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小人难养
安南被攻破的捷报很快就传到了京师,皇帝并没有多少喜悦的心情,就在战报呈报的当天,坊间传谣建文帝未死,而且隐姓埋名逃出了大明,这一消息很快就流入了皇帝的耳朵里,再加之朝中有人煽风点火,又有人添油加醋,可想而知郢王现在在朱棣心里的位置。历代君王哪一个不敏感,谁能宽容大度的容忍前朝的遗胄,即使是猜忌,但为保万无一失,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平定安南已经数月,朱棣对郢王已然冷落了,话说安南平定归来众多将领都官升一级,又赐了良田府邸金银财宝也是数不胜数,唯独到了郢王,只是赐了些金银珠宝,另外以征战辛劳为名,特地封了安平侯,命其在府中休养生息,莫要操劳朝中诸事!表面上看是加官晋爵,实则是疏远贬谪,数月来皇帝不曾召见,郢王整日赋闲在家,已是无所事事!
“父王,父王,和我们捉迷藏好不好。”娆儿眨巴着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内心充满了渴望。一旁的嫣儿和婉儿也都摇着朱栋的胳膊,撒娇的乞求着。
被三个女儿这么闹着,朱栋脸上反而生出笑意,一脸的宠溺“好好好,为父与你们一同做游戏!”开怀笑着,被孩子们拉抓着一同玩去。
“嫂嫂,皇上可有召见王爷?”说这话的定是子怀不差,此时她正与郭珞在湖中的小亭子闲聊。如今的局势不愿意与他们来往的也就只有这些亲近之人了!
“不曾,朝中内庭都有对王爷忌惮之人,如今这般处境,倒是教他们开心了去,前些日子王爷听得皇上借暗访建文帝为名,派了郑和率领百艘船下西洋去了,王爷便上书说此事不妥,如今安南刚刚平定不宜如此,但却被驳了回来。”说这话时郭珞眼睛瞧着远处与孩子们作乐的朱栋,鼻子一阵泛酸,心里五味杂陈的不是滋味!
“我也听说了,皇上也因为此事龙颜大怒,郭铉为王爷辩解,结果被王彦等人趁机参了一本,现今他的处境也是不好受。王爷一向仗义执言,良苦用心却被辜负,唉!”
“如今到也没有什么不好,远离了朝堂的尔虞我诈,自在清闲,如果一直能够这样我倒也知足了!”郭珞仍旧瞧着朱栋和孩子们的嬉闹,欣慰的笑了。
平淡的生活转眼就过了半年,送走了酷暑难耐的炎炎夏日,天气也转入了几度秋凉,深深的庭院内落英缤纷,倒是有了凉意。“听说郑和回来后深得皇上开心,下月皇上又派遣他远洋,我真的担心国库空虚了,最近边疆各部落又开始蠢蠢欲动,而且连翻的搜刮,百姓已是怨声载道,皇上定是被那王彦给迷惑了!”朱栋虽然身在朝外但心在朝中,这半年来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朝着诸事。
“皇后与皇上是患难夫妻,如今王爷可去求见皇后娘娘,皇后申明大义,说不定还有希望。”郭珞说道。
“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对呀我可以去求见皇后,我这就进宫。”朱栋激动的像个孩子,快步去书房起草奏章。
郭珞站在原地,望着朱栋远走的背影,她心里明白,她的丈夫永远不可能置身事外,她也清楚他们也未必可以一直平安无事,那么既然他想去做,那么自己就只有支持和鼓励,她不愿意看着自己的丈夫消沉,或许这就是男人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去求见皇后这条路果然奏效,但皇上也并没有因此而对郢王态度缓和,但是突然传来的紧急军情,倒是给了朱棣当头一棒,因为正当他宣扬国威并搜刮民脂民膏时,百姓的愤怒终于爆发了,漠北纠集周边爆发的农民起义,已经席卷边疆,一时间边关告急。
朱棣召见了苻桐和郭镇等众多大将,一起商议此次紧急军急。
“此次漠北纠集女真族和边境处的农民暴乱,以及一部分的安南残余,分为四部分开始向我朝发起进攻,情况很是危急,我等愿意速速领兵前去平定。”苻桐简单的分析了时局,也自告奋勇说道。
“此等蛮族和得我大明庇佑的刁民竟然想侵犯我疆土,此次出征要一劳永逸,永绝后患,传朕命令:命苻桐,郭镇,郭铉以及郢王一起出征,各领一队人马前去平定,不日出发!”
很快皇上的召令就传到了各地,朱栋也要重新披甲上任了,对于他而言,大丈夫当如此也,拿到命令的时候朱栋开心坏了,他以为皇上还是信任自己的,又可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了,然而此次皇帝竟命他前去平定农民起义,这也是出征那天他才得知的,如此一来,想建功立业只怕又是庄生梦蝶空空如也!
“珞儿,皇兄命我领兵出征了,看来皇上虽然冷落我,但还是看重我的,珞儿,你怎么了?”朱栋正开心的说着却看不到郭珞有半点的喜悦,不禁有些扫兴。
“没事,只是战场上刀剑无眼,夫君可要保重自己,莫要我过多担忧,我和孩子们在家等着你!”
朱栋抱住郭珞,安慰道“记下了,我会万事小心的,等我回去还要教三个女儿知识呢!”
“是四个。”郭珞说时伸手抚摸着自己的腹部,脸上笑着。
“珞儿,怎么我们又有孩子了?”朱栋一脸的惊讶但却是欣喜若狂。
“大夫诊过脉了,刚刚一月有余。”
“好好好,这真是给我最大的惊喜,我会尽快回来的,陪着你一起等我们的孩子出生!”
鼓角争鸣,战鼓隆隆作响,出征的号角再次吹响。那日出征前皇上宣旨,四位主帅各自领命,一同从应天出发前往四个方向,然,郭铉往北,朱栋往南,背道而驰,一个去往漠北,一个平定暴乱。自古农民起义多是被逼无奈,况且朱栋重视百姓,如今让朱栋前去平定,着实是个难题,以他的性格是断然不会向百姓下手的,明摆着就是在刁难他,所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就是帝王将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