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影像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者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陈唯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董会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段云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黄 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李咏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 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刘广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刘建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刘亚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戚晓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邱 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任卓琼(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施福东(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舒 妮(北京师范大学)
苏 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田德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静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肖 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杨吉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杨亭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袁磊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曾 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张 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星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周福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朱文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主编简介
刘亚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影像中心学科带头人、放射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双博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2013年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特聘教授,国际视神经脊髓炎学会(GJFNMO)委员(committee member),亚太多发性硬化学会(PACTRIMS)科学委员会委员,欧洲多发性硬化磁共振学会(ECTRIMS-MAGNIMS)Senior Fellow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委员(头颈专业学组)。曾先后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神经科学中心、荷兰自由大学医学中心工作;师从欧洲放射学会主席Professor Paul Parizel教授接受神经放射学临床系统培养和多发性硬化MRI标准制定者Professor Frederik Barkhof教授进行系统科研训练。
主要专业特长为神经影像学,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疾病以及脑白质病变的影像学,在神经放射学、神经免疫影像学领域持续发表系列文章,共87篇(第一作者文章43篇),包括48篇SCI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9篇),累计影响因子(IF)212.5分,单篇最高24.1分,被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Lancet Neurol等国际顶级期刊总他引超过600次(统计至2018年1月)。
曾获神经影像、多发性硬化领域国际和国内奖励和基金20多项,包括国际多发性硬化学会Du Pre Award和McDonald Fellowship、亚太多发硬化学会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欧洲放射学会Neuroradiology Scholarship、欧洲放射学会青年研究奖、国际磁共振学会Educational Award、欧洲多发性硬化学会ECTRIM-MAGNMIS fellowship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等多个基金项目,获得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科技新星”“高创人才计划”“国家人社部择优资助”等奖励和资助。
序一
医学影像学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至今123年的发展历史,是现代医学进步的缩影和医学重大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神经科的进步尤其得益于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在神经科的疾病谱中,神经免疫疾病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在国内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的疾病。影像学尤其是MRI是以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为核心的神经免疫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监测治疗和判断预后核心的方法和手段。MRI从2000年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McDonald诊断标准)诞生开始就成为了其诊断的核心要件和每次标准修订的主要更新内容。
本书汇集了国内从事神经免疫疾病工作的一线影像科和神经科专家,以MRI为核心,从临床诊断到疗效评价到科研进展,从MRI到核医学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从大脑到脊髓到视神经,多层次多维度地介绍了神经免疫疾病影像学的基础和进展,重点突出,覆盖全面,凝聚了编者团队多年心血。
本书编者刘亚欧与我相识许久,他一直从事神经放射的临床工作以及神经免疫疾病影像学为主的科研工作,曾在海外顶级医学中心学习工作多年,接受过系统的临床和科研训练,热爱临床和科研事业,是位临床扎实、学术过硬、自信、乐观、坚定的年轻人,2017年由我引进至北京天坛医院。本书作为他主编的第一本书,也是国内少有的专注于神经免疫疾病影像学的专著,我很欣慰为其作序。希望他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神经科学和影像学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也希望本书能够提高国人对于神经免疫疾病的知晓率,提升神经免疫疾病研究的热度,为神经科、放射科医师提供关于神经免疫疾病影像学的专业知识,也为其他脑重大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王拥军
2018年6月
序二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神经科的一类重要疾病,是中青年人非外伤性致残的最常见原因,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在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正逐渐得到重视。常规影像学方法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但是无法量化个体的组织损伤差异,无法发现脑内的隐匿性病变,因此,常常出现临床-影像相关性差的情况。随着近十年来MRI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种不同的MRI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组织损伤,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对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正确认识不同技术的应用,了解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就能更好地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技术的作用,为深入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断、寻求预后和监测治疗的敏感指标提供可能的影像支持,对于更好地控制疾病复发和病情进展,较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影像学的专著非常少,而本书从高分辨结构像、显示皮层病灶的双翻转恢复序列以及弥散张量成像、灌注成像、波谱成像、功能成像等方面全方位地介绍了疾病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站在临床研究的前沿对该疾病的影像学及其所反映的深层机制做了全面的概括和阐述,对从事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师和影像学医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
早在15年前,我就开始从事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研究,本书的主编刘亚欧和副主编段云云曾是我团队的一员,此书的出版也让我颇感欣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治疗此病的药物都没有在国内上市,欢迎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加入到这一队伍中,为早日给脱髓鞘患者带来福音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于春水
2018年6月
前言
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为代表的神经免疫疾病主要罹患为社会劳动的主力——中青年人,是除外伤外中青年致残的最常见原因,是神经科重大的疾病和常见的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对于神经科及影像科医生不如脑卒中、肿瘤等常见病熟悉,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近年来国际报道神经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同时由于MRI等影像技术的发展,神经免疫疾病的诊断率显著提高,更为重要的是神经免疫疾病如经典的多发性硬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复发和病情进展,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影像学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的核心环节,本书以磁共振检查(MRI)为核心,同时也简要介绍了核医学检查(PET,SPE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神经免疫疾病的应用。本书努力涵盖影像学从影像采集的方法和基本序列、诊断标准和影像学表现、MRI新技术(包括脑结构测量、弥散张量成像、磁敏感成像、脑功能成像、脑灌注成像、波谱成像、脑皮层病灶显示、脑网络分析以及脊髓新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核医学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并阐述了影像学在监测疾病治疗中的价值以及应用中的局限性。希望能够客观展示影像学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应用的全景。
本书编者均为长期工作于神经免疫疾病临床和科研一线的影像学和神经科专家,海外专家团队包括荷兰自由大学Frederik Barkhof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Helmut Buzkueven教授等也提供了宝贵建议,编者团队努力使本书成为国内第一本专注于全面介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重点在MS和NMO)影像学的专著,为神经科医生、影像学医生、神经免疫领域的科学家以及患者和家属提供一本全面的影像学参考书。
由于我们的学术水平有限,不当和错误在所难免,加之神经免疫领域进展迅猛,本书出版之时相信已经有不少内容已经又有了新的发现或发展,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值本书出版之际,首先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王拥军院长为首的医院领导和以高培毅教授为首的科室领导、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我的母校首都医科大学及曾经工作过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各位师长对我的培养,感谢各位编者的辛勤付出,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刘亚欧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