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本节重点梳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高新技术
下面将从定义、判定标准、典型特点等角度梳理高新技术的相关概念。
1)高新技术的定义
“高新技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释义,在我国《汉语大辞典》中给出了基础的解释:指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的新兴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纳米技术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高新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释义是:高新技术是指那些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先进技术群。与高新技术相近的概念是由美国主导提出的高技术(high technology),国际上对高技术相对权威的释义是:高技术是建立在当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工艺技术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王树海,2002)。
2)高新技术判定的国际标准
如何准确判定一项技术是否属于高新技术,部分国家和组织通过实践均给出了一些判定参考标准,具体参见表2.1。
表2.1 各国及相关组织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依据及范围
3)高新技术判定的国内标准
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91年,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组织确定发布,与国外确定高新技术的方式类似,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结合国家实际亟须发展的技术领域,核定了具体的范围,具体包括“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11项先进技术领域。十年后,我国又对高新技术进行了重新分类和认定,国家统计局在2002年发布了“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在原有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参考OECD等分类方法,将“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补纳入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中。后期随着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的进一步重新细分,高新技术一般又被认定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六大技术领域。
我国最新确定的高新技术依据是2016年由国家修订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为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八大技术领域。与原有的高新技术领域相比,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新增了部分新兴产业,同时还兼顾了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过渡。现行的八大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是与我国新常态经济的发展相契合。
4)高新技术的典型特点
通过国内外对高新技术认知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高新技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动态发展的一个技术群组。不论高新技术如何迭代和演进,各国的高新技术在不同时期的认定范围虽然有较大差异,但是通过细致比对,还是兼具了许多共同的特点。这些高新技术都体现出人类较高的智力水平,它们的发展都需要依托较大的投入,在潜在高收益的发展中也蕴含着较高的风险,同时高新技术发展的竞争,比拼的不是传统的人力和资本投入,还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和战略。这些构成了高新技术区别于传统技术最大的特色。
各国政府均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也是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的基本方针。更早以前,还在新技术革命呼之欲出的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提出“发展新兴工业”的口号(吴敬琏,1999)。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自主研发、移动通讯先进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推广、商用大飞机以及复兴号均实现商业化运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发电双创世界第一,中国高铁里程占全球六成以上,以“BA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创造新型商业模式,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国内经济和技术的转型升级。
2.1.2 高新技术企业
本小节将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概况、高新技术企业典型特征等方面梳理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研究。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200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联合颁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认定办法》,规定我国的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都要符合《认定办法》中的相关要求。2016年国家再次修订了《认定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条件进一步完善。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这些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汇集了大量知识和技术。按照《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相关要求,我国将高新技术企业涉猎的高新技术划定为“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节能、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技术服务”八大类领域。这些领域所属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生产设备、工艺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从事科技研发人员在职工中的占比较大,劳动生产效率高;产品技术性能复杂,平均资源消耗低,更新换代迅速。对知识、技术等智力要素的依赖程度,远超出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截至2017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3.6万家,研发投入占比超过全国的50%,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全国40%,上缴税费预计超过1.5万亿元,营业总收入预计超过30万亿元,增长均达到10%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500万个。
2)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概况
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属产业飞速发展,创新引领优势凸显,知识和技术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截至2016年底,我国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发明拥有量达71.9万件,占我国发明拥有量的比重为40.5%。发明申请授权超过同期我国平均水平。2016年上述产业发明授权量达15.8万件,同比增长23.8%,增速比我国发明授权平均水平高11.3个百分点。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走势如图2.1所示。
图2.1 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走势
数据来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统计分析报告(2017年)》
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密集需求和集聚效应也不断凸显。2016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创造人才规模达32.0万人,是2012年的1.6倍。2012~2016年的年均增速为12.6%。各年度具体情况如图2.2所示。
图2.2 2012~2016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创造人才规模
数据来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统计分析报告(2017年)》
3)高新技术企业典型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和技术的高度集成,促使该类型的企业除了具备一般企业共有的基础特征外,还具有“三高”的典型特征,即“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Wang et al.,2011;梁莱歆和张永榜,2006;朱卫平和伦蕊,2004;常玉等,2003)。
(1)投入高。
按照2016年国家修订的《认定办法》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的R&D(研发)费占比(总研发投入/总销售收入)应符合表2.2要求。
表2.2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要求
数据来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6年)》
这一研发投入要求远高于我国其他企业的具体指标,因此,“投入高”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同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必须依托自主形成的核心知识产权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因此上述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中,企业投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方面。
(2)风险高。
任何经营活动都存在风险,相较于传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尤其是技术风险。《认定办法》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开展经营活动。以专利技术为例,这些技术均是所属领域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创新技术,是针对现有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因此与传统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成熟度和可实现性方面都存在一定未知性。而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开的发过程中,主要依托的是企业形成的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多为前沿的先进技术,还有待于研发和试验验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之也会带来诸多创新失败的风险。同时由于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企业在运营、保护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提防无形资产衍生的法律、经营等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加倍注意知识产权风险,一方面要排查企业是否侵害他人已有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要排查相关方对本企业造成的侵权风险。
(3)收益高。
高收益是企业始终追逐的目标,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开展经营活动,在收益实现和效益增长方面,企业一旦依托自主的知识产权实现了创新突破,受益于知识产权的排他权力,将获得比传统企业更加丰厚的回报和垄断收益。以广东省为例,2016年,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44万亿元,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10.4%;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往往都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因此具有升级速度快、产品附加值高的属性,在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同时,也要求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和保持盈利机制,尤其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重视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和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才能保持企业高增长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
2.1.3 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根据学者考证,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最早于17世纪中叶由法国著名学者Carpzov(卡普佐夫)提出,比利时著名法学家皮卡第在他的基础上完善后,给出的定义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据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Mark Lemley教授称直到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公约》签订以后,该术语“知识产权”才被广泛使用,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承认。
最初,国内外表述知识产权主要采用列举主要内容的方式。如早期知识产权通常认为包括三个类别,分别为版权、商标和专利,因此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通常把“版权、商标和专利”在一起的组合称之为知识产权。两个重要的国际公约则完全采用列举的方法来表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其一便是上文提到的《世界知识产权公约》,其二就是1994年4月15日签署、1995年1月1日生效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该方法表述清楚、明确,但用来表述一个概念,则太过繁琐,并且知识产权的扩展并非固定不变(董涛,2017)。
《认定办法》中规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这些知识产权与厂房、设备等资产一样,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法律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在时间、地域、法律等方面的独特属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本书研究涉及的知识产权是与高新技术企业密切相关的,因此,本书中涉及知识产权的研究边界应与《认定办法》中规定的保持一致。
2)知识产权的主要特点
知识产权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陈文君,2008;马耀文,1997; Gould and Gruben,1996)。
(1)无形性。
知识产权是一种典型的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其无形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知识产权智力成果不具有具体的物质形态,不会形成有形的控制和占有。第二,在使用过程中,看不到类似有形物质的损耗,任何人都可以了解已经公示的知识产权,因此,存在多个权力主体或个人共同使用的情况发生。第三,知识产权智力成果不会由于消费而导致自然灭失,它的存续主要取决于法律对其主体权力的认定。基于上述的无形性,企业必须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属性,在管理好有形资产的同时,实现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2)时间性。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权力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权利,因此知识产权普遍具有时间属性,即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的独占权力在时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永久的,一旦法定的保护期限届满或是由于其他法定原因(无效终止),这一权利就会随之灭失,权利人也会因此失去对知识产权的所有权,相关知识产权即进入公共领域,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财富。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在法定有效期内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创造价值,是对企业知识产权有效管理提出的挑战。
(3)地域性。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权力主体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享有的权利,因此知识产权还具有地域属性。根据一个国家的法律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只能在所属国的范围内受到法律的保护,而要获得其他国家的保护,就必须依照他国法律规定和相关国际协定的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后获取。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展国际业务时,就必须遵守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相关要求。配备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和国际运营人才,提前对知识产权进行部署,或者充分运用国家及国际组织间的知识产权协议,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保驾护航,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独占性。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主要是指他人在未经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权利人这种独占和垄断性的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人所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法律赋予的有利条件,高效地发挥知识产权效用,大力推动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产品的自身价值,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深刻认识知识产权独占性,并充分运用好这一属性助力企业盈利,是高新技术企业深化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应当重点关注的关键问题。
2.1.4 企业管理体系
基于过程方法理论,可以将企业管理体系视为一个活动过程,包括管理输入、输出以及中间的转换过程。结合具体的生产型企业,企业管理体系可以看作由生产前流通—生产—生产后流通三部分构成。而事实上,企业管理体系又是一个庞杂的网络体,各类管理活动需要通过高度集成、有序、高效的作业体系优化后,构成一个有机个体,共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就是要把各种力量同向组合起来,形成最优的效能,发挥体系的总体功能,获取最大的效果。企业管理体系是维持企业运作和取得效益的一系列管理方法、管理机构、管理理念和管理人员的总称。一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好坏,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陆建华,1991)。
针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和标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不断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有关工作的开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管理体系定义为: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是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总称。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往往不是由一个单独的、专项的管理体系构成,而是由多个或者一组管理体系构成。据统计,目前在企业内部推行的管理体系,除了常规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外,还有知识产权、两化融合、能源管理、信息安全等十余种管理体系。它们均分别从不同的专业领域支撑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以下介绍几种企业最常见的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又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其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组织制定并发布的,该体系是最早引入我国的先进管理体系标准的代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截至目前已经经历了多次修订,现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2015年最新修订的版本。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了“PDCA循环理论”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协调有效的质量体系,通过一整套系统的逻辑程序和运作步骤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由于引入中国时间久、受关注程度高,因此是目前中国企业各类管理体系中,存量最大,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企业管理体系。
2)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最早诞生于英国,1992年英国标准院制定了世界首个环境管理体系,当时的编号为BS7750,该标准最初是自愿性的认证标准,企业和组织可以自己按照标准施行管理体系,自由决定是否进行第三方认证。该标准先后在欧盟等世界各国流行,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扩大其世界通用性,国际化标准组织通过合作整合,在1996年颁布了包括ISO14001在内的环境管理系列管理体系标准。随着该标准的推行,对加强企业和组织的环境管理,持续改进环境行为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起步较晚,但由于其关注的是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因此得到各国和相关组织的高度重视。中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在该系列标准问题提出之初,便积极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和讨论工作。2001年国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而专业的一步。而在国际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代号是以OHSAS18000系列标准出现,虽然有别于ISO系列标准的相关规则,但是该体系在具体实践中亦遵循“PDCA循环理论”以及诸多通行的管理方法。
以质量、环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代表的标准管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也是目前中国企业标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贯标历史最久、存量基数最大的标准体系。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为了实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同步建设,而将这三体系的贯标和认证工作同步展开。因此在认证行业和企业贯标工作中将这三类体系通称为“三体系”(QES)。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多数均开展了三体系(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的建立和实施工作,并通过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和认证(李西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