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方法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为顺应社会的发展而学习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之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自加速新阶段”,被称为“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也正向我们呼啸而来。最近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从两次世界大战到美苏争霸,到两极格局终结,再到多极化加速发展,世界格局在深刻变动;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到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再到互联网的普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今非昔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前两次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瓦特的可以用作机器动力的蒸汽机发明,共用了7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出现到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共用了57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起,仅30年就经历了5代,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运转速度提高了30多万倍,而体积却缩小为原来的三万分之一。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如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的科技发明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

与此同时,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的图书数量近百年来增加了1000倍。近20年的时间里,图书给人们提供的信息相当于过去3000年各类读物所提供信息的总和。”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推算:“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进入80年代以来则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近20年来,单是世界上重大科技发明的数量,就以每4年翻番的速度递增。全世界每年登记发明创造的专利数超过40万件,平均每天1000多件,50年后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2倍,知识增长的速度犹如“爆炸”。

(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主导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的已不是农业经济时期的人口和土地,也不是工业经济时期的机器和原料,而是知识的应用与传播。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所有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存在。在所有创造财富的要素中,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跨国公司为先驱的生产全球化,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经济在此时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从1990年7月到1992年7月,“不景气经济”时间持续整整两年,在经济低迷的同时,国内失业率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加大。由于贸易逆差急速扩大,美国已由原来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在这次经济全球化中,高新科技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竞争异常激烈,美国科技领先的地位日益受到日本和欧盟的有力挑战。一方面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高科技产品的优势开始丧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88年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除化学加工和航天工程外,日本几乎在所有高科技领域都与美国不相上下或超过美国。”另一方面,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也明显不足。据统计,在美国专利中,美国国内发明者的数量在1970年高达70%,可到1989年已跌至约50%,其科技专利大国的地位受到了动摇。

面对严峻的挑战,美国政府在科技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力求重新获得科技领先的地位,并把美国科技发展推上促进经济增长的轨道,从而依靠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复苏。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美国政府继续采取了相应的科技政策和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大研发力度,促进商品化进程;②大力推进高新科技发展,拉动经济增长;③重视教育和基础研究;④加强军事科技的研究与开发。这些措施对美国科技力量的加强和经济由复苏到繁荣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蓬勃发展,使知识和智力成为经济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确保了美国在科技、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美国成为较为典型的由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的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三)科学研究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朝综合性方向发展

目前,传统科学技术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两种并存的发展趋势:在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的同时,学科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

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不但使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蓬勃发展,使知识和智力成为经济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使社会生产走上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轨道。新技术革命不仅呈现出资讯信息化、知识密集化、技术融合化、研究方法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而且还呈现出学科发展的群体性增强,横向关联性、交叉性增加,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日益增多。例如,没有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核能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同样,没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发展,就不会产生社会计量学、社会生物学、生态环境学等新兴的学科,世界学科的总量达到3000多门之多。美国科技学的专家普赖斯就此提出了“小科学”和“大科学”的概念,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属于小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现在的太空合作行动更是国际间的科研合作。又如,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就涉及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等。

二、学会学习的历史紧迫性

(一)“学会学习”是当代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

新学科的不断产生,知识的急剧增加,一方面加快了知识老化的速度,缩短了知识更新的周期;另一方面给当今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给以继承知识为主的现行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企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员人数第一次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1960—1978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由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如何解决知识增长与人的有限生命之间的矛盾?如何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过去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在校学习任务?回答只有一个: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组织撰写了一部具有跨世纪影响的书籍——《学会生存》,副标题是“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明确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且把终身学习提到了“学会生存”的高度,号召全世界向学习化社会迈进。书中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有一段精辟的名言:“鉴于可以预见到的速度,我们能推测出知识会越来越快地陈旧和过时。今天人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明天将可能成为错误的东西……大学生必须学会摆脱过时的概念。总之,他们必须学会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文章中指出:“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儿很快地和很准确地找到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在各级教育体系里,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现在人们估计有80%的时间来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那么这种比例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点是很清楚的。我甚至可以说,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

世界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曾发表过一个研究报告,题为“学无止境”。报告认为,当代的世界困境不是物质资源的有限性,而是人类本身的“差距”,即人类自身所造成的人与客观现实的裂痕。要消除这种“差距”只有学会学习。“学习是一种途径,这既是通向认识的途径,也是通向生活的途径。”学习对人的自身发展与潜能开发具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发展一种21世纪的新的学习观》的会议报告中指出:“要想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的体制应不同于现在的模式。……学校现在应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终身学习者的工具。”其下属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与“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也曾以《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为题在意大利的罗马举行过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该会议为“终身学习”规定了明确的定义;接着“国际教育委员会”再次向全世界发表了一份重要的研究报告——《学习:(人类的)内在宝库》,该报告尤其强调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强调培养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个性全面而充分发挥的重大意义。

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也指出:“世界正飞速地经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像以前字母、印刷和蒸汽动力的发明那样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因而,我们需要一场学习革命,与技术、知识和通信爆炸相适应。”书中同时引用美国学者查尔斯·汉迪的话说,现在需要“彻底地重新考虑我们的学习方法……教育需要被再发现,教育将不再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书中同时指出:“这是一场思想的革命,一场我们学会怎样学习、怎样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革命。”

综上所述,当今学习的问题已被人们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研究学习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无论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乃至于“学习的革命”,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学习的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扩大学习的范围,以便适应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学会学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民族复兴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次重大变革之中,传统的以资源优势为主的竞争已转变为智能和人才为主的竞争。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社会发展到今天,国家的综合实力已不再是取决于一国的自然资源,而是取决于国民的创造才智。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有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世界范围将发生一场知识战、智力战和人才大战——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在这场大战中将重新决定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地位和命运。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列强是通过战争来争夺资源优势和商品市场,而在新的“世界大战”中,将通过教育、科技来争夺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科技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很可能沦为列强在经济与技术上的“殖民地”——即成为世界发达工业国家原料的储存地和商品的倾销市场。

现在,发达国家通过高技术商品和资本的输出获得的利益和利润,远比它们过去通过武力获得的利益和利润更多、更高。从表面上看,资本是由富国流向穷国;实际上,大量的财富正在加速由穷国流向富国。研究资料表明,近30年来的世界资金是由穷国流向富国,平均每年净流出数百亿美元以上,这导致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加剧了世界的两级分化。因此,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智力竞争已经使学习的问题变成每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历史上曾是拥有100多项世界第一的科技大国,有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并且被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评价为:“造纸和印刷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学,火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战术,指南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航海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英中友谊协会会长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1995)主编的七卷本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证据,全面而又系统地阐明了四千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中国在古代和中世纪科技方面的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他认为: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的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的奇迹)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但从公元1400年(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便举步不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结束了这段伟大民族与世界贡献不相称的历史。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都有中国人的贡献——1964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后来又研制成功氢弹;我们拥有运算速度世界最快,达每秒亿亿次以上的天河计算机;空间技术方面,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测控技术、高能低温燃料火箭技术、地球静止卫星发射技术、载人空间交会自动对接技术等已居世界前列。现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时期。

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在2013年国庆前夕,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的命运,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能否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认为:“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创新能力全世界大约排在前十名,但是我们的创新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创新能力的排名,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任务仍很艰巨。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中国要想获得持续、稳定和高速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是学习,是发展教育、发展科学和技术。这就是我们必须“学会学习”的理由和动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学会学习”,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使之转化为国民的创造才智,才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三)“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创新型人才是关键。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认为,中国与创新先进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和学术群体;二是缺乏持续不断产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变革性技术成果的能力;三是缺乏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能力;四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五是缺乏学术传承和科教结合。中国科学界泰斗钱学森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发自肺腑地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国家把发展高校教育,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决策,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我国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率还十分有限,据有关专家测算大约不超过20%。目前支撑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多来自于国外的引进。而在美国,其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50%以上来自于高校。

我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强国相比,在教育观念、培养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和教育观念的落后,学校教育的内容多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和信息的积累,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启蒙和培养。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宰、教学片面重智育;考试偏重测试对于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技能,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等。这些都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与创新人才的涌现。为此,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高校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质量工程的背景下,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高潮。

教学改革本质上应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改革。当代社会生产已经进入到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工业生产已由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迅速向智能密集型转化,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更主要地依赖于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知识已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创造性地发现新知识,去认识新规律,去掌握新技术。据估算,现代工厂的先进技术设备每5年左右就要更新一次,大学毕业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3年后就将有一半过时,10年后仅有10%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也就是说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知识,90%以上要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更新的“加速度”,使“一日所学,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教育培养的“规格单一”的人才也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终身教育时代,怎样培养会“学”的人才,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认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珍妮特·沃斯和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也指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并且认为怎样学习是比学生学习什么更重要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学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学分制、选课制的实施;一些有关创新思维和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类课程的开设,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组织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科学的预见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面对这种形势,无论是科学技术人员,还是普通劳动者,不学会学习就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今天的教育改革在重“教”的同时,必须重“学”的改革,必须是“双边改革”。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我们必须学会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四)“学会学习”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美国学者哈钦斯1968年发表的《学习社会》一书。所谓学习化社会,“也许就是任何时候不只是提供时制的成人教育,而是以学习、成就、人格形成为目的而成功地实现着价值的转换,以便实现一切制度所追求的目标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使用了哈钦斯的概念,强调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指它的各方面),而且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并且对“学习化社会”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所谓学习化社会,“只要把它理解为一个教育和社会、政治及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这就是说,每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因此,从他自己的教育而言,它将基本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地位。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了”。

由此可见,学习化社会比较一般社会,除了在学习时间、空间、对象、目标上的突破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人们通过自主式的学习行为来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

另一方面,终身学习作为21世纪的人类生活方式,要求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主题。1996年4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强调培养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的重大意义。报告郑重提出,实践终身学习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不断地进行四种“学习”,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正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1)学会求知。学会求知的本质就是“学会学习”,就是学会掌握终身学习的工作。学会求知,关键在于“学习如何学习”。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想在现代社会竞争中取胜,仅仅抓住眼下时机,仅仅适应当前的社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握未来发展的时机。因此,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自我的终身学习和创造活动,我们的教育重点必须从“学会”走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性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建构一个21世纪的学习化社会。

(2)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要学会以首创精神能动地参与广泛而生动的发展过程。它强调了人的适应劳动世界变化的综合能力、社会行为的技能以及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学会做事是人们未来生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人要在社会中自觉地做事情,在谋事过程中不断提高做事的能力,培养做事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持久和忍耐力,适应困难的挑战力,适应约束的能力,适应社会变化、竞争能力等。还要不断地接受科学做事的教育,学会科学做事的方法,这样会减少做事过程中的失误。因而,我们的教育不仅培养人学会做,而且要会做。

(3)学会共处。学会共处就是自然人要具备与社会共同相处、共同生活的能力。学会共处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所有人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学会共处提倡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积极意义上的人类和平共处、社会和谐,最终实现“世界大同”的人类理想。当然它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

(4)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是学会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必需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个人社会价值观。学会做人倡导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成为完整之人。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保证。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与对历史进步的影响,与其说是其智慧与才能的作用,毋宁说首先是其道德与人格的力量。因此,学会做人关键就在于明确自己的定位,这是时代赋予的生存方式,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事实上,学会做人是建立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基础之上的基本进程,学习如何做人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它强调通过教育的改造和社会的合作,使教育对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强调人人学会学习,因为学习是人类的内在财富;强调人的多样性的个性,是人作为个体、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国家公民、生产者、发明者、创造者等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的完整实现。

21世纪实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综合当前各媒体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跨世纪的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即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文理结合,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具有优秀的全面素质的人才。所谓全面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素质,还有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即必须具有创造力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只有适应性强,有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的人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需要创新型人才。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学生不等于人才,知识也不等于本领。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分水岭。”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给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带来的深刻变化:只有单一专门知识的人,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缺乏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的人,将无法补充自己,可能导致“功能性文盲”;“学习方法优化,创造力得到发展”将成为世界教育共同关注、竞相开发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沿用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的教育方法和紧靠大脑这个仓库储存知识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学会学习”是完成大学学习任务的前提,更是今后成才、毕生受益的关键。

三、会学习是一种终身受益的能力

在大学校园里,为什么同样都具备学习的热情和毅力,但有人学得又快又好,有人却学得又慢又辛苦。其原因就在于“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不会使用学习的技巧。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事业和前途。可见,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会学习是一种终身受益的能力。

(一)会学习是一种代表未来的能力——学习力

会学习是一种能力,同细致透彻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周到全面地解决问题,圆滑灵活地处理事情一样,是一个人的能力的体现。它有别于能言善辩,练就一副好口才;有别于精明干练,或委婉城府;也有别于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更有别于八面玲珑,人情练达。会学习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和心理的分析、判断、区别和处理信息的综合协调能力。会学习,无论是处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校级的学生,还是迈入社会继续进修、不断深造的成人,都是一个人一种能力的体现,它不仅体现着客观的智力因素的程度,更体现着主观的非智力因素的方法掌握。“会学习”体现在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学习途径上,融汇着一些技巧、要领和习惯的一种综合能力。会学习是一种代表未来的能力——学习力,是人生真正的智慧。

什么是学习力?一般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总和。当你有了努力的目标,你只是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当你学习的意志很坚定的时候,你不过是有了“能学”的可能性;当你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你仅仅具有了“能学”的力量;因此,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集于一身,形成创新和创造,你才真正地拥有学习能力。学习力就是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一体的综合体。

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是具备学习力的前提条件。学习动力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学习的动力就不可能具备学习力,而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学习的毅力就没有可能完全具备学习力。正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学习中,有人采取“笨鸟先飞”“马不停蹄”,但“笨鸟先飞”不一定遥遥领先;“马不停蹄”有可能被“快马加鞭”追上。所以要想不被追上,就要有“飞”的办法,有“蹄”的技巧,从这个角度讲,学习力就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力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通过不断地学习,专业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技能组合以及刺激学习能力相配合,所以不论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都不能停止学习。因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需要胜任工作的能力和能够迅速取得新能力的方法。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而为取得新的生存技术就必须不断学习。如果停止学习,必定会落后于人,在当今社会中,落后就会被淘汰。

(二)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习力

学习力是大学生应具备所有能力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会学习是顺应发展大势、赢得竞争主动的迫切需求。能力可以分为很多种: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执行能力等,但所有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学习才可以具备,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各项能力就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说必须要具备学习力。当拥有了学习力后,任何事都会迅速而事半功倍,学习力是成功的催化剂,学习力才是硬道理。

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大学课堂学习的时间是共有的,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是相同的。要实现超越,仅仅把握住这段时间和水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掌握科学、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他人,走在前列。拥有较强的学习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优秀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好的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或抽象概况能力等,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力,但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学习力。“真正的学习力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能走路的能力。”(著名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大学生所要具备的学习力还应包括:一方面,要有以更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把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从而创建新的知识结构的创新能力;最后,还要有搜集和阅读各种资料、熟练运用各种学习工具的基本学习力。如何才能拥有真正的学习力?“学要得法”“学无定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大学生必须有明确学习的目标;其次,要有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再次,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有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逐步培养学习力,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