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场盈利八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兔的繁育

(一)兔的繁育方法

兔的繁育方法,一般可分为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两种。

1.纯种繁育

纯种繁育又称本品种选育,就是指同一品种内选配和选育。目的是保持本品种的优良特性和增加个体数量。

纯种繁育主要用于地方良种的选育、外来品种优良性状的保持与提高和新品种的培育。通常对具有高度生产性能、适应性强、且基本上已能满足社会经济水平要求的肉兔品种均可采用这种繁育方法。在纯种繁育过程中,每个肉兔品种一般都有几个品系,每个品系都具备本品种的一般特性,并具有明显地超越本品种特征和特性的某些优点,品系间也可以开展杂交。所以品系繁育是纯种繁育中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品种不断提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比较高级的育种工作。纯种繁育的措施:一是整顿兔群,建立选育核心群;二是健全性能测定制度;三是开展品系繁育;四是做好引进外来品种的保种和风土驯化工作;五是引入同种异血种兔进行血液更新。

2.杂交繁育

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公、母兔交配称杂交,或称杂种。杂交可获得兼有不同品种(或品系)特征的后代,在多数情况下采用这种繁育方法可以产生“杂种优势”,即后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等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其双亲的平均值。目前在肉兔生产中常用的杂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济杂交 又称简单杂交。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兔品种(品系)杂交,生产出具有超出亲本品种(品系)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种后代的性能超过两个亲本平均值)的后代。肉兔商品生产中广泛采用。杂交方式有简单杂交、多品种杂交、轮回杂交、级进杂交、三元杂交和双杂交等。毛兔的商品生产基本不采用杂交,因为杂交会使毛色变乱,影响毛皮质量。

(2)引入杂交 又称导入杂交。通常是为了克服某品种的某个缺点或为了吸收某个品种的某个优点时使用。一般只杂交一次,然后从一代杂种中选出优良的公兔与原品种回交,再从第二代或第三代中(含外血1/4或1/8)选出优秀的个体进行横交固定。

(3)良级进杂交 又称改造杂交。一般用外来优良品种改良本地品种。具体做法是:选用外来优良公兔与本地母兔交配,杂种后的母兔与外来良种公兔回交,一般连续杂交3~5代,使外血比重越来越高,达到理想要求为止。当出现理想型后就停止杂交,杂交进行自群繁育,并横交固定。

(4)育成杂交 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又分简单育成杂交和复杂育成杂交。世界上许多著名肉兔品种都是通过育成杂交培育成的,如青紫蓝兔和我国近年育成的哈尔滨白兔等。育成杂交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 杂交阶段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公、母兔杂交,使各个品种优点尽量在杂种后代中结合,目的是获得预期的理想型肉兔。

② 固定阶段 当杂交达到理想型要求后,即可停止杂交,进行横交。为了迅速巩固理想类型和加速育成品种,往往采取近交或品育方法。

③ 提高阶段 通过大量繁殖,迅速增加理想型数量和扩大分布地,目的是不断完善品种结构和提高品种质量,准备鉴定验收。

(二)兔的选种

1.选种方法

(1)个体选择 根据兔的外形和生产成绩而选留种兔的一种方法。这种选择对质量性状的选择最为有效,对数量性状的选择其可靠性受遗传力大小的影响较大,遗传力越高的性状,选择效果越准确。选择时不考虑窝别,在大群中按性状的优势或高低排队,确定选留个体,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单性状的性能测定,按某一性状的表型值与群体中同一性状的均值之间的比值大小(性状比)进行排队,比值大的个体就是选留对象。如果选择2~3个性状,则要将这些性状按照遗传力大小、经济重要性等确定一个综合指数,按照指数的大小对所选的种兔进行排队,指数越高的兔其种用价值越高,高指数的个体就是选留对象。如评定安哥拉种兔的指标主要有外形、繁殖性能、体重、产毛量和产毛率等。以各项重要程度定出其百分比为外形10%、繁殖性能10%、体重15%、产毛量30%、产毛率20%、优质毛率15%。个体选择比较简单易行,经济快速,但对遗传力低的性状不可靠,对胴体性状、限性性状无法考案。

(2)家系选择 以整个家系(包括全同胞家系和半同胞家系)作为一个选择单位,但根据家系某种生产性能平均值的高低来进行选择。利用这种方法选种时,个体生产水平的高低,除对家系生产性能的平均值有贡献外,不起其他作用,这种方法选留的是一个整体,均值高的家系就是选留对象,那些存在于均值不高的家系中而生产性能较高的个体并不是选留的对象。家系选择多用于遗传力低、受环境影响较大的性状。对于遗传力较低的繁殖性状如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等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效果较好。

(3)家系内选择 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离差的大小进行选择,从每个家系选留表型值较高的个体留种,也就是每个家系都是选种时关注的对象,但关注的不是家系的全部,而是每个家系内表型值较高的个体,将每个家系挑选最好的个体留种就能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这种选择方法最适合家系成员间表型相关很大而遗传力又低的性状。

(4)系谱选择 系谱是记录一头种兔的父母及其各祖先情况的一种系统资料,完整的系谱一般应包括个体的两三代祖先,记载每个祖先的编号、名称、生产成绩、外貌评分以及有无遗传性疾病、外貌缺陷等,根据祖先的成绩来确定当代种兔是否选留的一种方法就是系谱选择,也称系谱鉴定。系谱一般有三种形式,即竖式系谱、横式系谱和结构式系谱,一些大中型养殖场也都有系谱记录。系谱选择多用于对幼兔和公兔的选择。根据遗传规律,以父母代对子代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祖代,再次是曾祖代。祖代越远对后代的影响越小,通常只比较2~3代就可以了,以比较父母的资料为最重要。利用这种方法选种时,通常需要两只以上种兔的系谱对比观察,选优良者作种用。系谱选择虽然准确度不高,但对早期选种很有帮助,而且对发现优秀或有害基因、进行有计划的选配具有重要意义。

(5)同胞选择 通过半同胞或全同胞测定,对比半同胞或全同胞或半同胞-全同胞混合家系的成绩,来确定选留种兔的一种选择方法,同胞选择也叫同胞测验。同胞选择是家系选择的一种变化形式,二者不同的是家系选择选留的是整个家系,中选个体的度量值包括在家系均值中,而同胞选择是根据同胞平均成绩选留,中选的个体并不参与同胞均值的计算,有时所选的个体本身甚至没有度量值(如限性性状)。从选择的效果来看,当家系很大时,两种选择效果几乎相等。由于同胞资料获得较早,根据同胞资料可以达到早期选种的目的,对于繁殖力、泌乳力等公兔不能表现的性状,以及屠宰率、胴体品质等不能活体度量的性状,同胞选择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遗传力低的限性性状,在个体选择的基础上,再结合同胞选择,可以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同胞选择能为所选个体胴体性状、限性性状提供旁证,花费时间也不太长,但准确性较差。

(6)后裔选择 根据同胞、半同胞或混合家系的成绩选择上一代公、母兔的一种选种方法,它是通过对比个体子女的平均表型值的大小从而确定该个体是否选留,这种方法也称为后裔鉴定,常用的方法有母女比较法、公兔指数法、不同后代间比较法和同期同龄女儿比较法。后裔选择依据的是后代的表现,因而被认为是最可靠的选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所需的时间较长,人力和物力耗费也较大,有时因条件所限,只有少数个体参加后裔鉴定;同时当取得后裔测定结果时,种兔的年龄已大,优秀个体得不到及早利用,延长了世代间隔,因此常用于公兔的选择。后裔选择时应注意同一公兔选配的母兔尽可能相同,饲养条件尽可能一致,母兔产仔时间尽可能安排在同一季节,以消除季节差异。后裔测定效果最可靠,但费时间、人力和物力。

2.选种程序

种兔的系谱鉴定、个体选择、同胞选择和后裔鉴定在育种实践中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把这几种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程序严格进行测定和筛选,才能对种兔作出最可靠的评价。由于种兔的各项性状分别在特定的时期内得以表现,对它们的鉴定和选择必然也要分阶段进行。

不同类型的兔,在仔兔断奶时都应进行系谱鉴定,并结合断奶体重和同窝同胞的整齐度进行评定和选择。随后,不同类型的兔,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按各自的要求对后备兔进行评定和选择,即个体鉴定。经过系谱鉴定和个体鉴定,把符合要求的个体留作种用,当其后代有了生产记录后再进行后裔鉴定。 选择后备种兔时,一定要从良种母兔所产的3~5胎幼兔中选留,开始选留的数量应比实际需要量多1~2倍,而后备公兔最好应达到10∶1或50∶1的选择强度(国外2%)。

为了提高性状的遗传改进量,减少计算量,兔选种时应减少拟选性状的个数,同时将拟选性状分成两组,分别对公、母兔进行选择,公兔或父本品系主要选择产肉方面的性状,母兔或母本品系主要选择母性方面的性状,如泌乳力、断奶成活数等。不同类型兔的选种程序如表2-1所示。

表2-1 兔的选种程序

(三)兔的选配

选种与选配是兔繁育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选配是选种的继续,是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养兔生产中,优良的种兔并不一定产生优良的后代。因为后代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其双亲本身的品质,而且取决于它们的配对是否合宜。因此,欲获得理想的后代,除必须做好选种工作外,还必须做好选配工作。选配可分为表型选配、年龄选配和亲缘选配。

1.表型选配

表型选配又称为品质选配,是根据外表性状或品质选择配公、母兔的一种方法。它又可以分为同型选配和异型选配两种。

(1)同型选配 同型选配就是选择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的公、母兔配种,以期获得相似的优秀后代。选配双方愈相似,愈有可能将共同的优秀品质传给后代。其目的在于使这些优良性状在后代中得到保持和巩固,也有可能把个体品质转化为群体的品质,使优秀个体数量增加。例如,为了提高兔群的生长速度,可选择生长速度快的公、母兔交配,使它们的后代保持这一优良特性。因此,这种选配方法适用于优秀公、母兔之间。

(2)异型选配 异型选配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有不同优异性状的公、母兔交配,以期将两个性状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兼有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例如,选择兔毛生长速度快和兔毛密度大的公、母兔交配,从而使后代兔毛生长速度快和兔毛密度大,最终使后代产毛量提高。

另一种情况是选择同一性状优劣程度不同的公、母兔交配,即所谓以优改劣,以优良性状纠正不良性状。例如在本品种中,有些肉用种兔繁殖性能较好,只是生长速度较慢,即可选择一只生长速度快的肉用公兔与其相配,使后代不仅繁殖力高而且生长速度也较快。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以用来改良许多性状的行之有效的选配方法。

2.年龄选配

年龄选配,就是根据公、母兔之间的年龄进行选配的一种方法。兔的年龄明显地影响其繁殖性能。一般青年种兔的繁殖能力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繁殖性能逐渐提高,1~2岁繁殖性能逐渐达到高峰,2岁半以后逐渐下降。在我国饲养管理条件下,种兔一般使用到3~4岁。所以在养兔生产实践中,通常主张壮年公兔配壮年母兔,采用这种选配方式效果较好。

3.亲缘选配

亲缘选配,就是考虑到公、母兔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的一种选配方式,如果交配的公、母双方有亲缘关系(在畜牧学上规定7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称之为亲交,没有血缘关系的称之为非亲交,兔近亲交配往往带来不良后果,如繁殖力下降、后代生活力降低等。但也有报道认为,近交可使毛兔产毛量提高,皮肉兔皮板面积增大。在育种过程中,应用近交有利于固定种兔优良性状,迅速扩大优良种兔群数量。由此可见,近交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实践中,商品兔场和繁殖场不宜采用近交方法,尤其是养兔专业户更不宜采用。即使在兔育种中采用也应加强选择,及时淘汰因近亲交配而产生的不良个体,防止近亲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