科学研究职业;b.自然科学研究职业;c.工程技术职业;d.轻工、纺织和农林技术职业;e.科学技术管理和辅助工作职业;f.飞机和船舶技术职业;g.卫生技术职业;h.经济业务职业;i.文艺和体育职业;j.文化教育职业;k.宗教职业。
(B)产业、制造业工人职业。它包括:a.采掘、冶金工人职业;b.化工、橡胶、塑料、油漆工人职业;c.纺织、皮革、裁剪、缝纫工人职业;d.造纸、制纸品、印刷工人职业;e.木材、原料加工职业;f.食品、饮料、制烟工人职业;g.机械、电器、电子、电力工人职业;h.玻璃、陶瓷工人职业;i.建筑、装卸、运输工人职业;j.综合技术工人职业;k.其他生产工人职业。
(C)农、林、牧、渔商业及服务人员职业。它包括:a.农林牧渔民职业;b.商业工作人员职业;c.服务性职业工作人员。
(D)国家公职人员职业。它包括:a.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职业;b.公务人员职业;c.法律工作人员职业。
3.职位分类与职位系统
(1)职位分类:①科学研究职位。可划分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职位。②工程技术职业。可划分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职位。③农艺技术职位。可分为高级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人员职位。④兽医技术职位。可分为高级、中级、助理兽医和兽医技术人员职位。⑤卫生技术职业。可分为: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医师和医生职位。⑥护理卫生技术职业。可分为主任、副主任、主管、护师和护士职位。⑦经济业务职业。可划分为高级、中级、助理经济师和助理经济员职位。⑧会计职位可分为高级、中级、助理会计师和会计职位。⑨统计职业。可分为高级、中级、助理统计师和助理统计员职位。⑩高校教师职业。可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与普通教师职位。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业。可分为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职位。中学教师职业。可分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二级、三级教师职位。政工人员职业。可分为高级政工师、政工师、助理政工师、政工人员等。
(2)我国政府机构和职位划分。机构职位主要通过不同的级别来实现,我国政府机构的级别表现主要有以下六个层次:
①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设总理1人,领导国务院工作;设副总理若干人,协助总理工作;设国务委员若干人,协助总理工作,受总理委托,负责某些方面或专项工作。
②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国务院各部设部长1人,副部长若干人。各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省长(或市长、主席)1人,副省长(或副市长、副主席)若干人。
③直属局级(相当于副部级)。这里的直属局指国务院下辖的直属机构,如国家统计局、海洋局等。这些直属机构在级别上,稍低于各部、委员会,高于各部、委的下设司局,相当于副部级,各局设局长1人。
④司、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厅、局)级。国务院各部、各委下设司、厅、局或委员会设司长(厅长、局长、主任)一人,副司长(副厅长、副局长、副主任)若干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各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由各级政府首长提名,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任命。
⑤处(县)级。省、自治区所属县(市)和市辖区的人民政府设县(市、区)长一名,副县长、副市长、副区长若干人。其级别分别相当于处级、副处级。
⑥科(县的局)级。县、市、直辖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一般称局、委、科、办,各部门的负责人分别称局长、主任。在局、委、办内部,一般设有股或科。
另外,我国县以下还设有基层行政区域单一乡镇,乡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行政建制。镇是非农业人口占相当比例的小城市型的基层行政建制,分设乡长1人,副乡长若干人;镇设镇长1人,副镇长若干人,其级别相当于县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局、科级。
二、职业的发展与职业类院校学生的关系
1.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产品的运用,新工艺的推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综合与协调发展,社会职业的发展变迁也出现了不断加快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分工的发展在加速,使社会职业的种类大量增加,新兴行业不断涌现。
当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以后,才出现了最初的职业划分。产生一种新职业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职业的发展十分缓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了第二次分工,职业种类才逐渐增加。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工具的大量运用和改进,以及生产过程的高度社会化,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职业体系。新职业种类的产生显得十分频繁。新的行业,如宇航工业、微电子工业、机器人工业等不断涌现,远远地超过了人们常说的“三百六十行”。据有关资料介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职业的种类已超过42000种。目前则更多。
(2)经济发展的加快,使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速度愈来愈快。
经济领域是集中职业种类和职位数量最多的社会生活领域。经济活动对职业的变迁、发展有着十分直接而又特别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里,由于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因而社会职业结构很简单,变迁也十分缓慢。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重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当代社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经济增长和发展放到优先的位置,从而促使产业结构变迁的速度加快。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职业结构或行业变迁更是十分惊人,如电子行业从产生、发展到成为一个主要行业,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3)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第三产业的职位数大幅度增加。
所谓第三产业是指所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称。包括公用事业、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和服务性行业等。现代社会职业或职位的变化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来看,农业与工业部门就业人数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农业与工业以外的就业人数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大,是现代社会不同制度的国家发展的共同趋势。据资料介绍,美国从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1950年分别为11%、34.5%、55%;1960年分别为8.3%、31.7%、60%;1970年分别为4.3%、29.9%、65.8%;1978年分别为3.5%、27.6%、68.9%。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已超过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总和。我国与之相比,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所占比重显然要小得多,但增长的幅度非常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6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只占16.8%,1995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上升到24.8%。大大高于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的幅度。我国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容纳新增就业人员最多的部门。
(4)脑力劳动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从历史上看,脑力劳动者远比体力劳动者少。随着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者逐渐多了起来。进入20世纪后,脑力劳动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的趋势,就更明显了。据资料介绍,1960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占就业总数的43.3%,1997年上升为50.1%。脑力劳动职位的比重不断增大,在我国也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天津日报》1992年2月7日登载的一条消息说,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天津市脑力劳动者共有1031111人,占在业人口的20.64%,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了3.76个百分点,即由每六个在业人口中有一个脑力劳动者,上升为每五个中有一个。
(5)职业或职位的流动性增大。
职业流动包括社会职业流动和个人职业流动。社会职业流动即职业结构的变动。个人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从一个工作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岗位的过程。从历史上看,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职业或职位种类少,可供选择的职业或职位不多,因而职业或职位相对稳定。而现代社会职业或职位的流动性逐渐增大。其原因:一是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旧的职业或职位不断地消失,新的职业或职位不断地产生。如马里兰大学教授、《就业机会的创造与消失》一书的作者之一约翰·霍尔蒂旺格估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创造了40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也使大约3000万个就业机会归于消失。二是新技术的运用,新工艺的推广,同一职业或职位对就业者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迫使就业者不断地参加培训,以提高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或放弃已有的却不能胜任的职位。据资料介绍,现在很多就业者,一般在一个岗位很少超过5年,随后不是去进修,就是找其他仍需要他们的专业知识的职位,很少像传统产业工人那样长期固定一个工厂或一个岗位,甚至退休后由子女接替其工作。三是就业者个人或因人际关系紧张,或因劳动内容不适合、劳动强度大,或因经济收入少、福利待遇低、社会声望不高等原因而放弃已有的就业岗位,主动提出职业流动。因此,职业结构的变化,新旧职业此消彼长,职业或职位随社会发展而对就业者的要求发生变化,以及就业者个人的种种原因,使职业或职位的流动大大增加。
(6)同一职业或职位对就业者的要求也不时发生变化。
人们在就业岗位上,或因新技术的运用、新工艺的推广,或因设备更新,或因其任务、职责有一定变故,同一职业或职位对就业者的要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建筑设计师职位,不但要求能用传统的方法手工绘图,还必须要求用电脑设计;高级文秘人员不但要求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要求懂外语,会做公关工作等。
(7)新出现的职业或职位对就业者的要求以“知识型”为主。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在应用中产生的就业职位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如这几年来,北美新创造的就业机会40%以上都是软件、计算机、电信、医疗保健和医学等行业。这就要求就业者必须是“知识型”劳动者。所谓知识型劳动者,是指掌握一定科技、专业知识,又能实际动手操作的劳动者。他们受过相当程度的正规教育或同等教育,拥有一定理论知识、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不仅会动手,而且会动脑,是体力、脑力集合的劳动者。在当代社会中,真正的而且数量越来越多的失业者是只有或者低于中学学历者。无论在工厂,还是在办公室,用人单位比以往更注重知识层次较高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末,发达国家从事知识型工作的人占了劳动力总数的33.3%,并且超过工人成为最大的工作群体。美国劳工统计局经济学家克里斯蒂那·谢利估计,在未来社会中,在技术领域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增加75%。我们国家的一些职业或职位对就业者的要求也不例外,特别是通才式、复合型的“知识型”人才更是备受青睐。
2.现代职业的发展对职业类院校学生择业的影响
现代社会职业的迅速发展,无疑对职业类院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职业类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和进行就业准备时,要充分考虑职业发展的趋势。
(1)现代职业种类的大量出现和对就业者要求多以“知识型”为主,扩大了大中专毕业生择业范围,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职业的分化,职业种类也日益增多。因此,职业类院校毕业生择业时,一方面要放宽眼界,无须拘泥于以往传统的职业种类的狭小范围就业;另一方面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面对复杂而种类繁多的职业和职位,在择业时,既要考虑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又要考虑自己的学历层次和实际能力。要对自己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对自己适合于哪种职业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味盲目追求那些环境舒适,收入丰厚“高人一等”的所谓“热门职业”,以至于失去某些本可得到的就业机会。
(2)职业的流动性,要求职业类院校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从一而终”。
根据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的实际,就业岗位的设定不可能像计划经济体制那样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而是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时对有关岗位进行调整。这决定了就业者不太可能“一次就业就定终身”。因此,在择业时,要及时转变观念,不能期望值过高。在现代社会,实际上职业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属初次就业,不是所有人初次就业就可定终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和再就业是一种普通现象,即使初次就业不理想,以后还可能有第二次,乃至多次择业、就业机会。因此,职业类院校毕业生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初次就业。
(3)同一职业或职位对就业者的要求不时发生变化,要求职业类院校毕业生必须练好“内功”。
过去一些传统的职业或职位只注重学历文凭,择业者的知识结构也很单一。当今社会则不同了,同一职业或职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对择业者的要求有显著的提高。职业类院校双证制度的改革就是一例。双证是指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了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质量的标志。对职业类院校学生来说,仅有学历文凭还不具备就业的资格,还必须要有职业资格证书。因此,毕业生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外,还必须获得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练好“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