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
(一)业态数字化带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业态的数字化,尤其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三方面技术的应用在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环节,对于促进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文化、娱乐、新闻、出版、金融等产业的跨界融合一浪高过一浪,新兴业态不断拓展。
目前数字化多体现在运用数据创新开发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从实物产品到体验产品的转变、多渠道战略以及智能供应链管理上。定制化和多渠道战略正在成为可能,业态数字化带来的产品生产个性化、销售网络低成本扩张、运营基于大数据更精益等优势进一步体现。
推动产业升级,重点在优质内容与创新运营两个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业态数字化对于提升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内涵、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发挥数字化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提高产品品质、丰富表现形式。深化“互联网+”,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是文化产业转型的方向所在。
(二)新技术催生文化体验的革新
AR、VR、全息成像、交互娱乐引擎等新的沉浸式技术发展,在连接消费者与文化产品形成情感共鸣的过程里、在文化体验服务里,将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沉浸式技术的实物再现、实时交互、现实模拟等功能,目前在文化产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互动影视、艺术展示;在创意的支持下,未来科研与产业将在以下方面催生革新。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把现实中已经不存在的历史文物、文化场景或者消费者不容易到达的目的地实景进行再现和还原,在博物馆、考古、科普、旅游等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态,虚拟现实技术必然带来内容产业的创新,在影视、动漫、游戏、演艺等领域创造出新型的内容产品;教育产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士兵通过模拟战斗、虚拟驾驶等进行训练。在学习教育上,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弥补教育领域的不足,在医学、化学、物理、自然等学科上,通过模拟演练、模拟操作、环境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业已经开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报道、赛事直播等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出版领域,通过二维码和智能终端的结合,实现了纸质出版物和场景再现的结合,未来的出版必然迎来更多的出版物形态。
未来人类将迎来体验经济时代,企业将在构建体验经济文化科技融合生态上展开竞争,包括交互体验类文化产品生产,交互体验类硬件设备,交互体验类文化媒介,交互体验类创意服务,交互体验类装备制造等领域。
(三)科技化、智能化路径加深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态势已经日趋明显,科技化与智能化路径将逐步加深,人文元素也在注入科技发展。从现阶段大数据的应用、云平台的搭建、3D打印的推广以及VR、AR技术应用探索等成果来看,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
在文化产业领域,目前人工智能已有的大量应用主要集中于音乐、新闻出版、视频、旅游等数字内容和电商平台。如智能化、个性化的阅读客户端,头条号、天天快报等推荐引擎根据受众的兴趣进行推荐服务,已经遍布人们的智能终端设备。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以及用户画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产业+人工智能”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亮点,也将是未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一大趋势。文化产业的科技化、智能化路径将不断加深。
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是技术的进步,更要有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科技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而文化则是让其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黏合剂。要把握科技的人文性,为科技注入“情感”的含义。未来高科技产品将不只是当作一种工具,而是能与人类进行感情互动的生灵。产品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注重人性化,把情感融入设计中,考虑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使产品更加符合人类的情感需求。
(四)区块链技术变革文化金融
文化产业具有重创意、轻资产的特点,加上后期成本回收风险很高,导致融资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拦路虎”。文化企业大的核心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版权和收费权,而缺少土地、厂房等能作抵押的不动产。以区块链解决文化版权问题,探索区块链+文化领域,文化金融模式将得到改变。
首先,区块链技术可能成为金融服务的一种共性技术和“基础设施”。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金融模式开发将利用区块链进行变革,所以区块链技术首先将改变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模式。其次,区块链技术在版权管理领域有重要应用。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的核心是版权,而文化金融的基点之一就是版权资产。区块链以分布式存储解决了版权确权问题,提供包含所属权和时间戳的数字证据,多节点,不可逆,不可篡改,对权属认定具有单一主体认证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对版权登记和保护进行了革命、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可信性。最后,可编程的智能合约保证了区块链上的文化资产拥有极大的流动性。科技和金融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驱动力,区块链作为一种金融科技,将文化金融和文化科技融合在了一起,对于文化产业意义重大。
(五)5G时代推进万物万联
随着5G网络的成熟和新的通信技术的进步,万物互联在未来几年内也将基本完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服务的互联互通。第五代通信技术带来更快的传输率、更宽的网络频谱、更灵活的通信方式、更高的智能、更高的通信质量,传输速度可达10Gbps,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十倍到百倍,解决海量无线通信需求,将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太空互联网等新网络形态不断涌现,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生活等应用技术不断拓展,将形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环境,对人们的交流、教育、交通、通信、医疗、物流、金融等各种工作和生活需求作出全方位及时的智能响应,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学习和思维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
(六)政策持续精准发力、实时跟进
政策为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与解决制度性问题。文化科技方面,2016年起,人工智能领域建设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激励,并将其定位成我国未来产业升级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一项利器。2016年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产业有望持续获得国家大力支持,预计更多细化政策将陆续出台,加速人工智能需求落地。数字文化产业方面,2017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标准号T.621),2017年4月,文化部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层面针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给出宏观性、指导性政策,向全社会发出了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信号。文化大方向上,201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对于文化发展从传统的资源开发到今后各个层面的文化交流做了全面部署,文化发展到了新的节点和新的平台。文化金融方面,从2016年开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内容被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18年政策将会继续精准发力、实时跟进。第一,完善文化娱乐产品的内容监管,引导文化娱乐市场良性发展。文化产业领域放管服的核心是减少行政审批。第二,为企业参与文化产业创造机遇。民营企业、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创造需要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第三,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市场规律来兼并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