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伤肝,想要肝好就少发怒
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
——《黄帝内经·灵枢》
生活中免不了会发生让人愤怒的事,愤怒不但会影响心情,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健康。其中,对肝的影响最为明显。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忿怒伤肝”。所以养好肝,在情绪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制怒。
☉暴怒是会出人命的
关于“怒伤肝”,相信不少人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故事:吴国大将军周瑜才华横溢,但心胸狭窄,经常生气。诸葛亮计夺南郡,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愤怒至极的周瑜感叹“既生瑜,何生亮”,最后旧伤复发,吐血而亡。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怒,主疏泄,性喜顺畅豁达。人之所以会发怒,是因为某种目的和愿望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或事情跟自己的意愿发生了冲突,使紧张的状态逐渐加深,最后形成怒气爆发出来。当人发怒时,肝气上逆,血气上涌,而肝是藏血的器官,因此发怒直接伤害到肝。
怒的程度不同,对肝和健康的伤害也会有所差异。“小怒”使人气血不和,有烦躁易怒、头昏目眩、食欲不振等症状。“大怒”可导致肝功能失常,出现气血逆乱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因为人在发怒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心跳会加快,血压会增高,如果大怒很有可能诱发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脑溢血等严重后果。
☉怒是本性,制怒才是本事
人的情绪是相当复杂和丰富的,所以偶尔发怒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发怒成为常态,动不动就怒发冲冠,那就要伤害身体了。
一个人发怒总是有原因和针对性的。这个原因在易怒者眼中是不可忍受的导火索,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则不必或不屑为之动气。所以制怒的根本还在于自己。
易上火的人往往对小事都很在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他就会耿耿于怀。过后,又会把事情尽量往坏处想,结果,越想越气,终至怒气冲天。所以避免发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遇到这类事时,不要一味地往坏处想,因为事情往往不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对你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为此发怒当然就没有必要了。
相比于这种越想越怒,还有一种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怒火中烧,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制怒方式就是立即放松自己,命令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当怒气稍降时,对刚才的激怒情境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责任,发怒有没有必要。经常进行这样的审视,你发怒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
对于“发怒成性”的人来说,要改掉这个缺点,首先是要先认识到这个缺点,敢于正视,才能有勇气、想办法去改变。林则徐制怒的例子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官清正廉明,为人刚正不阿,但他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很容易冲动发怒,他的亲友常常规劝他。他也懂得经常发怒是无济于事的,于是自己想了一个办法,写了“制怒”两个大字,把它装裱好,高高地悬挂在书房内,每次进书房一抬头就看到“制怒”二字。日久天长,便将易怒的缺点改掉了。
如果你也经常发怒,不妨试试写下来,时刻给自己一个提醒。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收到效果。
☉运动能帮你泄怒火
制怒只是暂时性地“灭火”,并不能将火气完全地浇灭。为了彻底地消除火气,最好的方式还是将其发泄掉,这就要求我们“该发火时就发火”。发火可以,但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也不能令自己变得不可理喻。做运动是不错的泻火方式,而且运动不仅可以转移注意力,还能促进肝排毒,使得气血运行顺畅,达到养肝健体的目的。
揉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展开,双手指尖分别放在同侧肩膀上,朝前画圈,呼吸均匀,坚持1分钟,再向后画圈,又坚持1分钟。该动作可促进气血循行。
屈腿:平躺在床上,两腿伸直,尽可能地向两侧打开。也可端坐,两脚分开,自然摆动。该动作可舒筋养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