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进入新媒体时代

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使用媒介的历史。从远古先民的刻木记事到当代人们的光电传播,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

第一节 从木叶传情到光电传播

传媒是指人类用以传递信息的各种媒介。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产生之前,人类曾使用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总体来说,人类先后经历了五大传媒形态发展阶段。从远古的手舞足蹈到现代的网络视频,人类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新媒体时代。

一 何谓传媒

现代意义上的“传媒”是由“传”与“媒”联合组成的复合词,其词义也由“传”与“媒”合并演化而来。

“传”字经历了甲骨文、小篆、楷体三种字形变化。

“传”的含义,基本有以下几种:

一是传递、传送:《孟子·公孙丑上》“速于置邮而传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这里的“传”都是传递、传送的意思。

二是传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指传授为人之道、从业之能。

三是让位、传代:《孟子》“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是指万章问孟子说“是不是到了禹的时候道德就衰败了,(帝位)不传给贤人却传给儿子”。

四是留传:《盐铁论·非鞅》“功如丘山,名传后时”,就是指功高如山,流传后世。

五是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就是指魏晋时期画家顾恺之所倡导的绘画要充分表达人物的神情。

六是召唤、叫来:《红楼梦》“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就是指贾母那里派人来叫大家去吃晚饭了。

“媒”字经历了小篆、楷体两种字形变化。

其含义,有以下几种:

一是婚姻介绍人:《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媒妁就是媒婆,古时候专门从事婚姻介绍的人。

二是谋划、斟酌:《说文》“媒,谋也。谋合二姓”,即媒妁帮助两姓男女缔结婚姻,权衡适中、择善而定之意。

三是中介:《周礼·媒氏注》“媒,谋合异类使和成者”,指使不同之物相互沟通的中介。

四是媒怨,招致怨恨:《汉书·司马迁传》“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指司马迁对李陵举事不当,只顾保护自己家庭而招致怨恨表述同情。

传媒,或称“媒体”、“媒介”、“大众传媒”,乃由“传”与“媒”结合而成,原意为中间、适中、平均、调解人、传导体;也可以解释为手段、工具等。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传媒作为术语,并进行了解释:“传播信息咨询的载体。”[1]现代意义上的传媒,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手段或机构。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媒,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理解。

一方面,从传媒的物理属性来理解,传媒可以是一种技术手段、一种物理形式。比如电视传媒,我们可以从其物理形式来理解,就是接收和播放电视信号的电视机。

另一方面,从传媒的社会属性来理解,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传媒的技术和物理属性要通过人的创造和使用来得以实现,传媒的性质由其所属的社会结构性质来决定。比如传媒系统的信息传播活动要依靠人们制定的一套社会规则来运作,从信息的采集、制作和传播都由人来决定。传媒既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比如西方国家的许多传媒集团都是私人的,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其主要的股东和首席执行官是鲁伯特·默多克,他的家族控制着这个公司30%的股份。而社会主义中国的许多传媒机构则是国家所有,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其所有权属于国家。

传媒仅仅就其物理形式来看,是没有阶级属性的,它可以为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使用和服务。传媒的物理形式跟传播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人类历史上的传媒形态曾发生过多次的革新。而从传媒的社会属性来看,传媒是社会阶级的产物,代表着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为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服务;其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为一定社会的组织、政府和机构控制或影响。

二 传媒形态的历史进程

农历十月,一个很平常的早晨,“叮叮当当”的牛铃声从芷江碧河侗寨进宝冲[2]的吊脚楼下响起了,偶尔夹杂着吆喝声,还有鸡叫声。笔者睁开双眼,窗外透进来一片晨光。笔者起身轻轻推开窗门,薄薄的云雾还萦绕在吊脚楼的前后。此时大约是早晨6点,碧河的村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笔者的报道人YXJ听到笔者起床的声音,也从被窝里爬起来,搓揉着睡意蒙眬的双眼,打着哈欠。也许是昨晚聊得太晚的缘故,我们都感到很疲惫。

YXJ下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把桌上的电脑打开,然后拿毛巾到屋外的自来水管旁洗脸,电脑播放出熟悉的刘德华的《天意》。趁YXJ洗脸的工夫,笔者打开他电脑桌面上的酷狗音乐盒,将其音乐列表抄录如下:

1.刘德华:《天意》

2.刘德华:《练习》

3.赵传:《爱要怎样说出口》

4.陈慧琳、刘德华:《我不够爱你》

5.刘德华:《木鱼与金鱼》

6.张学友:《想和你去吹吹风》

7.王心凌:《第一次爱的人》

8.王心凌:《喜欢你怎么办》

9.信乐团:《死了都要爱》

10.王力宏:《唯一》

11.庞龙:《你是我的玫瑰花》

12.张韶涵:《隐形的翅膀》

13.刘德华:《假装》

14.刘德华:《缠绵》

15.刘德华:《一起走过的日子》

16.李克勤:《红日》(粤语)

17.李克勤:《护花使者》

18.阿幼朵:《苗乡侗寨》

19.陈旭:《哥只是个传说》

20.陈娟儿:《错错错》

21.陈娟儿:《不能失去你》

以下是笔者与YXJ的一段对话:

笔者:“你很喜欢听音乐吗?”

YXJ:“我们农村没什么好玩的,没事听听,轻松轻松,不然挺闷得慌。”

笔者:“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YXJ:“一般是流行音乐,刘德华、张学友什么的,反正现在流行的,都喜欢。”

笔者:“哦,那侗族山歌,你喜欢吗?你会唱吗?”

YXJ:“现在哪还有侗族山歌,过去小的时候听大人在山上干活的时候唱过,像喊号子似的。现在谁还唱那个玩意,没人唱了。”

从笔者与YXJ的上述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下农村生活十分枯燥,看电视、玩电脑成为农民排遣寂寞的主要方式。其消遣的内容也主要是时下流行的电视节目、港台流行歌曲。受流行歌曲的影响,传统民歌遭受到很大的冲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洗完脸后,YXJ便去喂他的竹狸鼠,笔者则到村子里转悠去了,笔者还要重点观察另一个报道人YXM一家。只听到牛铃声渐渐远去,偶尔传来几句粗犷的骂人声:“要你早点睡觉,你不听,只晓得看电视,早上就起不来。太阳都晒屁股了,还没起来。”这肯定又是哪家的孩子因为晚上看电视看得太晚,起不了床挨骂了。碧河在2000年前还开办有小学,后来因为上学的孩子太少,不好开课,便把学校撤了,村里所有的孩子都到碧涌镇上去上学。小学空了出来,YXJ回家后便把空教室租了下来,发展竹狸鼠养殖。孩子们除了上午9点至下午4点在学校学习外,平时很少有时间来学习,或帮助家人干家务活,或成群结队地在寨子里玩,晚上则是雷打不动地陪着大人看电视。通常是晚上七八点钟吃完晚饭的时候开始看,一直看到晚上十点、十一点钟才睡觉。如果碰上好的节目,看到凌晨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情。

以上是笔者2009年在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进行田野调查时的一段田野调查笔记。传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或基本行为,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传播史。同样,人类传媒的发展也是跟随着人类诞生、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产生之前,世界各地的人类曾广泛使用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从远古的手舞足蹈到现代的网络视频,人类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新媒体时代。

人类传媒总体上来看,经历了原始传媒、语言传媒、文字印刷传媒、电子传媒与数字新媒体五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原始传媒

在人类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语言之前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人类先民们靠着叫喊、挥舞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手段,来表达情感、交流生存信息。

原始传媒阶段,人们进行信息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都十分狭小,意义十分模糊,信息量也非常有限。其根本特点就是模仿。这一特点从世界各地的远古事情的壁画中可以找到答案。这些远古壁画大都是先民们根据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情形模仿临摹下来的,现实而直观。

此时的原始传媒既是人们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感情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神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许多原始传媒寄托了先民们对大自然、对天体、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崇拜和敬畏,如图腾、结绳、刻木、草标,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原始传媒来消除灾难、祈求福祉、抚慰心灵。

(二)语言传媒

人类创造了语言,语言也就成了人类的特征,成了人类进行交际与传播的工具,也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迄今为止,语言仍然是人类使用最频繁和广泛的传媒工具。

菲利浦·列伯曼在《人类说话的进化》(1984)中推断:人类的远祖大约在9万年前的某个时候开始“说话”,大约在3.5万年前的某一时期开始使用语言。罗伯特·芬(1985)的推断与此稍有不同。至于语言是怎样产生的?各种猜测可谓异彩纷呈:“汪汪”派认为,言语是通过模仿狗叫等自然的声音形成的;“哼哟”派认为,言语是在从事某项群体的重体力劳动时为协调动作发出的声音形成的;“感叹”派认为,语言是由偶然地表现感情(疼痛、高兴、恐惧、悲哀)时所产生;“唱歌”派认为,语言是从传播感情和欢乐事件的歌声中演变而来。在众多的猜测中,恩格斯的“语言起源于共同劳动”的假说,百多年来受到的非议最少。

据考古发现,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最先出现的尼安德特人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奇怪地绝种了,而后起的克罗马农人却成了人类最直接的祖先。一个十分有力的推论是:前者没有语言,而后者创造了语言。语言拯救和帮助了克罗马农人,人类也从此脱离了动物的信号传播藩篱,踏上了人类的语言传播大道。第一次传播革命中的语言传播,使个人经验和见闻为大家所共享,使前人的文化积累为后人所继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祖先懂得了钻木取火、草药治病、保藏食物、饲养动物、耕种粮食、敬奉神祇,还掌握了“知识含量”很高的制陶、纺织、炼铁等技术。若没有语言传播,这些转变就不会发生,社会就会停止生产,就会崩溃,就会无法作为社会而存在下去。

语言不仅使人类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而且还锤炼了人类的思维,促进人类大脑的发展。这时候甚至出现了专门以语言传媒来进行信息传递和社会管理的专门人才,他们是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智者。他们凭借超强的记忆能力和表演才能,通过语言把部族的历史、道德规范、社会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人,教育后代、传播知识、规约社会。比如说彝族的毕摩、纳西族的东巴、侗族的款首、苗族的苗老师。

口语与手势、壁画等原始媒介相比,当然要有效得多。口语的产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到今天为止,口语仍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3]语言媒介最大的特点是共时性和易逝性。语言媒介不能脱离说话者而独立存在,传受双方必须在一定的有限的范围内。同时,语言保存十分困难,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录音带(碟)、网络等音频传输设备为语言的远距离传播提供了可能,录音设备还实现了语言高保真保存。

(三)文字印刷传媒

经过漫长的原始图画和记号与口头语言的交互使用,大约5000年前或更早的时间,人类终于发明了文字,从此踏上了传播史上的新历程。考古发现,在古代,苏美尔和埃及就出现了文字。

随着文字的发明,人类开始在龟背、竹简或树叶上书写文字,后来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书写工具的日益完善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改善,文字媒介突破了时空限制快速发展起来,并且带动了一系列文字媒介的发明和出现。

首先是手抄报纸的出现。我国汉代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历经发展到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又以活字印刷的形式出现。在西方,14—15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适应贸易的需要,当地出现了以采访政治、战事、船舶离港和抵达等消息的专门机构,出现了粗具雏形的资产阶级报纸——手抄新闻。继意大利之后的德国、英国和法国也出现了这种手抄小报。当时德国福格尔贸易所的手抄小报最为著名。

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信息传播开启了一条光明大道。印刷术起源于我国殷商时代的印章和公元200年的拓印术,大约在隋唐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第一本印刷品是我国唐朝印刷的佛典《金刚经》。到宋代,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且有了批量生产的意识。”[4]1450年,德国人戈登堡在我国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启发下,发明完善了金属活字印刷术,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手抄小报逐渐变成印刷日报。书籍和报刊的先后问世,开创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因此,西方传播学界把1456年戈登堡用手摇印刷机一下子印刷出200本《圣经》的日子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施拉姆更是把这个日子称为“庆祝大众传播开始的日子”。

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等便士报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大众传播事业随后出现了。1833年,美国人本杰明·戴出版了一份《太阳报》,一便士一份,以刊登社会新闻为主,发行量达到了1.5万份,一跃成为美国当时最大的报纸。这些便士报纸不仅因为廉价很受市民欢迎,更为重要的是:报纸的内容上以新闻、信息、社会新闻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不同大众生活;读者不限定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成为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发行量大,一般是几万乃至几十万份。总之,报纸从精英社会开始走上市民社会,完成了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了。[5]

继便士报纸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各类报纸。此外,书籍、杂志、广告等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人们进入大众文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文字印刷传媒的最大特点是历时性,因为纸张的出现,便于保存。同时,媒介与人实现了分离,便于传递,传播的范围更大了、更便捷了。

(四)电子传媒

“电子媒介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声色犬马的传播时代。”[6]19世纪中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宣告人类进入电子媒介时代。183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1848年,纽约6家报纸联合创办了“港口新闻联合社”,1850年,英国创办了路透社;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1877—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继文字的复制时代后,声音开始了复制时代;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分别研制成功了无线电通信设备;1920年,世界上第一家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并正式播送节目。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电子传媒的出现和日渐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电子媒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远距离信息传播成为现实,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全球化时代。整个人类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电子媒介构建的,叫做“地球村”的巨大村庄内,村庄内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所发生的大小事件都会引起“村民”的关注。

电子媒介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迅速,可以远距离传播,兼具声音和图像,更富表达力和感染力,并且还可以进行现场报道,更贴近事实真相。当然,电子传媒也同时面临着信息不能保存、稍纵即逝的致命弱点。

电子传媒自产生之日起就广受人们的争议,有赞扬者,也有批评者。传播学者陈力丹对电子传媒的特点总结为5个方面:“1.电子传媒使接触它们的人的身体所处的地点,不再与其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相关联,而传统的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则是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决定如何说话、书写,带有强化特定身份的意味。2.多数电子传媒是作为一种共享的场地或平台存在的,服务于人们同时获取信息的需要。3.多数电子传媒将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从而整合了信息系统。4.电子传媒能够绕开空间的隔离,不再使人们限制在一个给定的信息系统中。5.电子传媒无形中创造着新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7]

(五)数字新媒体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1969年,互联网诞生。以数字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传媒一经产生,便对整个人类的信息传播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文化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化,数字网络传媒成为人类一种全新形式的传播媒体,人类也由此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数字网络传媒跟传统媒体相比,无论是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还是传播时效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本章第三节将进行详细的阐释。

三 一个民族村寨的传媒发展简史

碧涌,位于湘西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因圩场北有一高山,名为碧云山,前有一溪涌流,山清水秀,俗称“碧山涌水”,简称碧涌。碧涌镇是芷江的西大门,也是由中原通往西南的重要关卡。因为从与碧涌镇相邻的板山乡翻越分水坳,就直接进入贵州天柱县了。

碧河村离芷江碧涌镇四、五里路,位于镇西北,与碧涌镇相连。碧河因碧涌溪演化成名。碧河全村有200多户800多人,以杨姓侗族为主,从明代开始集聚。碧河杨姓自称是宋朝杨令公之后,属北部侗族的一支。据族谱记载,其远祖泰吉公生于宋朝端宗元年甲戌年四月十三日亥时,系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桥头坪生长人氏。泰吉公生二子禹贡﹑禹琦。长子禹贡武宗年间迁湖南靖州府会同县名都甫塘。杨禹贡生二子,长子得远,次子得彦(二十五岁迁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得远公一子生三孙,分别为长孙辛一,次孙辛二,三孙辛三。辛一生二子,长子鼎文,次子鼎昂。由此不断繁衍至今。2009年10月,碧河村被授予“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碧河民族文化独具特色,保存良好,恰似一朵奇葩,散发着阵阵芬芳,静静地绽放在侗乡大地。

侗族是古百越的一支,芷江境内的侗族自称为“金”、“干”或“更”,其他民族称他们为“侗家”。秦代称为“黔中蛮”,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僚”,唐代又称为“僚浒”、“乌浒”。唐魏徵《隋书·南蛮》卷八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俚、曰僚……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谓百越是也。”唐代在称“僚”的同时,又称“僚浒”或“乌浒”。宋代之后其称谓更为混乱复杂,有“仡伶”、“仡佬”、“仡偻”、“苗”、“瑶”,等等。宋朱辅《溪蛮丛笑·序》中说:“五溪之蛮,沅其故壤。”《宋史·西南溪洞诸蛮》说,乾道七年(1171),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官吴自由。《老学庵笔记》称“辰、沅、靖州蛮,有仡伶、有仡僚、有仡偻、有山瑶。俗亦土著……皆焚山而耕,所种粟、豆而已,食不足,则猎野兽,至烧龟、蛇啖之”。明代成为“峒(洞、硐)人”、“洞苗”。《明史》说:芷江“西溪土民,称之曰瑶,而实为峒苗”。清代称为“洞民”、“洞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峒僚者,岭表溪洞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明史纪事本补编·西南蛮》中载:“峒人一曰峒蛮,散出沅界,在辰、沅尤多。”

侗族世代喜居依山傍水的溪河两岸,这种地形形若洞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被称为“洞民”、“洞人”或“溪洞之民”。宋代的“洞”为小的行政单位,管辖一定的地域和人口。芷江历史上曾有130个“洞”的记载。境内现存的以“洞”命名的地方就有60余个。如鸟落洞、偏洞、龙洞、缭缭洞、锣鼓洞、黄水洞、罗垌,等等。

侗族语言在语种上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壮语、布依语、毛难语、仫佬语、水语、傣语等语言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侗族原无文字,近几十年来,由于扩大和加深了跟外界的交往,侗族地区的男人几乎都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但年纪较大的老妇少通汉语,只能进行较为简单的交流。

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进入之前,人们曾使用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农村广播网的建设,碧河村民才开始接触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传媒。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碧河开始步入电子传媒时代,电视俨然成了村民最喜欢的传媒工具。如果说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传媒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凭借外部力量“植入”碧河的现代传播方式,那么原始传媒则是高度融入碧河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化的传媒工具进入之前,碧河村民广泛使用各种原始传媒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规约社会。这些原始传媒主要包括草标、栽岩、碑刻、铁炮,以及侗歌、摆古、讲款等口语传媒。

草标就是用青草扭成的象形图记号,是碧河村民惯用的信息传播手段之一。它不仅方便,而且具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力量。就是在现代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零星地见到村民使用这种传统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村民多用稻草、芭茅草、树叶打标,也有刮削树皮来做记号的。无论是上山砍柴还是到田里耕地,村民都喜欢随手打个草标,告诉人们这里的柴有主人了,或田里播种了,小心自己的牲畜。打标的形状,一般是绾成圆圈状,也有打成耳朵状、田螺状、箭头状的。打标人将草标插于山林、田头,或置放于工具、物品上,或悬挂于门上、井栏上,用于表示打标人已占有该处山林、田地、工具、物品,他人不得侵占;或表示有所禁忌、回避;或表示打标人对神灵的祈求;或表示男女青年约会的时间、地点,等等。用于不同地方的草标,分别称为山标、水标、田标、寨标、鱼标、约标、泉标、门标、路标,等等。

据笔者的报道人YXJ说,记得小时候,每次到外婆家或别的亲戚家做客,出门前妈妈总是要在他们的衣服或帽子上别一根缝衣针或在路上选一种矮矮的开小白花的灌木枝插在扣眼上或上衣口袋里,说那是辟邪的。当时不知道是为什么,反正照做就是了,现在说来应该是一种打标的方式。

栽岩、碑刻也是碧河村民过去常用的一种分界、铭记事件的方式。侗族长期没有文字,为防空口无凭,村民们习惯利用栽岩来作为一种始终如一、不容变更的见证。其办法是:找来一块质地坚硬的长条形岩石,通过一定仪式,将岩石栽立于某处,一头埋入地下,一截露出地表,当地汉语俗称“栽岩”。栽岩可用于款约订立、田地山林分界、坟山号占,等等。栽岩时众人在场,杀牛宰牲,歃血盟誓,以示同遵规约,永不违反。随着社会的发展,栽岩的社会功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因其简便省事,时至今日,村民们仍然习惯用栽岩来作为山林、田土的划界,有时也用作先行号占之标记。

与栽岩类似,各种碑刻也是村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主要有庙碑、祠碑、章程碑、学堂碑、纪传碑和路碑等。侗族人民热心公益事业,喜做善事,在村头寨尾或山间交叉路口竖立指路碑为行人指路,是侗乡一大特色。碑体用青石块(也有用木板写的)打磨而成,一般宽1尺许、长2尺许。其上方一般横刻着“指路碑”三字,主体部分竖刻着“左走某村,右走某寨”或“上走某地,下走某地,中走某地”等字样。有的碑旁还置有木凳或石凳,供行人休息。

此外,碧河村民还使用放铁炮来传递敌情警报和表示仪式正式开始、行动起程或欢迎之意。要是有贵宾到来,侗家人通常会在寨门口鸣放三响铁炮,表示欢迎之情。

侗族过去没有文字,主要靠口语进行信息传播,口语传媒较为发达,其中侗歌、讲款、摆古最有特色。侗族谚语“汉有文字传书本,侗无文字传歌声”,道出了侗族格外倚重歌谣进行情感交流、传承历史文化的事实和缘由。“不种田地无法把命来养活,不唱山歌日子怎么过?饭养身子歌养心哟,活路要做也要唱山歌”,侗族民间广泛流传着“饭养身子歌养心”的俗语,侗家人视音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视唱歌与吃饭同等重要。

碧河侗族的音乐文化非常发达,歌谣种类繁多,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童谣、儿歌、大歌、小歌(情歌)、酒歌、山歌、祭祀歌、古歌等,这些歌谣都是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童谣与儿歌主要是由父母或祖父母传授给儿童,教他们基本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小歌(情歌)是男女青年相识相恋的必备工具;酒歌则用于社交饮宴;山歌用于歌唱自然、咏叹人生,传授生产、生活技巧,如《四季歌》就将一年四季12个月的农事活动及相关生产知识概括于其中;祭祀歌主要用于祭祀萨岁等宗教场合;古歌则告诉人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的故事。

讲款是碧河村民另一种口语传播方式。“款”是侗族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古代和近代侗族民间自治和自卫的一种地缘性组织,具有氏族公社和原始部落联盟的鲜明特征。出于自治和自卫之需要,各个款组织都订立有习惯法性质的“款约”。在没有文字的历史长河中,侗族“款约”以口头法的形式发布和传播。为了让广大“款民”熟记每一句“款词”,历代“款首”们通过必要的艺术加工,将枯燥乏味的“款约”以及侗族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习惯法则改编成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的“款词”和“乡条峒理”,以便诵记。每年春秋两季,寨老或“款首”往往召集大家聚集在鼓楼或款场举行群众性的“讲款”活动,让众人记住并遵守“款约”和“乡条峒理”。对于那些触犯“款约”者,不分贵贱贫富,一律根据“款约”予以应有的惩处,以儆效尤。

摆古是碧河村民闲暇时口述或说唱的一种娱乐方式。摆古题材起初主要是侗族神话、传说、伦理、历史、人物故事等,后来随着汉文化渗透程度的加深,一些汉族传书也被口头翻译、改编过来而纳入摆古范围。每当农闲季节或夜间空闲,侗族群众总喜欢集中在吊脚楼里听寨老们讲述古老的传说故事。直到电视普及之前,摆古一直是侗族乡村一项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人们正是通过听人摆古而开阔眼界、了解历史、增长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达到休闲娱乐之目的。据YXM说,他爷爷曾是一位摆古高手,摆起古来,三天三夜也不会重复,年轻的时候,记性好,人也和气,小孩子们都喜欢听他摆古。

五溪地区向来是蛮荒之地,久未开化,不通汉字。自唐宋开始,一些汉族文人因贬谪等原因陆续来到芷江侗族地区,创办书院,招生讲学,芷江侗族一时风气大开。从宋元明清时期,义学、私塾开始在芷江侗族地区出现,汉字逐渐进入芷江侗族地区。伴随汉文字出现的现代书籍,从清末开始进入碧河村民的视野,成为碧河村民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

宋元明清时期,碧河村民接触的书籍主要是私塾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七言杂学》、《增广贤文》、《千字文》、《千字诗》、《幼学琼林》等。

抗日战争时期,芷江成为中国抗战指挥重镇。许多重要的政治机关、文化娱乐机构迁到芷江,芷江山城的文化设施剧增,各种书籍、报纸、中小学教科书等发行量增加。但是,这些书籍报刊主要限于个别读书人和富人,普通碧河村民无从广泛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碧涌设立了图书发行分店,经销各类图书和中小学课本,碧河村民们除了接触到学生课本外,还能偶尔读到《干部必读》、《论人民民主专政》、《大众哲学》等政治读物。1962年后,图书改由供销社经销,主要销售科普、政治和文艺等图书。“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接触的主要是《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画像》、马列著作等。1978年后,被封图书解销,恢复发行各类图书,村民们开始接触各种农业科普、社会法制、医学健康、生活服务类图书和杂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和手机在碧河的普及,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报纸也是芷江侗族地区重要的印刷传媒,是碧河村民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新中国成立前,碧河村民的识字率很低,能看懂报纸的人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扫盲运动,识字的村民不断增多,村民们开始读书看报。1956年到1958年,各地办报大跃进。1956年9月1日,中共芷江县委创办《芷江农民报》,次年7月1日,《芷江农民报》由8开2版扩为4开4版,1958年10月1日改名《芷江报》,但由于浮夸风盛行,直接影响到报纸质量,纠偏整顿随之而来。1961年上半年,怀化各报相继停刊,《芷江报》也于1961年5月21日停刊,共出版615期,发行184.5万份。1982年1月,县农业局创办《农业科技报》。1983年改由县科委主办,改名《芷江农科报》,半月出版1期,以辅导农业技术为主,每期发行3.5万—4万份,1984年12月停刊。1984年,怀化地区科协创办《农业科技报》(周刊),同年5月改名为《怀化科技报》。1986年10月1日,以《怀化科技报》为蓝本,创办了4开《怀化报》,几经改版增期,1993年改成周五刊对开大报,更名为《怀化日报》,成为怀化地区党委机关报。笔者1997年大学毕业后便分配到该报工作,共有15个年头。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报刊管理政策的调整,小报小刊被列入了整治范围,县一级的报刊大都停办。地市报和国家报刊在芷江获得迅速发展,《怀化日报》、《边城晚报》[8]、《湖南日报》、《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国家省市报纸成为碧河村民经常接触和阅读的报纸。根据近年来该县的报刊发行统计,2006年全年累计订销报纸51.22万份,订阅杂志42.22万份;2007年,全年累计订销报纸180.8万份,杂志累计定销量8.6万份[9];2008全年报纸累计订销量189.68万份,杂志累计定销量9.51万份;2009年全年报纸累计订销量192.67万份,杂志累计定销量15.64万份。据村长YZZ统计,碧河村每年订阅的各类报刊达5种,费用在500—800元。

新中国成立前,电报、电话都是当地政府官员、富商和城里有钱人的专利,碧河村民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新中国成立后,碧涌开通了邮政电报、电话,村民有急事可以到碧涌发电报、打电话。但是,这种情况依然很少,因为发电报和打电话的费用太高。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遵照县委“公社有总机,大队有单机”的要求,农村加快了电话发展,1961年全县27个公社全部安装了交换机,299个大队全部通了电话,碧河村开始有了摇把电话。摇把电话装在碧河大队部,由村干部专人负责,用于接听上级通知、指示和命令,普通村民还是较少能用上电话。20世纪90年代,芷江电信获得快速发展,碧河村民开始自己安装电话、购买手机。近年来,村民使用电话、手机越来越普遍。到目前为止,全村电话拥有率达35%,手机拥有率达40%。

碧河村民接触广播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农村群众的收听要求,20世纪50年代,芷江开始利用电话线路在农村筹建有线广播网络。1957年,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利用县内电话线路建立农村有线广播的暂行规定》建立了芷江县广播站,利用县至乡的电话线路开通了24个乡的广播。1959年,碧涌公社建立简易广播站,碧河村民开始接触到广播。此后,全县广播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979年,全县广播事业基本构成一个“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的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广播网”,广播开始进村入户,碧河家家户户安装了小喇叭广播。20世纪80年代,碧涌的喇叭入户率达到60%,广播成为碧河村民了解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窗口。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视的出现,广播逐渐淡出农村舞台。

电影也是碧河村民喜闻乐见的传媒之一,曾经给无数的侗寨村民带来了知识和愉悦。新中国成立前,电影只在芷江县城电影院放映,碧河村民无从看到电影。新中国成立后,从1954年起,省电影总队、省文化局先后派电影工作放映队携带16毫米放映机和发电机来到各县的区、乡进行巡回放映,碧河村民开始能看上电影。20世纪七八十年代,看电影成为了碧河村民十分重要的文化休闲生活,遇“红白”事,有钱的村民总喜欢请电影队放电影。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出现,农村看电影的人数不断减少。

电视在碧河出现的时间较晚,但是发展最为迅速。碧河第一台电视的情况,因为时间久远,大家已经说不清了。据村长YZZ估计,应该是在1985年,现任村支部书记THN家买的。他的岳父当时在碧涌乡政府工作,其岳母在碧河村。当时的第一台电视是19英寸的韶峰牌黑白电视。20世纪90年代,电视渐渐进入碧河村民家中,到1997年,碧河的电视拥有量近百户。此后的10年,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多,碧河的电视数量大增,到2009年,据村长YZZ估计,起码90%以上的家庭有了电视,有的家庭还有两台电视。黑白电视逐渐被彩色电视所取代,普通彩显电视逐渐被平板电视、液晶电视所取代。

碧河村民使用电脑互联网是最近两年的事情。2008年,YXJ从广东打工回家后买了台电脑,用电话线上网,是碧河第一个在村里上网的人。与许多同龄人一样,YXJ的爷爷奶奶对电脑是十分陌生的,听说YXJ花了三四千元从芷江城里买了台电脑,感到十分不解。“这东西不是跟电视一样的吗?只是多了个箱子,这还用得着到城里去买吗?碧涌街上多的是!”看到YXJ摆弄了一会儿后,两位老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听了YXJ的介绍后,两位老人半信半疑地说:“这电脑真的有那么神吗?”

碧河村许多在碧涌镇读书的学生们也经常上网,不过他们主要是在碧涌街上的网吧上网,大多是上网玩游戏、交友聊天。

笔者在此列举的各种数字和传媒名称,并非想要展示当地政府发展文化事业之政绩,而是想用传媒人类学所谓田野调查的个案来佐证现代传媒发展之充分、影响之深远,这也为我们所要谈论的话题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第二节 新媒体的概念之争

1967年,美国CBS (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 (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首次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之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广受人们关注的媒介形态。

一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例如,1959年3月3日,马歇尔·麦克卢汉应邀参加全美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会议时,其演讲题目就是《电子革命:新媒体的革命影响》。麦克卢汉宣称: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媒介即是信息。所以社会靠集体行动开发出一种新媒介(比如印刷术、电报、照片和广播)时,它就赢得了表达新信息的权利。[10]

1967年,美国CES (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即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在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计划中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有人认为他是“新媒体”概念的首创者。

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委会主席E.罗斯托(E.Rostow)在提交给尼克松总统的报告(即著名的《罗斯托报告》)中更是多处使用了“新媒体”概念。由此,“新媒体”一词风行美国并很快蔓延至欧洲,不久便成了一个全球化的新名词。

法国学者弗兰西斯·巴尔和杰拉尔·埃梅里合著的《新媒体》[11]一书认为“新媒体”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

日本东京信息大学教授桂敬一在《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12]中提出“80年代初出现新媒体热”的说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媒体中心主任约翰·帕夫利克教授的《新媒体技术》[13]一书在“回顾历史”的章节里加上了一个副标题——“千年之交的媒体”。

随着对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人对新媒体进行了定义: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即‘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它既不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也不分读者和作者。它不是多对一的,也不是一对多的,它是多对多的传播形式。”[14]

2001年9月28日,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博客”(blog)报道形式首创者丹·吉尔默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了“新闻媒体3.0”(Journalism 3.0)的概念:1.0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但新闻传播方式并没有实质改变,仍是集中控制式的传播模式;而媒体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new media (“自媒体”或“我们的媒体”)。[15]

美国的俄裔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Lev Manovich)认为,新媒体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与传统媒体形式相关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现出来。[16]

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新媒体进行过研究。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新媒体是一种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过了印刷媒体的深度的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具备的力度。’”[17]

上海戏剧学院新媒体领域陈永东副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电子菜谱媒体、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18]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19]

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到目前为止,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仍没有定论。专家们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相对论

代表人物: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

主要观点:新媒体是与旧媒体、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二)凡数字论

代表人物: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

主要观点: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凡是基于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运用而产生的媒体形态,都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现在的新媒体,比如互联网、手机报、IP电视、微博、博客等都是建立在计算机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

(三)多媒体论

代表人物:一起网前CEO谢文、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高金萍。

主要观点:新媒体就是多媒体,所谓多媒体至少有文字、语音、音乐、图片、图画、影像等形式,各种形式混合在一起形成产品和服务,这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多平台传播多媒体信息,多平台包括电脑、手机和电视,每个平台都具备支持多媒体信息传播的能力;各种媒体都通过一个技术体系和网络进行传播,即互联网体系;由于传播是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和单一网络实施的,因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完全可以一体化,统一经营和管理;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推广,其经营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信息传播领域,而且扩大到基于信息的其他服务领域,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软件、网络商务和网络服务。

(四)交互论

代表人物: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长沙晚报》刘先根、彭培成。

主要观点:新媒体实现了传受之间的双向互动,实现了个性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内容发布形式。在新媒体的互动传受模式的对话语境中,不仅完成了信息的交流与交换,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各个个体乃至群体经验的相互纠葛以及这些个体和群体所代表的各种利益与权力关系的争斗。

(五)媒体定义回归论

代表人物: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主任盛亦来。

主要观点:媒体应该是泛指从事大众传播的机构,并不特指以某种方式或手段传播,只不过大家都这么去理解,也就将错就错了。必须是信息发布主体才成为媒体,只有媒体才进入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分类范围。[20]

(六)规模论

代表人物:中数传媒公司总工程师、中数科技公司总经理梅剑平、教育台《早教频道》频道总监董震、广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苏新生。

主要观点:由于技术进步产生的新的信息传播形态,当其影响达到足够社会效应时进而形成了全新形式的大众传媒,当代最典型的新媒体首推国际互联网,其后不断诞生的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就是持续变化的沟通方式,从传播规模角度看,形成规模就成了新媒体。[21]

(七)多维论

代表人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小辉、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制片人海啸。

主要观点:新媒体的表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新媒体定义有广义上的、狭义上的,应该多角度、多层面综合定义,很难给新媒体下确切的定义,需系统研究。

因此,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目前仍然没有定论,因为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的。尽管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定义,但是相对于旧的媒体形态,大家的一个共识就是,新媒体是“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的能够实现交互具有互联传播特性的传播方式和交互传播的组织机构”[22]。

石磊的《新媒体概论》[23]认为,新媒体的概念起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成要素。

1.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之上的。我们从新媒体的几种类型来看,无论是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还是户外新媒体,都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我们过去的报纸印刷依靠的是人工拣字,现在依靠的是计算机排版印刷技术、卫星传版技术;我们过去的电视信号传输是模拟信号,现在是数字高清;手机过去也是模拟信号,现在是数字信号。

2.新媒体是多媒体呈现方式。传统媒体,要么是文字、图片,要么是声音,要么是视频,而新媒体则是多媒体呈现方式。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可以采用多种呈现方式,既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还可以是声音的、视频的,甚至是动漫的。

3.新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和全覆盖。受众接收新闻信息不再像传统媒体一样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在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就可以接收讯息,甚至在月球、火星上都不成问题。

4.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新媒体不仅是技术平台,也是媒体机构。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的运营与创新。

5.新媒体的边界在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从新媒介的发展来看,新媒体具有十分强大的包容性,其边界在不断地扩大变化之中,不同的新媒体类型经常会出现重叠、相互融合的现象。就算是传统媒体,也可以借助现代数字和网络技术,升级为新媒体。比如,报纸就可以通过数字转换技术,将原来的纸质报纸转换为数字版,数字版还可以实现网络化传播。

二 我看新媒体

目前关于新媒体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论,大家都是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的理解。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新媒体,有必要理清几种思路。

首先,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新是相对于旧而言,新媒体也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发展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新的传播类型的出现都是在积累和借鉴既有的传播类型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的。新媒体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经由传统媒体的不断发展,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而产生的。当前的新媒体就是借助数字传播技术,结合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的,从而产生了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户外新媒体。比如,网络新闻就是借助网络技术实现新闻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手机新媒体就是借助数字移动网络实现新闻信息的无线移动化传播。

其次,新媒体是经由传统媒体发展而超越传统媒体的一种新的媒介类型,但是这种新的媒介类型的出现并不能(至少是在很长时期内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而是互为补充的。口语传媒是人类远古时代就产生的传媒类型,人类后来陆续发展出了文字印刷传媒、电子传媒和数字传媒,但是口语传媒并没有因为后来新传媒的产生而消亡,口语信息传播仍然是我们今天最广为利用的一种传播方式。同样,文字印刷传媒虽然经历了以电视为首的电子传媒和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的冲击,但是直到今天,文字印刷传媒仍然是我们赖以利用的重要的传媒类型。因此,人类信息传播是允许多种传媒形式同时存在的,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超越,但不能完全取代。

最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具多样性。由于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之上的,数字技术的可变性带给了新媒体类型的多样性。同时,由于新媒体产生的时间还很短,各种传媒类型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每一种新媒体类型都具有发展性,换句话说,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对于新媒体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也应该采取发展的眼光,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来定义和理解,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固化于某一种概念。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类型;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娱乐以及各种服务的传播媒介;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互联网、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第三节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既具有明显的技术上的特点,同时又有其鲜明的社会性特点。

一 技术性特点

新媒体的技术性特点是基于其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而产生的,主要体现在数字化、超容量、多媒体性、时效快、实时性、交互性、易检索性等七个方面。

(一)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

数字化是新媒体最重要的特点,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数字化特点之上的。新媒体是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来实现信息交换和传播的。比如,数字报的方法之一就是将传统报纸的文字、图片等内容通过激光扫描变成数字代码,然后输入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再转换成跟传统报纸相同的数字版面形式。数字技术改变了以往报纸媒体仅提供单一形态的印刷物的特点,使其具有了提供多媒体信息及产品的能力。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报纸可以通过各种数字化介质和渠道(如光盘、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进行传播、销售,而受众亦可以通过多种数字化终端进行接收、消费。国家已明确提出要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平稳过渡,广泛利用各种数字内容显示终端和传播技术,发展“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纸”等多种数字网络出版形式。未来的世界将是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所说的数字化生存状态。

(二)超容量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信息海量存储与传输是其显著的优势之一。由于新媒体采用的是数字存储和传输技术,这给信息的存储和传播带来了一个十分明显的变化,就是信息的大容量。报纸容量是靠版面来计算的,一张对开报纸的一个版能容纳的文字量为8000—10000字,稿件条数为20条左右。如果一期报纸以16个版计算的话,一期报纸的容量是10万—16万字,稿件数在300条左右。而如果换成网站,其容量则大得多,每天更新的新闻条数可达几百上千条,字数可达几百万字。换句话说,只要编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编发稿件,一个普通网站就可以做到无限容量。并且随着现代计算机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载体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廉。2000年左右,一个40GB的硬盘已经觉得足够大的了,现在,主流硬盘容量已经达到了320—1500GB。如果按一期16万字容量来算,一个普通的320GB的硬盘可以装下4488年的这样一份报纸。

(三)多媒体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多媒体视听感受。报纸是平面艺术,通过文字、图片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广播只能取悦你的耳朵;电视充其量只能为耳朵和眼睛同时提供视听服务。而在新媒体技术的带动下,感受信息的多媒体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只需一台普通配置的电脑,人们就可以同时使其眼睛、耳朵、嘴巴和手进行声音的、图像的、视频的多媒体的感受,当前流行的3D数字电影更让人们走出二维空间,真正地达到“身临其境”,甚至国外已经有科学家研究出了在网络上聊天的同时能够感受不同的气味。这些都是新媒体技术带给人们的多方位的立体感受,比起传统的平面艺术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多样。

(四)时效快

新媒体的时效快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传输速度的快。新媒体借助计算机数字化通信技术,通过光纤传输,其理论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0万公里,其传输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传递主要是依靠记者外出采访,完成采访任务后记者再返回媒体所在地进行写稿,然后通过媒体采编才能将新闻信息进行发布。其需要的时间一般几小时甚至几天。而新媒体由于实现了数字化网络传输技术,只要有网络信号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新闻信息的传输,并且可以进行随时更新,这样无疑大大提高了其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是信息发布速度的快。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是一种自媒体,很大程度上省去了很多传播发布中的编辑和审稿环节,无论是媒体工作者还是普通市民、新闻爱好者、摄影发烧友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DV将自己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通过微博、电子邮件、博客、BBS等进行新闻信息发布。当前,许多突发性的事件都是首先通过新媒体进行爆料、播发,然后才有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

(五)实时性

新媒体的实时性与时效性是紧密相关的。报纸、广播、电视反馈渠道单一,与之相比,新媒体反馈系统健全,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可以随时发布的可能。同时,传统媒体有明确的发布时段,定时定量,而新媒体没有发布的时间限制,可以实现24小时滚动发布,只要在线就能实时发布和接收各种信息,信息发布和接收的过程缩小到极短,甚至是实时的。

(六)交互性

新媒体的交互性也是建立在其时效性和实时性之上的,由于新媒体独特的传播介质和信息处理方式,使得信息发布和接收的过程缩小到极短,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传受双方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反馈。而传统媒体的交互性较弱,相对于受众,媒体地位更强大,受众只能是被动地接收媒体的“议程设置”。比如,传统纸媒的互动还停留在读者热线、读编往来阶段;电视媒体交互性也只表现在连线节目中。

(七)易检索

传统报纸的存储都是靠收藏纸质的报纸来进行的,每家报纸都有每年的合订本,以便于查找资料和保存样本之用。如果需要过去的资料,就只好人工到资料室翻阅往期的报纸或往年的合订本,这样的检索是十分费时费力并且不一定高效率的办法。同样,电视媒体本身不能暂停阅读(播放)而存储,需借助第三方介质,通过专门的磁带来保存备份。如果需要资料检索,也必须通过查找以前的资料目录,然后找到某一期的播出带,再把播出带看一遍,才能找到所需的资料。新媒体则完全突破了人工检索的限制,通过计算机检索技术,可以精确地定位到我们所需要资料的位置,然后直接预览,复制一份即可,既方便又快捷。

二 社会性特点

新媒体的社会性特点是跟技术性特点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与人类社会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这些特点使得人们对新闻信息传播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认识和体验。

(一)消解性

新媒体是一种高度优化组合的新型媒介形式,它不仅吸纳、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各种优点,还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的边界消解性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媒体边界的消解,新媒体将平面媒体和视听媒体的各种特点集于一身,消解了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二是消解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几乎是没有边界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报纸、电视和广播受地域限制的特征很明显,但是新媒体却是十分开放的,信息发布和传播不受地域的限制。一个小山村的新闻,当天就可以传播到全国、全世界,也就是说,新媒体能够极大地放大信息。三是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是典型的自媒体,自行采集新闻信息,自行发布新闻信息。比如,手机微博用户可以随时发表微博消息。而传统媒体则不同,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必须经过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因此,从新媒体看来,没有明显的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一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发送者,又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24]

(二)去中心化

由于新媒体随时在进行信息的更新,不可能像传统媒体一样存在类似于“头版头条”这样的状况,不同受众可以选择出很多主题进行讨论。一时的焦点可能会因为一个新情况的出现,而顿时逆转。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25]

(三)费用低

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以手机报为例,目前国内手机报一般为免费或收费3—5元每月,相比任何一份报纸来说都是十分便宜的。而众多的互联网媒体比如博客、播客、微博等几乎都是免费的。

(四)用户多

新媒体的信息接受者也就是受众,囊括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电话广播、移动媒体用户,总数庞大,堪称蔚为大观。世界互联网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为止,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大约为22.67亿人,在全球70多亿人口中所占比例达32.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38亿,高居世界之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购买成本的下降,新媒体使用人数将进一步增加。

(五)身份杂

新媒体庞大的用户群决定了其身份包罗万象,王侯将相、黎民百姓、贩夫走卒,各行各业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能成为新媒体的受众,都能轻易在新媒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新媒体身份的庞杂性增加了其话题的多元性,导致了其舆论的分散性,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六)个性化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精准的定位和搜索技术为其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每位网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使用搜索技术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实现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同时,每位网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基于个性化的表达需求聚集在一起,形成个性化的社区和群体。而作为新媒体服务商,只要对某位网友经常访问的网页、搜索的资料和发布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得出这位网友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分析出其个性化的网络需求,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七)草根性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它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大众传媒所引导产生的大众文化便是典型的草根性文化,因为19世纪20—40年代勃兴的西方大众文化是在与精英文化相对立中发展起来的。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也具有典型的草根性。从理论上来说,在网络世界里,人人平等。普通的网民只要在互联网上注册一个网名或建立自己的博客或微博账户,就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互联网的这种草根性特点为广大最基层、最卑微的普通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种发声的渠道,为广大网民参与各种社会事务管理提供了方便。当然,这也只是理想状态的新媒体特性,其真正的平等性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

(八)虚拟性

网络社会的形成是以互联网的应用为基础的。互联网已将世界连成一个网络,使之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通过人机互动,互联网在网络中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给人以一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人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是两者进行交互作用的技术手段。尼葛洛庞帝曾说过:“(网络的)虚拟性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正如美国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所说的:“对于未来的电脑技术,可能不知道甚至不在乎我们正在与之进行交互的究竟是另一个人还是一个数字实体。”正所谓“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意思是说,在网上,物理的、真实的“是”与“非”既无法辨识,似乎也并不重要,只要交流的实际结果或效能相同即可。从技术上说,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网络空间实际上是将人置于由数字化技术构建的“虚拟社会”和“虚拟共同体(virtual community)”中,即它的技术基础使其相对于物理现实成为一种异构,其诸多特征的核心即虚拟性。从这个角度说,虚拟性无疑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特征。

(九)隐蔽性

由于互联网是一种虚拟社会,每一个人在网络世界里都可以用自己的网络注册名或昵称来进行各种活动,每一个人都可以使用伪装术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信息。因此,新媒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无论是网民通过BBS发布自己对某一新闻的看法或某一事件的言论,还是拍客通过微博发布自己在街上拍到的各种社会事件。由于目前并没有实现实名制,所以在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间接的隐蔽性的交往,不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特征,如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和社会关系等都被“淡”去了,甚至可以随时更改,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了“虚拟隐蔽”的特征。上网的人可以把现实中的个人隐蔽起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虚拟形象出现在网上。

(十)等级化[26]

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指出,互联网正让世界变得“扁平”:新技术将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产生了跨越国界的竞争和机遇,使得许多工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确,互联网为全世界的信息快速流通创造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是否真正意味着像一些人所想象的,世界从此进入了没有差别、没有等级的完全“扁平”的时代呢?事实远非如此,互联网不但没有削减原本存在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各种差距,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互联网在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差距。被一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称之为“数字鸿沟”的差距正在将人们的差距拉得越来越远。

互联网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没有等级的乌托邦,而实际上是充满了各种差距和分化的等级世界。这种虚拟世界的等级结构是现实社会等级结构的真实映照,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方面形成的差距在虚拟世界的投射。

从互联网的地理空间等级结构来看,互联网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无论是在互联网普及率还是带宽、服务器总量上,呈现明显的东西差距和南北差别。东西差距主要体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欠发达的亚洲、非洲国家。国内互联网发展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域性差距,东部发达省份、大中型城市明显比西部欠发达省份、农村地区具有优势。

从互联网的社会等级结构来看,无论是网络使用者还是网络产品、网络语言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等级差别。网络使用者等级方面,从我国网民年龄结构来看,2010年,网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0—39岁,占了网民总数的80.5%。其中10—19岁的占总人数的27.3%,20—29岁的占29.8%,30—39岁的占23.4%。年龄段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从我国网民学历结构来看,2010年,网民学历主要为中学生,占网民总数的68.5%。其中初中生为32.8%,高中生为35.7%,大学生上网人数均保持相对下浮的态势。从网民职业结构来看,2010年,上网者主要为学生,占上网人数的30.6%;其次为公司一般职员,占上网人数的16.2%;再次为个体户或自由职业者,占上网人数的14.9%。从经济收入结构来看,2010年,个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的上网人数最多,占了总人数的19.4%;其次为个人月收入2001—3000元者,占上网人数的16.2%;再次为个人月收入501—1000元者,占上网人数的15.1%。高收入人群(个人月收入5000元以上者)上网的人数偏少。从城乡结构来看,2010年,城镇上网者占总上网人数的72.7%,而农村上网者仅为27.3%,城乡差别仍然巨大。网络产品等级方面,以BBS为例,BBS的管理权力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网管、斑竹(版主)、资深网民、普通网民,他们组成了BBS上的权力等级结构,高级别拥有操控低级别的权力。网络语言等级方面,由于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地在美国,互联网的研究、开发都是由美国率先进行的,互联网所用的编写语言也全都是英语,90%以上的互联网网页语言是英语,网民也主要是英语用户,而全世界讲英文的人不足10%。因此,在互联网世界实际形成了一个以美国为技术霸主、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垄断世界。互联网的等级其实质就是少数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权力的垄断,是一种新型的殖民手段。

当然,新媒体的特征还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特点归纳。限于版面,不再列举。

核心提示

7月的广州,流光溢彩,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烁在街头各个角落,巨幅高清的LED广告显示屏镶嵌在栋栋高楼大厦的外墙上,行色匆匆的年轻男女摆弄着手中的手机、iPhone、iPad交流着发生在身边的各色事情,时不时也可以看见一些年长者拿着一份当日的《南方都市报》或《广州日报》在候车或乘车。

广州,一个新旧媒体交替和纷争的大战场。《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等传统报纸媒体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抢占城市的每一个报摊和橱窗;网络、手机、数字电视、LED街头广告等大量的新兴媒体,相互辉映,令人眼花缭乱。新媒体自产生之日起,便注定要成为媒体家族中的“变形金刚”,以其多变的形态席卷着媒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