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生产系统是在时间和空间分布广阔的开放动态系统,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人、设备、环境是基础因素,而管理因素作为高级因素综合作用于基础因素之上。这种安全因素分析方法有下述优点:
(1)从构成生产系统的基本要素出发,从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着手,具有普遍意义。
(2)充分体现安全生产是一项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活动,易于将安全生产的隐患分类进行分析和控制。
(3)将管理作为高级因素,可以控制、协调人、设备、环境等基础因素;基础因素的状态信息可通过反馈作用传递给管理因素,从而改进管理方法,形成闭环的安全生产系统。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关系如图1-1。
图1-1 安全影响因素关系图
一、单因素影响分析
(一)人员因素影响分析
1.人在运输生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在安全问题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即使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也不可能没有人的介入,不可能完全不受人的操纵控制。有安全专家认为,人是一种安全因素和防护对象,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均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事故也以人受到的损害作为重要内容。在人—设备—环境系统中只有人能向安全问题提出挑战,一个掌握足够技能和装备的人才能发现并纠正系统故障,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人对于安全的主导作用,在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方面也不例外。铁路运输生产范围广阔,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依赖于高效、安全、可靠的人的行为。铁路运输生产的各项作业,各环节,都由人来参与并处于主导地位,人操纵、控制、监督设备,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同其他作业相协调一致。正是由于人在运输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使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
国外铁路高度重视人在保证运输生产安全中的特殊作用。铁路专家认为,技术设备故障、操作指挥错误、作业人员对环境反馈不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苏联通过对事故分析研究认为,机车乘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生理和心理素质,才能保证正常运输生产和在意外情况下防止事故发生;英国铁路对历年重大事故责任进行分析表明,由于职工失职和失误造成事故所占比重大于技术缺陷所占的比重;日本每年通过不同形式,安排职工进行两年一周期的轮训,轮训中85%通过函授教育,15%通过脱产学习,目的就是为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保证良好的生产主导地位。
2.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分类
(1)生产系统内人员
主要指按铁路生产系统分类,从事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车务、客运、货运等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作业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的直接承担者。事实表明,这些铁路员工,特别是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他们的思想品质、技术业务、生理心理素质等不适应铁路运输工作的要求,往往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生产系统外人员
主要指旅客、货主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系统外人员对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①旅客携带“三品”上车,不遵守铁路安全有关规定而引起的事故;
②货主不遵守货物运输安全规定,例如在承运货物中携带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影响运输安全等;
③铁路沿线居民无视铁路法规,损坏、偷盗铁路设备,设置线路障碍物,牲畜影响行车等;
④平交道口因机动车驾驶员违规通过而造成事故,立交道口发生坠物影响行车等。
⑤高速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各200米范围内禁止抽取地下水。
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铁路桥梁跨越处河道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围垦造田、拦河筑坝、架设浮桥或者修建其他影响铁路桥梁安全的设施。
⑦禁止在铁路桥梁跨越处河道上下游的下列范围内采砂、淘金。
3.运输安全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影响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人的因素,包括思想素质、技术水平、生理和心理素质、群体素质。对于不同人员,素质要求有所区别。
(1)对生产系统内人员的素质要求
①思想素质。思想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安全观念等。
②技术业务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包括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安全法律知识、安全技能及处理各种非正常情况的作业能力等。对于管理人员,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
③生理素质。生理素质是指影响安全生产的个体生命活动,包括身体条件及生理状况。主要有年龄、性别、记忆力、体力、耐力、血型、视力、视觉、听觉、动作反应时间和疲劳强度等。比如司机年龄与行车事故之间构成的浴盆曲线(图1-2),出现这种曲线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人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和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冒险性强,容易受外界干扰,故易发生事故;而年长者由于生理机能不断衰退,体力减退,力不从心,也易发生事故。
图1-2 事故与年龄的浴盆曲线
④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影响运输生产安全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个体的气质、能力、性格、情绪、需要、动机、态度、爱好、兴趣、意志等各个方面。有的研究表明,在气质方面,胆汁质的人往往易冲动,表现为性急粗心;多血质的人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性,都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条件;黏液质的人表现为稳定、细心、工作有持久性,适合在安全和要害部门工作。
⑤群体素质。群体是个体的集合,群体素质指影响安全的群体特征,包括群体目标、群体内聚力、群体的信息沟通、群体人际关系等。群体对运输生产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群体意志与成员行为相互作用,这些作用有从众作用、助长作用、规范作用等。
(2)对生产系统外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
运输生产系统外的人员不直接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因此,对他们的安全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遵守有关安全法规,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
(二)设备因素影响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是生产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运输生产物质基础,又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
1.与生产安全有关的设备类型
(1)基础设备
①固定设备,如线路(路基、轨道、桥隧建筑物)、车站(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信号设备(信号、联锁、闭塞设备)、供电设备等。
②移动设备,如机车(内燃、电力)、车辆(客车、货车)、通信设备(电话、无线电、计算机网络)、信号设备等。
(2)安全设备
①安全监控设备。它能对操作正确性进行监督,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如防止机车冒进信号的列车自动报警、自动停车、速度监控、无线列调等,防止错办进路的红外线列车压标报警装置、列车进路监视器等。
②安全检测设备。它能对各种运输基础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监测,如轴温探测装置、轨道检查车、钢轨探伤车等。
③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如防洪雨量报警装置、塌方落石报警装置、地震报警装置等。
④事故救援设备,如消防、起复、抢修、排障车辆等设备。
⑤其他安全设备,如道口栏木、用于安全管理的计算机设备等。
2.铁路运输设备特点及安全改进途径
铁路运输设备具有如下特点:
(1)种类多,数量大,整体性强。
(2)配置分散,分布广,多具有连续运转性。
(3)所受荷载大,受自然力影响,设备耗损突出。
(4)运转过程中不易监控,故障处理时间紧。
从铁路运输设备的特点出发,对设备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高。各国铁路都积极依靠提升技术水平,更新改造原有设备来提高运营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途径:
(1)强化运输基础设备,加大安全系数,以适应列车速度、密度、轴重提升的发展方向。如改平交为立交,铺设重型轨道,采用自动闭塞、电气集中、调度集中等。
(2)研制和采用新的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例如我国铁路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控车系统(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铁路行车安全的车载电子设备);我国高速铁路ATP控车技术,它能够接收地面信息,具有列车运行速度的监控、记录、显示等功能,能有效防止列车超速及保证列车在关闭的信号机(显示红灯)前停车,实现列车自动防护。
(3)强化安全防护设置,防止突发事件。如防止危险货物泄漏、爆炸,防止坠落,防止异物侵限等。
3.影响运输生产安全的设备因素
影响运输安全生产的设备因素主要指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包括设计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
(1)设计安全性。设备的设计安全性是指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可操作性以及技术先进性。
(2)使用安全性。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维修保养情况等。设备运行时间短,即设备新时,安全性相对较好;设备维修保养好,其使用安全性也相对较好。
(三)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1.生产系统内部小环境
对于一般微观的人—设备—环境系统而言,内部环境通常是指作业环境,即作业场所人为形成的环境条件,包括周围的空间和一切生产设施所构成的人工环境。对于铁路这个宏观大系统而言,影响安全的内部环境还包括通过管理所营造的运输系统内部的社会环境,既社会环境因素在生产系统内部的反映,包括运输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
2.生产系统外部大环境
影响运输生产安全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自然界提供的、人类一时难以改变的生产环境。铁路运输的许多生产过程是在大自然中完成的,经常受洪水、暴雨、风沙、冰雪、泥石流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另外,季节因素、时间因素、潮汐因素、地形地貌等也是不容忽视的事故因素。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宗教环境、法律环境及社会风俗状况,它们对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分析
人、设备、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可形成七种关系。
1.人和人之间
铁路运输由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分工协作完成,系统内人员和系统外人员之间还存在服务关系、“邻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必须协调配合,才能有效保证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事故隐患,影响生产安全。
2.人和设备之间
在人与设备的关系中,人是行为主体,由人操纵设备运转,人的劳动能力、熟练程度、劳动态度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转状况。自动化程度和反馈信息明确的设备,可以部分监督作业人员的行为,减少人为的偏差。
3.人和环境之间
人的生产活动都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受环境影响和制约。一方面人从环境中获取原料、能量和信息,可以创造环境、改造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反作用于人,人必须适应环境,根据变化的环境科学地调整生产行为。
4.设备与设备之间
设备与设备之间表现为一种联运关系,为了使联运有效地传递和发展,要求设备之间必须正常协调,通过加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衔接,可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5.设备与环境之间
一方面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设备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设备的运转也会改造和改变环境,设备的运转应使环境向有利于生产的方向发展。
6.环境与环境之间
系统内部环境之间、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系统内环境与系统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环境情况的动态平衡。在安全生产中要充分发挥内部环境相对易控的优势,使环境的变化向有利于生产的方向变动。
7.人、设备和环境的关系
人、设备和环境的综合,构成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重要部分,根据系统的整体性思维,单个要素的良好状态,并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作。三者之间应相互协调,综合平衡,才能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铁路运输生产的要求。
三、管理因素影响分析
1.管理的含义
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生产的客观规律,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以达到合理的最大安全性。换言之,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是指系统内人员为了减少和消除人员伤害和物的损失而进行的一切管理活动。安全管理包括五方面含义:
(1)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人员伤害和物的损失;
(2)安全管理的主体是系统内的人员;
(3)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
(4)安全管理的方法是对资源的合理调配;
(5)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对生产中的各种矛盾的管理活动。
2.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的职能,管理使人、设备、环境组成一个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生产系统。管理对于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管理有助于提高系统内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性,如进行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对设备进行保养和修理,对环境进行有利引导。
(2)管理具有协调系统内人、设备、环境之间各种关系的功能。
(3)管理具有优化生产系统中人、设备和环境整体安全功能的能力,亦即管理具有运筹、组合、优化的作用。
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安全组织、安全法制、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和安全资金等。
铁路局、铁路公司应保证工务安全的及时投入,工务部门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满足运输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