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退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八个时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一、礼仪的萌芽时期(前5万年—前1万年)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而他们在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二、礼仪的草创时期(前1万年—前21世纪)
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时期,不仅制作了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的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生活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
三、礼仪的形成时期(前21世纪—前770年)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的夏代,中国开始从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在此期间,尊神活动升温。
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是神,由此,风有风神,河有河神……因此,他们敬畏“天神”,祭祀“天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禮礼仪包含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若干准则,同时,它也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礼的繁体字“”,其左边代表神,右边是向神进贡的祭物。因此,汉代学者许慎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解字》)
四、礼仪发展和变革时期(前770—前221,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承继西周的东周王朝已无力全面恪守传统礼制,出现了所谓“礼坏乐崩”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此期间,相继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
孔子(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历史文化的整理和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前述《周礼》和孔门后学编的《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孟子(约前372—前289)是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王道”“仁政”的学说和民贵君轻说,主张“以德服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他主张“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等。
荀子(约前298—前238)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他说:“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荀子还提出,不仅要有礼治,还要有法治。只有尊崇礼制,法制完备,国家才能安宁。荀子重视客观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倡导学而至善。
【阅读资料1-2】
孟子休妻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亚圣”。
孟子一生的成就,与他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是一位集慈爱、严格、智慧于一身的伟大母亲,流传于世的“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故事,便反映了她对幼年孟子的教育。孟子成年娶妻后,孟母仍不断利用处理家庭生活的琐事等去启发、教育他,帮助他从各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格。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在房间里休息,因为是独自一人,便无所顾忌地将两腿叉开坐着。这时孟子推门进来,看见妻子这样坐着,十分生气。原来,古人称这种双腿向前叉开坐为箕踞,箕踞向人是非常不礼貌的。孟子一声不吭地走出去,看到孟母,便对她说:“我要将妻子休回娘家去。”孟母问他:“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她既不懂礼貌,又没有仪态。”孟母又问:“因为什么而认为她没有礼貌呢?”“她双腿叉开坐着,箕踞向人,”孟子回道,“所以要休她。”“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孟母问。孟子便把刚才的一幕说给孟母听,孟母听完后说:“那么没有礼貌的人应该是你,而不是你的妻子。难道你忘了《礼记》上是怎么教人的?进屋前,要先问一下里面是谁;上厅堂时,要高声说话;为避免看见别人的隐私,进房后,眼睛应向下看。你想想,卧室是休息的地方,你不出声、不低头就闯了进去,已经失礼了,怎么能责备别人没礼貌呢?没有礼貌的人是你自己呀!”一席话说得孟子心服口服,再也没提什么休妻子回娘家的话了。
五、礼仪的强化时期(前221—1796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等。秦朝制定的集权制度,成为后来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的基础。
西汉初期,叔孙通协助汉高祖刘邦制定了朝礼之仪,突出发展了礼的仪式和礼节。而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前179—前104),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天人感应”之说(《汉书·董仲舒传》)。他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礼教成为定制。
西汉中期,孔门后学编撰的《礼记》问世。《礼记》共计49篇,包罗宏富。其中,有讲述古代风俗的《曲礼》(第1篇);有谈论古代饮食居住进化概况的《礼运》(第9篇);有记录家庭礼仪的《内则》(第12篇);有记载服饰制度的《玉藻》(第13篇);有论述师生关系的《学记》(第18篇);还有教导人们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第42篇)等。总之,《礼记》堪称集上古礼仪之大全,上承奴隶社会,下启封建社会的礼仪汇集,是封建时代礼仪的主要源泉。
盛唐时期,《礼记》由“记”上升为“经”,成为“礼经”三书之一(另外两本为《周礼》和《仪礼》)。
宋代时期,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容道学、佛学思想的理学,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其主要代表。二程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二程遗书》卷五)“礼即是理也”(《二程遗书》卷二十五)。朱熹进一步指出:“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为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间。”(《朱子文集·癸末垂拱奏礼·二》)朱熹的论述使二程的“天理”说更加严密、精致。
家庭礼仪研究硕果累累,是宋代礼仪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在大量家庭礼仪著作中,以主撰《资治通鉴》而名垂青史的北宋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年)的《涑水家仪》和以《四书集注》名扬天下的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年)的《朱子家礼》最著名。
明代时,交友之礼更加完善,而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
六、礼仪的衰落时期(1796—1911年)
清朝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但却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显得虚浮、烦琐。例如,清代的品官相见礼,当品级低者向品级高者行拜礼时,轻则一跪三叩,重则三跪九叩(《大清会典》)。清代后期,清王朝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古代礼仪盛极而衰。而伴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礼仪传入中国,北洋新军时期的陆军便采用西方军队的举手礼等,以代替不合时宜的打千礼。
七、现代礼仪时期(1912—1949年)
1911年末,清王朝土崩瓦解,当时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1866—1925年)火速回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和战友们破旧立新,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普及教育,废除祭孔读经;改易陋俗,剪辫子、禁裹足等,从而正式拉开现代礼仪的帷幕。
民国期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握手礼开始流行于上层社会,后逐渐普及民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解放区,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及移风易俗,进而谱写了现代礼仪的新篇章。
八、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礼仪制度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礼仪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礼仪革新阶段(1949—1978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当代礼仪发展史上的革新阶段。此间,摒弃了昔日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确定了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而尊老爱幼、讲究信义、以诚待人、先人后己、礼尚往来等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则得到继承和发扬。
2.礼仪复兴阶段(1978年至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邓小平同志在一系列文章、讲话中指出,在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始终应把精神文明放在一个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新的全面复兴时期。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爱卫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随后,“五讲四美”活动和“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活动相结合,在华夏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83年3月11日,中共中央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之后,各省、市、自治区也都分别成立了相应机构,通过在全国范围开展此类活动,许多中国人开始重新树立正确的礼仪文化观念。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思想,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号召全国人民“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新时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前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新发展、新标杆,它“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水准;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认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日益深入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时发表讲话,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叛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简要概括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与精神风貌,明确了当代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2014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多会议和场合,都深刻论述了包括中国优秀礼仪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影响等,为传承、弘扬、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小结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八个时期。礼仪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注重礼仪,就是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
思考题
1.简要说明我国礼仪发展所经历的几个时期。
2.简要说明当代礼仪时期,礼仪复兴阶段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