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老年休闲研究的发展动态
在我国,休闲学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国内最早提出闲暇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当时正值20世纪80年代,和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且涉及面窄,相对而言,老年休闲的研究力量就更为有限。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各领域研究学者的努力下,国内老年休闲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吸纳了老年人口学、老年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老年心理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在老年休闲行为、老年休闲文化、老年休闲空间等方面的开拓与研究为后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按学科研究角度分类
国内最初的老龄化研究主要是从临床医学和生物学这些自然科学角度来研究人体衰老和身体健康的,直到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并被普遍认识后,从人文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老龄化才使老年研究逐渐趋于成熟。老年问题和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涉及人口、文化、经济、心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老年研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按照不同的学科研究角度,老龄化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人口学的老龄化研究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的学科。它包括人口理论、人口统计,以及研究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诸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等分支学科,如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等。傅桦(1998)提出老龄人口地理的内容体系应包括影响老龄人口数量的因素、老龄人口分布、老龄人口结构、人口迁移、老龄人口生活环境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等,为老年人口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原新、刘士杰(2009)分析了我国1982—2007年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提出现时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是人口惯性和现时生育率、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即人口惯性)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和80年代三次生育高峰的出生队列进入老年人口行列,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人口老龄化水平还会快速提升。周克元(2009)结合中国人口发展中新出现的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建立了一个离散型人口发展模型,预测出未来45年的全国人口数,老龄化比例及男女性别比,并引入了“社会和谐度”的概念,建立了社会和谐度的优化模型。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林宝,2009),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人口转变,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时期,老年人口比重和规模以及老年人口乘数均快速上升。因此,必须在思想上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真正重视,实现人口政策和人口工作重心从控制人口数量向数量与结构并重转变,并尽快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2.社会老年学的老龄化研究
社会老年学是专门以年龄为研究变量的学科,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最突出的标志。它研究不同年龄的个人或群体在各种社会现象(诸如文化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居状况、就业、收入、社会地位等)中的差别和不同表现,尽可能地解释社会因素对各个年龄群体行为差异的影响程度,包括人类个体老龄化、人类群体老龄化、老龄化问题的人道主义方面(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以及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强项,在社会老年学领域也同样不能例外。在实证研究中,可以将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医学等学科的理论相结合,用于解决老年休闲问题。汤晓玲(2000)就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理论,对影响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的社会学因素进行了调查。李斌、夏青(2005)以天津为例,分析了城市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并且通过对现有两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与福利养老)的局限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新的养老模式——老龄社区。钱瑛瑛和郭冰(2007)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内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以上海市中心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调查对象,采取阶段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共涉及40个居委会,回收有效问卷884份。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从事职业、婚姻状况、身体健康情况、子女状况、是否与子女居住生活在一起、与子女关系、每月平均实际收入、对目前居住条件满意程度等11个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总结了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及愿意入住郊区老年公寓老人的群体特征。万素梅、郭在军(2008)采用抽样调查法,对740位居住在湖北省黄石市城区的60岁以上的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陈勃(2008)通过对441名城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有关城市老年人社会适应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老年人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并且年龄不是判断其社会适应水平的直接因素;大多数老年人将改善其社会适应水平的途径归结为外在的支持,而非自身的调适;老年人在观念和行为上趋于保持固定或不变的人居多数。这些结果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了依据。
此外,将社会学的经典理论,诸如社会角色理论、社会参与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也是社会老年学研究视角的一大特色。依据社会角色理论,陈朝霞(2009)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小城镇老年人散步递增现象形成的具体原因,以此来鼓励社会对老年人散步的认知和支持。李宗华(2009b)对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综述,以独特的学科视角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概念、社会参与的内涵、理念基础、社会参与的本土化实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路径选择。
3.哲学视角的老年休闲研究
国内代表人物当属马惠娣,她认为“休闲本身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意义的世界”,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呼吁重视老年休闲问题。她对马克思的休闲思想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对马克思主义的休闲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休闲思想对我们我们深刻认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问题、“人的本质”问题、“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问题、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问题、“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南,研究休闲现象必须从本质上揭示休闲的理论价值和对现实产生的影响。
4.地理学的老龄化研究
地理学为老年休闲研究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看待研究对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地理学分支众多,其中与老年休闲联系最为密切的是城市社会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
(1)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视角。
该研究将重点放在城市中的老年人身上,从城市研究的角度解读城市中老年人的日常行为。古典城市社会学依据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研究来理解城市问题,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如阶级分化、社会解体等问题。后来,人文地理学将“空间”概念引入到城市的研究中,并与社会学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独特视角。
城市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那些与“城市空间”有关的特定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过程。在城市社会地理学中,对空间和人口关系的研究,以20世纪20—30年代崛起的城市生态学派(芝加哥学派)为代表,城市生态学派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了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认为城市的区位布局与人口的居住方式是个人通过竞争而谋求适应和生存的结果。同时,城市生态学派也开创了两种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一是关于城市空间利用的人文生态学,研究城市空间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二是社区研究,关注的是人们如何适应城市空间环境的社会过程。郑莘(2001)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相关问题的分析,进行了对“老龄化社区”(Aging Community)的研究。界定出与老龄化社区相关的一些概念,分析了老龄化社区的特点,提出了老龄化社区建设的目标。张纯、曹广忠(2007)通过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发现,北京市老年人口呈圈层式分布,城市中心区老龄型家庭最多;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自然加龄和非老年人口外迁是造成中心区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年龄结构年轻化的外来人口迁入近郊也成为导致中心区老龄化水平相对更高的因素之一。提出了新建社区户型多样化、完善基层社区的老年福利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针对性建议。林琳、马飞(2007)通过对广州市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10区2市(县级)老年人口系数的变化和比较分析,选取6项人口老龄化指标,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得出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呈三个圈层:中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表现为老年型初期、老年型中期和老年型后期。利用GIS空间自相关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得出广州市不同圈层人口老龄化集聚扩散趋势,中心区呈扩散趋势,外缘区呈集聚趋势,内缘区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对人口老龄化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化表现出来,不同圈层间人口迁移的快速变化,是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及变化的主要原因。李秀丽、王良健(2008)运用方差及其分解等区域差异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及省际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东、中、西部区城对应人口老龄化水平的“高、中、低”。文彦君等人(2009)对宝鸡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宝鸡市中心区人口老龄化特征显著且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城市生态学派关注城市宏观环境和城市居民群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城市中老龄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开辟了研究群体活动与地方环境之间关系的新领域,即在客观制约条件下城市居民生活行为的研究。特定的空间环境和时间范围既使老年群体的社会行为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其受到制约。
(2)时间地理学的研究视角。
时间地理学方法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瑞典理论地理学家及区域科学家哈格斯特朗倡导提出,并由以他为核心的隆德学派发展形成的,其特点是力图通过针对个人行为的线索式研究,总结出不同人群与不同行为系统的匹配,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人群的不同生活需求,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时间地理学首次将时间和空间在微观层面上结合起来,在时空间坐标系上连续不断地表示和分析人文现象,将传统的单个行为分析在时空轴上结合起来,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去认识人的行为及其过程的先后继承性,并且把握研究群体在时空中的同一性。时间地理学还强调限制人的行为的制约条件,侧重客观制约条件来解释人的行为。虽然时间地理学方法基于个人日常行为分析,但通过个人或群体活动行为系统与个人或群体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将微观研究与中观研究及宏观研究结合起来。我国最早的关于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研究是王雅林等人于1980年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两个城市采用时间记账法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王雅林,1982)。中国人民大学王琪延等人所著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分配》一书,研究了北京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人群在工作、生理、家务、闲暇等方面的时间分配情况,是第一部从时间角度来描述城市居民生活的著作,而王琪延对国内其他多个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状况所进行的调查等也颇有影响(王琪延,2000)。时间地理学从城市老年居民个体出发,将老年人群体置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对城市老年居民活动时间分布、活动方式以及时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社会组织、基础设施配置等对老年人活动的影响。时间地理学力图分析在老年人身上折射出的社会运行规律,探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方略,以满足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孙樱、陈田(2001)通过对北京市区50个退休老人四季休闲行为的跟踪调查,采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大城市老年人口日常生活行为、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分异规律,为大城市规划中的休闲空间的组织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柴彦威、刘璇(2001)将时间地理学方法引入对城市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中,提出社会学视角与地理学视角相结合的城市老龄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展望了时间地理学在城市老年服务设施的时间管理和空间管理、老年福利服务以及老年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曹丽晓等(2006)运用时间地理学方法,研究了上海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休闲活动的发生频率、出行距离等总体特征,并总结出各小区老年人的日常购物活动空间模式。张纯等人(2007)通过对北京市3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24小时活动日志的问卷调查,描述北京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类型的一般时空特征。运用日活动路径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对在一天的时间尺度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5.经济学的老年休闲研究
老龄化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社会问题和空间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学家也十分重视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近年来,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人口老龄化进行分析已经十分普遍。李洪心、高威(2008)利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数与不同消费品消费量间关联度的计算,得出人口老龄化对不同消费品消费造成的影响。在对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为顺利度过人口老龄化,应对消费结构作出调整。童玉芬、刘广俊(2008)就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定量关系分析进行了探索,并对北京市未来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作了预测。他们认为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北京市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和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和发展速度使北京市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巨大压力。杨娟(2009)讨论了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在同一分析框架下简明界定了“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对人口红利作用的经济机理进行了梳理。她提出全面构建积累制的养老金计划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实现第二人口红利的必然选择。
6.老年心理学的老龄化研究视角
老年心理学是研究老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又称老化心理学。它也是新兴的老年学的组成部分。近代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比较系统地开展这方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于记忆的老化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老年心理健康、老年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大量研究成果也将相继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研究都采用了社会学的定量调查方法。薛兴邦等人(1998)用纽芬兰幸福度量表(MUNSH)、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以及参考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编的老人幸福度影响因素调查表,对上海市社区500例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样本老人总体来说自觉幸福、满意。影响幸福度的4个主要因素为与子女关系、与配偶关系、团体活动参与程度及住房满意度。陈志霞(2001)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市568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社区、不同年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是否参加体育锻炼、购物便利性、外出频次、邻里交往、心理倾诉、群体活动等因素都会明显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冯晓黎等(2002)采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以及自编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长春市不同生活方式的27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目前生活满意的占72.73%,说明老年群体总体来说自觉幸福、满意。不同生活方式老年人的满意度,经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主要为文化构成、经济收入、与子女关系、与配偶关系及团体活动参与程度。徐明颖等(2002)对1516例社区老人进行截断面调查,调查工具为“上海市社区老人健康问卷2000版”。结果表明,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及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3组间生活满意度的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成功老龄人群的生活满意度与认知功能、社会支持、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因素相关。李建新(2004,2007)基于2002年的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在考虑人口社会特征和身体健康变量的情况下,应用Stereotype Ordinal Logit模型,从不同维度分析考察了社会支持对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不同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李建新、骆为祥(2007)研究发现,老年人在评估自己的生活条件时,不仅以纵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即与自身以前的状况相比或与自己的理想状况相比),更以横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即与周围的人相比),横向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林艳、陈章明(2007)运用问卷调查、焦点组访谈和观察等对一组参加老年大学课程学习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关爱、身份、信息以及非正式服务的交换以及对这种交换的期待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7.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研究视角
近20年来,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领域,国内部分学者开展了老年住宅、无障碍系统等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内容多集中于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建设、城市居住区规划等方面,研究者纷纷提出了适合中国老龄化特点的城市规划理念和住区设计构想,研究成果丰富,与20年前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朱建达(1997)介绍了老年人由于生活结构的变化,身体状况、精力、智力的衰退,生理和心理的弱化,对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等提出的特殊要求,值得城市规划工作者借鉴。李锡然(1998)论述了老龄化城市创建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的必要性,提出“绿线控制”的概念和立法制定绿线的内容,并指出无障碍步行系统是城市物质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求得城市整体中各部分无障碍设施的同步发展。徐从淮(2000)从养老、抗衰老、“方形生存曲线理论”(The Rectangular Survival Curve)、老人活动的“新角色”与老人环境的特色要求等几方面,介绍了老年人对生活空间质量的特殊需求。靳飞、薛岩(2005)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居家养老”模式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应有的老龄设施、内容、相关的规定与要求,以及与居住区内其他设施的关系等,使居住区能基本满足老年人及老年群体的基本要求。刘玉龙(2008)介绍了发达国家建筑领域针对人口老龄化需求的医疗设施、护理设施和老年居住社区的应对措施及发展脉络,希望其中的成熟经验能够为面临快速老龄化的中国提供借鉴。张博(2009)以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外环境存在的无个性化建设与老龄消费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公共休闲空间的建设如何做到适应老年人生存和体验的现实性意义。
(二)按研究内容分类
1.老年休闲行为研究
国内老年休闲行为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历经十几年的积累,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也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如表2-2所示。
表2-2 国内老年休闲行为实证研究的主要成果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老年闲暇文化研究
中国的老年文化植根于中国厚重的国土之中,具有浓郁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色彩。中国性、阶段性、差异性是中国老年文化的特征(姚远,2000)。社会化的老年文化事业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已经成为社会研究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和文化发展任务。袁泓江等(2000)对5所老年大学的788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这些学员参加老年大学后,休闲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充分说明兴办老年大学是提高老年人休闲质量和休闲文化水平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老年文化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老年生理与社会心理特征、老年文化生活方式、老年闲暇活动及精神需求等方面(陈明建,邢伯壮,2001)。在我国,老年文化具有教化、认知、审美、娱乐和自律等功能,对老年学科的建设有理论价值和意义(高天星,2001)。
3.城市化与老龄化的关系
老龄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城市化催生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曾出现过的,老龄化的发展同时又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老龄化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老年问题研究已经渗透到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早在1994年,万邦伟就曾经提到老年行为活动特征的研究为未来城市老年公共活动场所与环境的规划建设和推动城市现有老年活动场所的改建提供了有效的依据。2006年,赵捷基于对社会休闲的特征、功能的分析,提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合情合理地开展社会休闲活动,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4.城市老年休闲空间与休闲绿地
城市老年休闲空间是老年休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休闲绿地”则是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国内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住所附近的户外空间和绿地内部的老年人活动区;近期的研究热点包括老年人休闲设计原则和建议、老年人的休闲行为特征、影响老年人使用绿地的因素、老年休闲绿地的构成要素等。
20世纪80年代,国内关于“老年无障碍空间建设”的文献中就有人提出“休闲绿地”的概念,随后服务于老年人的休闲绿地研究逐渐增多。孙新旺(2001)将“休闲绿地”定位为介于小游园和城市广场之间的形式,强调其介于两者之间的空间尺度和开放程度。王家骅(2003)对休闲绿地的论述延续了这种定位,但从广义上说,所有具有休闲性质的绿地都应包括在休闲绿地的范畴内。丁俊清(2002)将人口老龄化和休闲绿地的流行联系在一起,认为休闲绿地是对应老年型社会所产生的休闲生活方式的一种新的园林形式。孙樱(2003)提出了老年休闲绿地系统的说法,认为它是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后,城市老年休闲需求对绿地资源和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其要求将社区老年休闲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郭子一、徐峰(2009)对中国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发展阶段和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