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聊斋志异》本事旁证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百多篇作品反映了我国17世纪广阔的社会生活。但是作品的题材、情节并非尽是蒲松龄独创,而大部分是有所依傍、凭借,是采取了许多野史逸闻、民间传说,并根据现实生活而创作成功的。他自己曾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同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自志》)就说明他对文学题材长期搜集、积累的功夫。据说他每天带了烟茶到路边安坐,请过往行人给他讲故事,然后把它写成小说(见邹弢《三借庐笔谈》、易宗夔《新世说》)。这种说法虽然不见得可靠,但却反映了人们对他写《聊斋志异》时勤恳搜集题材的看法。当然,蒲松龄的创作主要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但是吸收前人和与他同时人的粗糙的艺术素材,加以点染、藻饰,完成自己的创作,是他创作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把一些可能是他创作时所依据的素材或后人的某些有关记载提供出来,对研究他如何加工生活、提炼情节、创造人物,以及研究他整个创作过程,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相类似的故事情节很多,如幽婚的故事,最早的记载是晋人陆氏的《异林》(见《三国志》卷十三《钟繇传》注引),之后的《搜神记》、《续搜神记》、《幽明录》、唐人戴君孚的《广异记》(此书已佚),以及《太平广记》等,都有记载。若有文必录,必然很庞杂。因此,我们选择那些与蒲松龄作品更接近的摘录之,并加以比较,作为资料提供出来,供同志们研究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