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四门荷千古
——永宁州城城墙
青山郁郁,古城恒存,厚重的城墙在建筑伊始或是为了军事防御,或是为了安居定业,但如今这些缘由都已不再重要,走过岁月却依旧屹立的城墙不多了。历史的风云席卷了天际,带走的不仅仅是故事和岁月,还有湮没其间的建筑、故事和荡气回肠的英雄,如同一粒石子投向大海,泛起一层涟漪之后复归平静。而我们,仅仅能够在仅存的古城中寻回历史的印记。在山西,有一座平遥古城;在云南,有一座丽江古城;而在广西,有永宁州古城。
永宁州城的城墙,始建于明朝成化十三年,即公元1477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北端,东临寿城河,三面环水。作为明朝古建筑,1981年永宁州古城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13年时,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州古城是明代永宁州的治所,曾是沟通广西南北的交通要塞,永宁州在建城伊始,就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此城最早在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由古田知县陈达所建,最先为土城,后随着永宁州地位的提升,改建成石城。隆庆六年,古城往西扩宽,建城门四座,东门叫“东兴门”,南门称“镇宁门”,西门取“安定门”,北门为“迎恩门”。永宁州古城,历经历史的沧桑,几度修葺,又在历代战火中,多有被毁,永宁州城城墙和四门能够幸存至今,被今人所见,真的是一个奇迹。
永宁州古城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杨志德 摄
在四方城楼中,东、西、北三个城楼都是单檐建筑,只有南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在当地,人们将东门和南门看作“喜门”,婚嫁等喜事要从这两道门过;而北门和西门是“幽门”,有不好的事只能走这两道门。城墙还是当地的制高点,因古镇三面环水,水祸不断,城中房屋却不高,在水患来临时,人们便只能登上城墙去避水患。据《永宁州志》记载,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那次水患,连降大雨数月,官民到城墙避难。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连日淫雨,洪水泛滥,全城百姓都到城墙上避水,“东南角城垣低凹处手可触波”。永宁州城城墙易守难攻,永宁州又处于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座古老的城墙承载了多少百姓的安危,保护了多少百姓安居其乡。
沿着永宁州城城墙走一个来回,在青山的掩映中,古老的城墙古朴而厚重,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故事,用厚重的肩膀荷担起百姓的幸福。今天你我走在古老的城墙之上,只能向它抱以深深的感恩和惊叹。希望在岁月的冲击下,它能够永远如山般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