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产后痉病案
校注妇人良方
一妊妇堕胎昏愦,不时吐痰,自用养血化痰之剂,昏愦不省,自汗发搐,痰涎涌出。彼以为中风,欲用祛风化痰。予曰:此属脾气虚寒所致。用十全大补汤加炮姜,二十余剂寻愈。(妊娠堕胎后血下方论第四)
一产妇不语,用七珍散而愈。后复不语,内热晡热,肢体倦怠,饮食不进,用加味归脾汤为主,佐以七珍散而愈。后因怒,不语口噤,腰背反张,手足发搐,或小便见血,面色或青或黄,或时兼赤。余曰:面青,肝之本色也;黄者,脾气虚也;赤者,心血虚也。用八珍汤加钩藤,佐茯苓、远志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痊。(产后不语方论第八)
一产妇患前症(恍惚),盗汗自汗,发热晡热,面色黄白,四肢畏冷,此气血俱虚,用八珍汤不应,更用十全大补、加味归脾二汤始应。后因劳怒,发厥昏愦,左目牵紧,两唇抽动,小便自遗,余为肝火炽盛,用十全大补加钩藤、山栀而安,再用十全大补汤、辰砂远志丸而愈。(产后中风恍惚方论第四)
一产妇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四肢抽搐,两目连札。此去血过多,元气亏损,阴火炽盛,用十全大补加炮姜,一剂而苏,数剂而安。
余在吴江史万湖第时,将入更,闻喧嚷。询云:家人妇产后出直厨,忽仆而死。余意其劳伤血气而发痉也,急用十全大补加附子煎滚,令人正其面,开其口灌之。久不能下,令侧其面而出之,换以热药。如此五次,方得下咽,遂苏。(产后汗多变痉方论第八)
一产妇筋挛臂软,肌肉掣动,此气血俱虚而自热也,用十全大补汤而安。
一产妇手麻,服愈风丹遍身皆麻,神思倦怠。余谓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汤加炮姜,数剂渐愈。去姜又数剂,及逍遥散而痊。(产后四肢筋挛方论第十一)
一产妇先胸胁乳内胀痛,后因怒,口噤吐痰,臂不能伸,小便自遗,左三部脉弦。余谓此肝经血虚,而风火所致,不能养筋。先用加味逍遥散治之,臂能屈伸。又以补肝散、六味丸,诸症悉愈。
一妇人发瘈遗尿,自汗面赤,或时面青,饮食如故,肝脉弦紧。余曰:此肝经血燥风热,名瘈也。肝主小便,其色青,入心则赤。法当滋阴血,清肝火。遂用加味逍遥散,不数剂而诸症悉安。(产后瘈疭方论第十二)
女科撮要
家人妇产后,小腹作痛,忽牙关紧急,灌以失笑散良久而苏,又用四物加炮姜、白术、陈皮而愈。(产后血晕并失血)
名医类案
一产妇年三十余,正月间新产十余日,左脚左手发搐,气喘不眠, 见症甚凶,面起黑气,口臭。 若面无黑气、口臭之症,宜大温补。此症虚中有实,看他用药加减法。脉浮弦而沉涩,右为甚。意其受湿,询之,产前三月时常喜羹汤茶水。遂以黄芪、荆芥、木香、滑石、苍白术、槟榔、陈皮、川芎、甘草、芍药,四服后加桃仁,又四服而漉漉有声,大下水晶块大小如鸡子黄与蝌蚪者数十枚而愈。乃去荆芥、槟榔、滑石,加当归、茯苓调理其血,四十帖而安。(产后)
一妇产后血风,四肢瘛疭。以小续命汤,数服而安。(产后)
俞子容治一妇,新产后七日,为将息失宜,腠理不密,因风寒所侵,身热头痛,两眼反视,手足瘛疭,名曰蓐风。用荆芥穗一味,新瓦上焙干,为细末,豆淋酒调下二钱,其疾即愈。古人珍秘此方,隐括 ①其名,故曰举卿古拜散。盖用韵之切语,举卿为荆,古拜为芥。《曾公谈录》谓之再生丹,亦神之也。(产后)
① 隐括:亦作“隐栝”。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引申为修正。
杜壬治郝质子妇,产四日,瘛疭戴眼,弓背反张。壬以为痉病,与大豆紫汤、独活汤而愈。 立斋治瘛疭以大温补,此治风,想瘛疭有微甚之不同耳。政和间,余妻方分娩,犹在蓐中,忽作此症,头足反接,相去几二尺,家人惊骇,以数婢强拗之不直。适记所云,而药囊有独活,乃急为之,召医未至,连进三剂,遂能直,医至即愈矣,更不须用大豆紫汤。古人处方,神验屡矣。 二方在《千金》四卷。(产后)
旧德堂医案
龚姓妇,产后发痉,口歪不语,角弓反张,时或稍愈,顷之复作,诸医皆用风治。予曰:肝为藏血之乡,风水之司也。肝气为风,肝血为水,流则风息而筋脉自舒。古人云治风先治血,信有言矣。况产后气衰于表,血衰于里,气衰则腠理疏而外风易袭,血耗则肝木枯而内风煽动。故血不养筋则角弓反张,风淫胃脉则唇口引动,当用滋润之品,内养肝血直补其虚,少佐驱风之剂,使同气相求,得以易入。用四物去芍药,加羌活、防风、独活、钩勾、酒炒荆芥,两剂而愈。若用辛散则风能燥血,辛走阳气,适滋其困矣。
临证指南医案
程 坐蓐过劳,肝风阳气动,面浮气短,腹膨,恶露未清,不可腻滞,须防痉厥。
小生地 丹参 泽兰 茯神 黑穞豆皮 琥珀末
又 血分既亏,风阳动泄,汗出心悸,此辛气走泄须忌,所虑痉厥,如已见端,议静药和阳意。
阿胶 鸡子黄 细生地 生牡蛎 丹参 茯神(产后)
续名医类案
一妇人产后睡久,及醒则昏昏如醉,不省人事,用荆芥穗微焙为末,每服三钱,豆淋酒调服,或童便服,此华佗愈风散也,又名举卿古拜散。医用此及交解散, (当归、荆芥穗等分,每服三钱,水酒煎。)云服后当睡,必以左手搔头,用之果然。此病多因怒极伤肝,或怒气内郁,或坐草受风而成,急宜服此,便可立待。 (《本草纲目》)
王肯堂治一妇,产后七日,为将息失宜,腠理不密,偶因风寒所侵,身热头痛,两眼反视,手足瘛疭,名曰蓐风,用前方,其疾即愈。古人珍此秘方,隐括其名曰举卿古拜散。盖用韵之切语,举卿为荆,古拜为芥。《曾公谈录》谓之再生丹,亦神之也。 (《续医说》)薛氏谓前症如此,用不应者,急用大补气血为主。
吴交山治一妇,产后因虚,牙关紧急,半身不遂,失音,以续命汤煮饮,数服而安。 (《医宗粹言》)(卷二十五产后·类风)
沈尧封云:丁丑三月,练塘金虞第四媳,产后变症。先是于上年十月生产甚健,至十二月初旬,面上浮肿,驱风不应。加麻黄三帖,通身胀肿,小便不利。更用五皮杂治,反加脐凸。更用肉桂、五苓,小便略通,胀亦稍减。续用桂附八味,其肿渐消,惟右手足不减。忽一日,口眼歪斜,右手足不举,舌不能言,因作血虚治,变为俯不得仰。数日后,吐黑血盈盂,吐后俯仰自如。旬余,复不得仰,又吐黑血而定,投以消瘀,忽然口闭目开如脱状。其母一夜煎人参三钱灌之得醒,醒来索饭,吃一小碗。近日又厥,灌人参不醒,已三昼夜矣。余遂往诊,右手无脉,因肿极不以为怪,左脉浮取亦无,重按则如循刀刃。余曰:此是实症,停参可治。遂用胆星、半夏、石菖蒲、橘红、天虫、地龙、紫草,水煎,入竹沥、姜汁,一剂知,四剂手足能举,十二剂能出外房诊脉,诸病悉退。惟舌音未清,仍用前方而愈。金问奇病之源,余曰:人身脏腑接壤,怀胎后,腹中遂增一物,脏腑之机括,为之不灵,五液聚为痰饮,故胎前病痰滞居半,《千金》半夏茯苓汤,所以神也。至产时,痰涎与恶血齐出,方得无病。若血下而痰饮不下,则诸病丛生,故产后理血不应,六神汤为要药。此证初起,不过痰饮阻滞气道作肿,血本无病,用五苓、肾气肿减者,痰滞气道,得热暂开故也。久投不已,血分过热,致吐血两次。至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络不灵,俱是痰滞经络之证,即厥亦是痰迷所致,并非虚脱,故消痰通络,病自渐愈,何奇之有?(卷二十五产后·痉)
南雅堂医案
新产五天,忽手足搐搦,头摇项强,口角微斜,是产后亡血过多,血舍已空,风易乘虚袭入,法宜峻补气血,即为扶正祛邪之法,方列后:
人参 三钱 当归身 五钱 川芎 一钱五分 荆芥 一钱(痉厥门)
新产感受风邪,面赤头痛发热,气喘自汗,手足抽掣,角弓反张。此为风痉,症属险恶之候,姑仿《金匮》法,以竹叶汤加减酌治。
炮附子 五分 鲜竹叶 四十九片 防风 一钱 甘草 一钱 栝蒌根 三钱 桔梗 一钱 人参 一钱 桂枝 八分 大枣 五枚 生姜 七片
水同煎服。(产后门)
新产五朝,阴血亏损未复,筋脉失于营养。故项强头摇,四肢抽掣。此亡血过多,阴液枯耗,因而感风成痉,急宜大剂峻补,尚冀可图,用十全大补汤加味主治。
人参 三钱 白术 三钱(土炒) 白茯苓 二钱 炙甘草 一钱 大熟地 三钱 当归身 二钱 炒白芍 一钱 川芎 八分 炙黄芪 三钱 肉桂 八分(冲) 柴胡 一钱 钩藤 二钱 栝蒌仁 二钱 竹沥 一杯(冲) 生姜汁 半盏(产后门)
问斋医案
产后百脉空虚,肝风内起。筋伤自转,身形强直,口目牵引,神情恍惚,慎防汗脱。举卿古拜散加味主之。
荆芥炭 三钱,为末 人参 三钱 鸡子清 三枚
煎水调服。(风痉)
前胎产后惊风,近值有妊足月,又复呕吐吞酸,浊痰上溢。良由肝木克制脾土,津液凝结为痰。肝气郁结化火,火炎痰扰,曲直作酸,脉来弦数无神。法当养阴济火,清气化痰,杜其产后惊风之患。
犀角片 当归身 黄芩 大生地 陈橘皮 连翘 大白芍 车前子 薄荷 白知母 益母草(胎前)
产后阴亏,又值惊恐。惊则伤胆,恐则伤肾,驯致肝风内动。口噤背张,瘈疭摇头,神虚妄语。入心为笑,入肺为悲,入脾为歌,入肝为怒,入肾为恐。俗名产后惊风,乃全亏危症。急宜峻补。
大熟地 人参 何首乌 当归身 枸杞子 玄武板 黄精 五味子 陈阿胶 紫河车(产后)
产后惊风,甚于风痉。皆缘血不养筋,筋转所致。法当峻补。
大熟地 人参 宣木瓜 当归身 冬白术 防风水炒黄芪 陈阿胶 荆芥灰 鸡子清(产后)
王氏医案三编
朱仲和令正,向于娩后陡患痉厥,多医以图,广服补剂,其人虽起,厥疾弗瘳,再产亦然,延已数载,安之若素。孟英闻之,尝谓仲和曰:将来受孕,宜预药以痊之。今冬怀妊,病发益频,遂邀过诊。脉甚弦滑,厥前必先作胀,更衣得泻始舒,巅顶时疼,饮食不减。曰:肝风挟痰为患耳!仲和云:肝风则良是,痰则从来未吐。曰:惟其不吐,所以为患。沈尧封谓胎前病痰证居半,产时痰涎不下,诸病丛生,医者未知此理,徒知产后为虚,痰处络中,如何自吐?亦幸而痰在络中,补之不为大害,不过锢之愈深耳,岂可以不见痰面,遂云无痰乎?爰授蠲饮六神汤合雪羹,加蒌仁、竹沥,服三十剂病果渐愈。次年娩后安然,知病根已拔矣。
柳宝诒医案
汤 产后溃疡颇甚,营气大损。晚热干咳,脉数,皆虚象也。腹中攻痛,肝气不平。拟方先与疏木和胃,候其纳谷渐增,再图补复。
白芍 (姜汁炒) 郁金 橘络 苏梗 白薇 丹皮 当归 蛤壳 青皮 (醋炒) 生甘草 檀香 陈佛手
二诊 去橘络、苏梗,加洋参、制半夏、茯苓、广陈皮。
三诊 风痉本由乎血虚,迩因产疡之后,肝阴更伤。腹中攻痛,木气亦欠疏畅。当于养血之中,兼以调理。
生地 (砂仁同打) 归身 (炒黑) 白芍 牡蛎 钩藤 蒺藜 郁金 丹皮 (炒) 白薇 首乌藤 穞豆衣 广陈皮 佛手
四诊 手足痉掣,头晕齿骱,神呆不语,此属风阳上冒,兼挟痰浊上蒙之象。每发近晚,病属阴分也。向质阴气不足,肝肾不调,经速而多,乃营虚而兼有木火之象。病起脏气偏伤所致,宜缓与调理。刻先与熄风养营。
细生地 (炒) 大白芍 广郁金 (明矾化水拌) 炒归身 川贝母 羚羊角 左牡蛎 白蒺藜 首乌藤 丝瓜络 (姜汁炒) 丹皮炭 小青皮 佛手 竹沥 (和姜汁少许,冲服)
五诊 发痉时神识略清,痰气得通之象也;眩晕仍作,血不养肝,风阳仍扰也。经停两月,频作腰痛,当防木火内扰。拟方养血熄风,佐以清泄肝木。
大归身 大生地 大白芍 石决明 穞豆衣 白蒺藜 女贞子 厚杜仲 菟丝子 生甘草 淡黄芩 砂仁 竹二青 陈佛手(肝风)
萧评郭敬三医案
小产失治转痉厥治验
俗云:胎前不宜热,产后不宜凉。朱丹溪亦云: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故近时病家医家,多遵此法,遂令产后之误药而死者,比比然也。夫医药原为治病而设,有是病则用是药,不必过于拘泥。仲景于产后而用硝、黄,前贤徐灵胎谓石膏、竹茹,亦不禁用,何尝专尚温补哉?辛丑四月,彭姓一妇,小产后胞衣不下,恶露甚少,医者与以生化汤二剂,遂发热自汗,脘痞食少,头目郁冒,至夜遂作痉厥,次日延余诊视。两手脉俱大数而劲,乃肝阴素亏体质,妊娠暑热外蒸,肝阳内逼,致胎不安而堕。医者不惟不以养血凉肝之剂,而反重用归、芎,佐入羌、防、葛根之类,以升发其阳;胎堕之后,又以生化汤,辛温行血,遂令下血不止而痉厥。余用犀角、羚羊、栀子、丹皮、桑叶、石膏、生地、白芍、知母、山楂、桃仁、黄芩、黄连、水竹叶之类,出入为方,大剂服四五剂,恶露渐下,诸症渐减。又予养血凉肝之剂,十余剂,而下血至四十余日始止。
尚按:产后体强无病者,只须荣养将息,可以勿药,反此者病。临产水衣先下,血衣后下者,是痰涎与于瘀血,皆得齐下,可以无病。尚血下而痰涎未下者,则诸病丛生,治宜蠲除痰涎。若胎前先有伏邪,乘产后气血两虚,痰瘀未净而发者,临床诊断,最宜注意。其脉搏或软或弦微滑略数,虽无大差别,但其舌苔颇有可征,或黄或浊,或白黄而腻,舌尖微露朱点,胸腹微灼,小溲热黄,宜按伏邪法治之。设因气候不佳,看护失宜,感冒客邪者,宜用新感法治之。医者果能求源治病,辨体立方,自不惑于产后之为体虚体质,时令之有新感伏气矣。在营虚血少之体,血已随胎而下,产后恶露甚少,或全无恶露者,但察其腹无胀痛之苦,不可妄用行瘀之药,以诛伐无过。审其确有瘀血,腰腹痛胀,或有瘕块,治分寒瘀温通、热瘀凉通两大大法。腹痛按之稍减,恶露行而不畅,舌苔淡白不渴者,生化汤暨少腹逐瘀汤,自可引用。少腹胀痛拒按,溲热舌赤苔黄,治当清热行瘀。自制清化汤一方,以为对待药,则丹参、玄胡、炒栀、金铃、蒲黄、灵脂、桃仁、益母草各三钱,瓦楞子末、元参各六钱,白薇八钱,合欢皮一两是也。其他不凉不热,能开能合者,尚有《妇科约编·产乳门》,新制紫豆木耳海蜇煎,在法最稳当可靠,足供参考。此虽专门产科应有之常识,然亦博采众长,苟非胸有定规,出门断难合辙。此妇以肝阴素亏之体,妊娠又值时令暑热外侵,肝阳内动,致胎不安而堕,胞衣不下,恶露甚少。医者昧于热瘀凉通之法,不惟不以平剂清热行瘀,反妄用生化汤,再加辛温升发,以鼓动肝阳而为痉厥,下血不止,命在垂危,遂使挽救之方,清热息风行瘀,犀、羚、膏、知,转为焦头烂额之客,苟非才学识胆俱全,岂能当此重任,危矣哉!亦微矣哉!下血至四十余日始止者,以小产如生挤其疮,荫胎之血,不能完全骤下也。其胞衣下于何时,案中未经声明,想已随血而下矣。录此可为医家道少之烟戒,藉以造福于未来之病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