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寿撰写《三国志》的历史条件
在陈寿撰写《三国志》之前,已有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广为流传。我们知道,《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者虽然一为通史,一为断代史,但作为纪传体的史著体裁却是共同的。这就是说,司马迁与班固,为陈寿撰写《三国志》提供了纪传体史著的范例,也决定了他的《三国志》将采用同样的史著体裁。但是,《史记》有《表》、有《书》,《汉书》也有《表》、有《志》,《表》讲事件的年代,《书》与《志》集中讲当时的典章制度,它们与《纪》、《传》配合,这种史体结构,能使史书的内容比较充实完备。《三国志》撰写于后,应当于纪、传之外,也写表、志,然而《三国志》却无表、志,以致索求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需要上查《续汉书》诸志和下查《晋书》诸志及《宋书》诸志,故后世多以此为《三国志》的重大缺点之一。
当陈寿开始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当时魏、吴等国史学家已经给他准备好了一定的条件。例如,写魏国史书的,就有王沈的《魏书》四十八卷和鱼豢的《魏略》八十九卷;写吴国史书的,有韦昭的《吴书》五十五卷。这三部史书,都为陈寿撰写《三国志》中的《魏书》与《吴书》提供了主要的依据。特別是鱼豢的《魏略》,记事详细,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史实较多,唐人刘知幾在其《史通·题目》篇中说此书“巨细毕载,芜累甚多”,但从史料学的角度看,这正是该书的长处。此外,还有蜀国人王崇写的《蜀书》。王崇其人,同陈寿一样先仕于蜀国,后入晋。据《华阳国志》卷一一《后贤志》所云,他的《蜀书》,同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中的《蜀书》“颇不同”,陈寿显然没有参阅其书。王崇的《蜀书》,成书在陈寿《蜀书》之前还是在其后,史书无明确记载。从陈寿未曾参阅其书的情况看,有可能成书于后。还有晋人王隐的《蜀记》,成书于陈寿《蜀书》之后,陈寿无法参阅其书。因此,三国之中惟蜀国在陈寿修《三国志》之前没有史书。加上蜀国不像魏、吴二国一样设有史官,正如陈寿所云“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故蜀国史料较少,以致《三国志》中惟《蜀书》的分量最少。有上述三书作为陈寿修撰《魏书》、《吴书》的依据,说明他有条件把此二书写得更加充实和丰满。但是,遗憾的是陈寿删削过多,以致《三国志》虽然叙事准确,却过于简约,后世又多以此病之。
陈寿之所以能写好《三国志》,应当说与他的老师谯周的影响有密切关系。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西充)人,《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有传。他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幼酷好经史,著有《古史考》二十五卷,收集了大量古代传说,是个信古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书虽早已散佚,但其大部分内容已为马骕《绎史》所引用。谯周的爱史、信史作风,对陈寿的影响不小,所以,陈寿也曾著《古国志》五十篇,后来又能重视蜀国史料的收集,最终能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写成《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