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古都北京名字的奥秘
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一座城市的名字更改往往牵连着许多故事,它通常表示这座城市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变化。北京城在历史上的各种名字加起来大约有六十多个,可能是世界上名字最多的城市。那么,“北京”这个名字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最终确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北京的名字为何多变化
世界上很难再找到一个城市像北京这样,数千年来名字不断地改变。其实,北京名字不断变化主要是政治因素。
北京城名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北京地区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成为燕国的都城,所以改称燕京。就这样,北京城一直在改朝换代中不断地更改名字,名称先后有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等等。
直到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并将元朝都城大都改名为“北平府”。这样北平就成了明朝君民对北京的称呼,当然,这里面也透露出明朝对北方边境安宁的期望。
后来朱棣从他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政权,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北京是朱棣的龙飞之地,朱棣即位七年后长期住在北京,让太子留在南京监国。迁都北京最初的目的是巩固皇位,防止朝内反对派再起。朱棣即位之初天下不稳,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要巩固根据地,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另外,朱棣迁都北京也有心理因素。他的王位是从他侄子那里抢来的,朱允炆是朱元璋确立的合法继承人。南京是朱元璋和朱允炆做皇帝的地方,所以南京给朱棣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朱棣也不愿意死后葬在朱元璋身边。
紫禁城全景
之后,北平府更名顺天府后又升格为京师,即北京。这是“北京”这个名字第一次在北京城的历史上出现。后来,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北京与北平都是交替被用来称呼北京城的。
这就是北京在历史上大体的名称变迁,其实北京城的名字远远不止这些,如北京还有春明、京门、京华等称谓。
北京为何数次被改名为“北平”
历史上,北京多次被改名为“北平”,这源于它政治地位的改变。自古以来,中国都城一般多叫“京”。因为“京”的原意是“大”与“高”的意思。同时,“京”还是一个计数单位。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京是最大的计数单位。古代皇帝为了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往往将都城所在地取名为“京”。历史上,除了北京、南京之外,还有东京、西京、中京等众多带“京”的国都名。
“北京”最早指的也不是今天的北京,晋代江南人称洛阳为北京;南朝时曾称江苏镇江为北京;唐和五代时称山西太原为北京;北宋时以河北大名府为北京;直到明成祖朱棣时的北京才是今天的北京。
由于“京”历来都是都城的专称,所以北京的名字随着历史的变迁,多次被改为“北平”。
“北平”此名最早源于战国时燕国置右北平郡。唐朝时,北平郡改称平州,公元714年至公元743年,北京为幽州治所(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管辖大约今京津两市。这是“北平”之名第一次消失。
北京的标志——天安门
明朝建立后,北京第二次称“北平”,“北平”再次出现。朱棣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再度消失。
孙中山北伐,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第三次改称“北平”。这次改名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的。
国民政府驻南京后,陈立夫在南京创办《京报》。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十分畅销,销量比“《中央日报》”还大。一天,陈立夫突然想到首都既然定在南京,北京的名字就应该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势力在那里再次兴起。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将北京更名为“北平”。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将被占领的北平改称北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仍称北京为“北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北平”从此消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