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患者的处理原则,首先是正确诊断,并判断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其次是了解发生的原因与诱因。并非每种心律失常均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危及生命,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和疗效可因缺氧、电解质紊乱、心功能状态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故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综合治疗。
一、窦性心动过速
诊断要点
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即P波在Ⅰ导联、Ⅱ导联、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频率大于100次/分。
治疗方案
预案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25mg,口服,每日2次或每日3次;或
美托洛尔12.5~25mg,口服,每日2次或每日3次。
说 明
①窦性心动过速常是继发的,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②需要减慢过快的心室率时,方用β受体阻滞剂。
③严重窦性心动过速,心室率达140~160次/分时,可用美托洛尔5mg静脉注射。
④心衰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毛花苷C0.2~0.4mg加入20ml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
二、窦性心动过缓
诊断要点
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即P波在I、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频率小于60次/分。
治疗方案
预案1:阿托品0.3mg,口服,每日3次或每日4次。
预案2:氨茶碱控释剂(舒氟美)0.1~0.2g,口服,每日2次。
预案3:麻黄碱12.5~25mg,口服,每日2次或每日3次。
预案4:异丙肾上腺素5mg,含服,每3~4小时1次。
说 明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50次/分,并有心绞痛甚至晕厥、抽搐时,可用药物治疗,同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三、房性期前收缩
诊断要点
①心电图示提前发生的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PR间期正常、QRS波群正常。发生很早的房性期前收缩P波可重叠于前面的T波之上,且其后没有QRS波群。
②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通常正常,较早发生的房性期前收缩有时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称为室内差异性传导。
治疗方案
预案1:维拉帕米(异搏定)40~80mg,口服,每日3次。
预案2:缓释维拉帕米120~240mg,口服,每日1次。
说 明
①房性期前收缩一般不需治疗。
②房性期前收缩过多则予治疗,维拉帕米无效时可用普罗帕酮(心律平)0.15~0.2g,每日3次,控制后改为0.1g,每日2次或每日3次维持。
四、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诊断要点
①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与窦性的相同或兼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②QRS波群前后有时可见逆行性P波,P'-R间期短于0.12s,或没有P'波。其代偿间期可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
治疗方案
治疗与房性期前收缩相同。
五、室性期前收缩
诊断要点
①心电图示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期前收缩与之前的窦性搏动之间期恒定。
③室性期前收缩具有完全的代偿间歇,其可孤立或规律出现。二联律: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治疗方案
预案1: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有明显的症状等。
1~2日后改为美托洛尔12.5~25mg,口服,每日2次。
预案2:普罗帕酮(心律平)0.1~0.2g,口服,每日3次;或
美西律(慢心律)0.15~0.2g,口服,每日3次。
说 明
①功能性期前收缩如无症状,不一定需要治疗,如心悸明显,可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50mg,口服,每天2次。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如果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衰、心肌病及药物中毒或低钾时,应考虑先静脉给药治疗,再口服维持。一般室性期前收缩则可口服药治疗。
②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和利尿剂,静脉滴注钾盐及镁盐;苯妥英钠0.1g,口服,每日3次;或美西律0.15~0.2g,口服,每日3次。
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诊断要点
①心电图显示心率160~220次/分,R-R间期规则或基本规则,QRS波群形态和正常窦性心律的QRS波群相同,QRS时间<0.10s。
②可有ST段压低和T波倒置,P波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或位于QRS波之后,或与T波重叠,不易辨认。电生理检查可确定心动过速时折返运动的部位。
治疗方案
说 明
①如用上述处理后室上性心动过速未终止,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在1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一次。在心电监护下用药较为安全。
②有器质性心脏病不伴预激综合征,且2周内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可用毛花苷C0.4mg加5%葡萄糖溶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心衰患者首选。
③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低血压可用升压药,如间羟胺5~10mg肌内注射,血压升高后可使迷走神经兴奋而终止心动过速。
④以上药物不能控制,可经食道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或体外同步电复律。
⑤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行心电生理检查,定位后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七、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本病大多数发生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低血钾和洋地黄中毒等,故必须紧急处理,控制发作。
诊断要点
①心电图示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②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s,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③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规则,亦可略不规则。
④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关,形成房室分离;通常发作突然开始,伴有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
治疗方案
预案1:首选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然后静脉滴注维持,前6小时静脉滴注速度1mg/min,以后0.5mg/min。
预案2:5%葡萄糖溶液500ml中加入普鲁卡因胺0.5~1.0g,缓慢滴注(每分钟5~10mg,总量不超过1~2g)。
预案3:洋地黄中毒所致者
苯妥英钠1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中静脉注射,5分钟注射完。
说 明
①普鲁卡因胺毒副作用较大,用药时随时注意血压和心电图变化,血压下降可用升压药,心电图QRS波群增宽时立即停止注射。
②药物无效或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但洋地黄中毒所致者不宜用。
八、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临床上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三种类型。房颤绝大多数为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甲亢性心脏病等。
诊断要点
①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以小而不规则的小颤动波f波,频率350~600次/分。
②心室率极不规则;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治疗方案
预案1:控制心室率。用于不伴预激综合征,且近2周没有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
心室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后改用
地高辛0.25mg,口服,每日1次,维持;或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25mg,口服,每天2次,以控制心室率。
预案2:持续性房颤的复律。
当上述方法使心室率稳定于70~80次/分时,停用洋地黄,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静脉药物复律或同步直流电复律(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时)。
胺碘酮(可达龙)0.2g,口服,每日3次。
胺碘酮0.1~0.2g,口服,每日1次维持,以防复发,也可用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维持治疗。
说 明
①预案1说明。
a.阵发性房颤上述方法常可使其转为窦性心律。不能复律者可改为维拉帕米40~80mg,每日3次或普罗帕酮0.1~0.15g,每日3次,转为窦性心率后以小剂量维持。
b.用洋地黄不能使心室率减慢者,可加服美托洛尔(美多心安)12.5~25mg,每日2次,但应注意心电图变化,如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则及时减量乃至停药。
②预案2说明。
a.长期服用胺碘酮尚需要观察甲状腺功能、肺部浸润性病变、角膜色素沉着等严重副作用。
b.索他洛尔(施泰可)是一种较新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兼有β受体阻滞剂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双重作用。可用于预防和终止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能有效维持房颤复律后的窦性心律,对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也适用,用法一般为口服80mg,每日2次。
c.房颤持续1年以上,且病因未去除者,左房直径>45mm,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均不能复律。房颤发作超过48h,需要复律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周后再复律,复律后华法林再用4周。使用华法林时应根据INR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调整服用剂量。
d.心房扑动(房扑)常自动转变为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扑动少见,可静脉注射毛花苷C 0.4mg或胺碘酮转复窦性心律,亦可用电转复方法(同“房颤”)。部分房扑和房颤患者可考虑射频治疗。
九、心室颤动及心室扑动
诊断要点
①心室颤动(室颤)波振幅细小(<0.2mV),波形、振幅及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与T波。
②心室颤动发作前往往先经历短暂室性心动过速,后者常由舒张晚期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引发。
③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发性心室颤动,通常见于舒张早期的室性期前收缩落在T波上触发室性心动过速,然后演变为心室颤动。
④心室扑动(室扑)呈正弦波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
治疗方案
①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是临终前的表现,预示患者存活机会微小,应立即行非同步电复律。除颤电极波以导电胶分别置于胸骨右上缘(右锁骨下区)和心尖部,电极与胸壁应紧贴,以双向波120J或单向波300J能量行非同步直流电放电。
②除颤后应立即行心电监视,如再发室颤,应再次以双向波200J或单向波360J能量除颤,如果窒颤仍持续,第三次除颤能量为360J。这三次电除颤应快速续进行,室扑常可自动转为室颤,按室颤处理。
十、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要点
①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上的PR间期超过200ms(正常0.12~0.20s,如心率慢可长至0.21s)。
②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有些心房冲动不能下传到达心室。Mobitz从心电图上将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两型,Ⅱ度一型房室阻滞是指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出现P波脱漏;Ⅱ度二型房室阻滞则指PR间期不变,突然出现P波未下传至心室。
③Ⅲ度房室分离和传导阻滞:心房、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心室率40~60次/分,QRS波群正常,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远端,心室率可低于40次/分,QRS波群增宽。
治疗方案
预案1:阿托品0.3mg,口服,每日3次。
预案2:异丙肾上腺素5~10mg,含服,每日4次。
①Ⅰ度和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无需抗心律失常治疗。
②Ⅱ度二型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率缓慢者可用药物治疗,见“窦性心动过缓”节。
③Ⅱ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明显,心率在40次/分以下,或发生过阿斯综合征者用上述方法使心室率维持在60次/分左右,无需使心率过快。异丙肾上腺素剂量不宜大,以免产生室性心律失常。
④Ⅱ度二型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伴有与心率缓慢相关的症状如头昏、乏力、黑朦和晕厥等,应立即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