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产业突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中国产业供应链调查报告

第一章 供应链运作现状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供应链信息化

第四章 资金需求和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和前景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2012年,平安银行组织有关研究单位、新闻单位,对产业供应链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规模较大的调研。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国内地、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法人资格的大中小型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调查采用了预约被访者网上或线下填写问卷和进行面访两种形式,收回问卷821份,其中有效问卷717份(完成全部题量75%以上的视为有效问卷),对30余家企业进行了深度面访。

完成问卷调查的821家企业,涉及机械(14%)、电子(14%)、化工(14%)、医药(13%)、零售(12%)、煤炭(5%)、钢铁(5%)、汽车(5%)及其他(18%,包括房地产/建材、金融、物流、广告等)等多个行业。这些企业主要位于华东(41.4%)、华北(26.4%)及华南地区(13.2%),在其他区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受访的企业分别位于供应链中不同的环节,有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有处于中游的制造企业,也有处于供应链下游的零售商和分销商。企业的规模既有大的核心企业,也有依附于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受访企业的登记类型有民营私营企业(48%)、股份合作企业或联营企业(24%)、外商及我国港澳台投资企业(14%)、国有企业(10%)、集体企业(3%)及其他(1%)。

就受访企业规模来看,公司资产总额在5亿元或以上的大型企业占比27%;同时公司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到22%。企业员工人数在1000人及以上的企业占比28%;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28%;其余企业(44%)的人数规模在100~1000人之间。

深度面访的目的在于更深入洞察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状况,验证和纠偏问卷量化分析的结论。深度面访的企业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零售等行业,包括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的30多家企业。部分面访企业位居行业百强,已在海内外上市,具有成熟的产品市场和供应链管理实践。面访过程中,一些企业的共性特征和需求明显,如多数面访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为主要配送方式,仅保留少量的自有物流,以控制运输时间和产品原料安全,随时应对供应链中的突发情况,增强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多数企业希望能及时获取与自身生产经营相关的上下游及外围增值信息,希望有一个共享网络平台链接上下游及各相关方,及时归集产品种类、数量、价格、进销存、物流在途、客户账期等数据,对此进行快速加工和分析,形成有效输出,提升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与此同时,通过与企业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和接触,了解到各行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差异,如制造型电子企业多以零库存为主,辅以少量安全库存,由此减轻资金压力及提升流动性;而成品库存较多是化工行业的特点,更多企业愿意选择专业外包库存以达到安全保存的目的;大部分零售终端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高,与供应商分享订单、库存与销售数据;医药行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与下游客户有较多的数据对接;终端零售企业资金压力小体现在先销后结,延长账期转嫁资金压力给供应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