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臂允祥
对于亲兄弟,雍正采用的是两手策略,打击了一批,拉拢了一批。其中,受到打击者占了大多数。拉拢的人当中,值得他信任的,则少之又少。数来数去,似乎只有允祥一人而已。所以,雍正不仅将治国的重任让允祥分担,而且成立了空前强调保密和办公效率的军机处,并将执掌大权完全托付于他。军机处首批所设军机大臣共有三人,但排序非常严格:以允祥排第一,张廷玉和蒋廷锡只能分处第二、第三位。
允祥精于骑射,而且办事稳妥,一直深受康熙喜爱。在第一次废太子之前,康熙每次外出,都必定会带上允祥随行。只此便可以说明,允祥确属才华出众的皇子,也令康熙一度青睐有加。但事有蹊跷,就在废除皇太子允礽之后,允祥也被康熙下令圈禁。所以人们很自然地猜想,允祥之所以惹怒父皇,应该多少和废太子一事有关。但是,允祥和雍正一贯私交甚密,明显应当是站在反对皇太子一派,至于言语和行为哪里得罪了康熙,后人已经很难知晓。
雍正即位之后,破例直接封允祥为世袭的怡亲王,成为大清帝国开国以来的第八位铁帽子王。允祥受到雍正的高度信任,被授予管理户部和财政等大权,是雍正一朝的顶梁柱之一。
雍正之所以如此器重和信任,是因为曾和允祥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对允祥知根知底。允祥每有诗作,即向四阿哥请教。二人之间互相酬答,一直保持多年。当允祥受到康熙斥责,并且就此失去陪驾机会之后,兄弟之间的关系依旧,允祥仍然会经常作诗相赠。这些诗作,雍正一直保存,共计三十二首。后来,雍正还将允祥的这些诗作放在自己的诗集后面,既向世人表达了他对允祥的爱护之情,也宣示着二人之间非同一般的感情。雍正太了解这个弟弟的为人和品性了。他相信,即便允祥权势盖天,也一定会恪尽职守、忠诚不二。
雍正刚刚即位之时,包括诸位阿哥在内的王公大臣,或冷眼视之,或造谣滋事,或阳奉阴违,或左右摇摆。雍正决心推行新政,难免会得罪保守势力,会遭到这些王公大臣或明或暗的阻拦。对此,雍正心知肚明。他一定要精心培植势力、扶植亲信。
既然遇到阻拦,不如干脆选择绕过。即便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雍正也决心打破常规,进行一些必要的改变。有时他亲自发布口谕,亲笔书写朱谕、朱批,有时则利用大学士或亲信大臣颁布旨意。这些能够替雍正转传圣旨的人,自然有着极不寻常的地位。允祥就是这样一个经常传旨之人。通过允祥,雍正多少可以部分实现他事必躬亲的想法。
朝廷内外很快都知道雍正不仅喜欢让允祥传达旨意,是距离雍正最近之人,也知道允祥是一个多少可以影响雍正的人。朝臣如果有什么事情不方便直接和皇上说,就选择和怡亲王说,或者是向怡亲王讨主意,再通过怡亲王报告给皇帝。在处理政务时,尤其是最高机密政务时,允祥在雍正和朝臣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联系:允祥经常代表皇帝听取官员的汇报,也可代表雍正发布命令。正是这种处理朝政的形式,构成了日后军机处的雏形。
雍正前期,允祥是整顿财政的首功之臣。雍正设立会考府以清查全国财务情况,令允祥担任负责人。雍正对允祥说:你如果不能进行清查,最后朕便不得不亲自动手。可以说,这句话既表示了他对允祥的信任,也给了允祥相当大的权力和责任。允祥很好地领会了雍正的意图,并采取许多灵活务实的做法,在最大限度追查欠款、充实国库的同时,没有引发深重的社会矛盾,深得雍正的赞赏。诸如“摊丁入亩”等新政的顺利推行,允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雍正曾经赞誉允祥:“公而忘私,视国事如家事,处处妥帖。”[4]
允祥身居重位,却一直为人谦和,从不嫉贤妒能。每遇到贤能之人,他都能不避亲疏地积极向雍正推荐。十七王允礼一直被雍正认为是允禩党人,并惩罚允礼到遵化守陵。但允祥很了解允礼的秉性和能力,于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向雍正举荐。雍正很快就采纳了允祥的意见,册封允礼为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务,不久之后,又晋封他为果亲王。雍正通过此举,在培植了亲信的同时,也对改变他和亲王们的关系,尤其是改变其嗜杀亲兄弟的不利形象,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除了允礼之外,户部郎中李卫、福建总督刘世明等人,也都是因为允祥的举荐而为雍正所重用。雍正对于允祥的器重和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允祥不仅富有政治才干,而且深明军机。雍正即位之初,曾任年羹尧为大将军,命其主持平定青海叛乱,但很长时间未建功业。这个时候,另一重臣隆科多便从中生事,试图劝说雍正放弃对年羹尧的信任和重用。允祥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及时对雍正进行劝阻。他使雍正坚定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信念:既然已经将西北平乱之事交给了年羹尧,那就应该放手让他施展抱负方能成功。允祥此言坚定了雍正的信心,也让年羹尧能够专心于前线战事。不久之后,青海果然传来捷报。
雍正对于允祥的信任,完全超乎常人想象,甚至多少也与雍正过重的猜忌之心不太符合。有一次,直隶总督李绂曾向雍正请示,是否将允祥督导营办水利之事立档。对此,雍正给出批示说,怡亲王所办之事,哪里犯得着你这样的府衙来立档备查。你们这些大臣,朕自管放心任用,但成百上千地加在一起也不如朕对怡亲王一人的信赖。在雍正眼中,允祥就是一个“能代朕劳,不烦朕心”[5]的最为贴心之人。
一方面,兄弟们不合作的态度,逼迫雍正必须要另外组建班子,在推行政令时选择性地避开他们;另一方面,出于对允祥的信任,雍正已经在无形之中围绕允祥搭建了自己的秘书班子,可以将其他朝臣抛开。雍正关于王朝构建的一些设想,也因为允祥的忠贞和支持,得以逐步展开。当战争开始之后,雍正对于允祥的重视便被带到了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