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学生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出  血

案例导入

案例回放:

患者王某,男性,60岁。患高血压病多年。入院前2h跌倒后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继之昏迷而入院。血压206/102mmHg。

病理检查:见一侧大脑半球体积较对侧大,在内囊附近有暗红色血凝块,该处脑组织被破坏。出血灶大小不一,部分血液流入侧脑室。

思考问题:

1.王某的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2.结合病理检查,王某的病会有什么后果?

出血(hemorrhage)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经心壁、血管壁逸出到组织间隙、体腔或体表外的过程。

一、原因及类型

依据出血发生机制的不同,出血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两种。

(一)破裂性出血

破裂性出血是指心脏或血管壁破裂所引起的出血(图3-8,见书末彩图)。常见的原因如下。

图3-8 心脏破裂大出血(肉眼观)

1.血管的机械性损伤

例如:组织器官的切割伤、刺伤、弹伤等导致较大血管的损伤。

2.血管壁或心脏的病变

某些疾病引起的心、血管壁损伤而破裂,如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动脉瘤破裂、透壁性心肌梗死等。

3.血管壁周围的病变侵蚀

某些炎症性疾病(肺结核)对血管壁的损伤,溃疡病时溃疡对局部血管的破坏,以及恶性肿瘤浸润血管壁等均可引起出血。

(二)漏出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扩大的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基膜而漏出血管外。常见的原因如下。

1.血管壁损害

较多见,如严重淤血、缺氧、严重感染(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中毒(蛇毒、有机磷等毒物)、过敏反应、维生素C缺乏症等均可使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损伤,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2.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使血小板破坏或者消耗过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可使血小板生成减少。

3.凝血因子缺乏

如凝血因子Ⅷ、Ⅸ先天性缺乏引起的血友病或肝脏疾病导致凝血因子Ⅶ、Ⅸ、Ⅹ合成减少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等,都可造成凝血障碍和出血倾向。

一般情况下,漏出性出血的出血量较小。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体表伤口处可见血凝块,组织内的出血常形成局限性的出血灶(即血肿),新鲜的出血呈红色,陈旧性出血会随着红细胞的裂解形成含铁血黄素而呈棕黄色。镜下观察,出血部位的组织血管外可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吞噬的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含铁血黄素呈棕色颗粒状。

三、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上常常根据出血时血液流至的部位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两大类。

(一)内出血

内出血是血液流出聚积于体内,如脑出血。血液聚集于体腔称为体腔积血,如胸腔积血、心包腔积血、腹腔积血等。组织内发生局限性大量出血,可形成血肿,如皮下血肿。

(二)外出血

外出血是血液流出到体外,常见呼吸系统出血,排出体外为咯血;鼻黏膜出血,排出体外称为鼻出血或鼻衄;上消化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称为呕血;结肠或胃出血,血液经肛门排出称为便血;泌尿道出血随尿排出称血尿。皮肤、黏膜、浆膜的少量出血,如形成较小的出血点,称为瘀点;若形成较大的出血灶,则为瘀斑;介于瘀点和瘀斑间的出血为紫癜。

四、后果

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的类型、出血量、出血速度和出血部位。急性大出血,如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25%时,即可导致失血性休克。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少量出血仍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如脑干出血、心脏破裂出血、肾上腺出血等。某些器官局部出血可引起功能障碍,如视网膜出血可引起视力减退或者失明。慢性反复少量出血可引起贫血(如胃溃疡出血)。漏出性出血,若出血广泛(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也可引起出血性休克。缓慢的漏出性出血,出血量较少,对机体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