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沧浪轩诗集》两种
目前有两种元末人吕彦贞的、题为《沧浪轩诗集》的善本存世,一种是清抄本,顾仲瑛作跋,另一种是丁丙旧藏抄本,虞集作序。两书均为六卷。但这两种善本都是典型的伪书。
清抄本《沧浪轩诗集》六卷,署“席帽山人、江阴吕彦贞著”,卷首有顾仲瑛(顾瑛)跋:
《沧浪轩诗集》,国朝至正中江阴吕彦贞著。字句吴,居于吴淞之青龙江,以著书自号席帽山人。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不就。至正壬戌(至正无壬戌。洪武壬戌,即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子掖任通事司令,以父老,叩头泣请。上命吏部符止之。戊辰岁(洪武二十一年),年五十,卒。有《沧浪轩诗集》六卷行世。
余跋其后云。……彦贞为张氏画策,使降元以拒台,故其游维扬怀旧,伤庚申之北遁,哀皇孙之见俘。……至正丙午(至正二十六年)三月,昆山德辉顾仲瑛跋于筑玉草堂。
自署顾仲瑛写于至正二十六年丙午的跋语,文中竟出现明洪武年间的干支,特别是,竟出现了至正二十八年以后的历史事件:元顺帝(庚申)北遁,皇孙见俘。顾仲瑛去世于洪武二年(1369),他署名的跋却提到了自己死去二十年以后才发生的事。著名的玉山草堂,竟称作“筑玉草堂”。最特殊的是,序文基本内容竟与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的席帽山人王逢小传重合,王逢小传说:
逢,字原吉,江阴人。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洪武壬戌,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子掖任通事司令,以父老,叩头泣请。上命吏部符止之。戊辰岁(洪武二十一年),年七十,元旦自制圹铭,是岁卒。有《梧溪诗集》七卷。记宋元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余尝跋其后云:原吉为张氏画策,使降元以拒台,故其游昆山怀旧伤今之诗,于张楚公之亡,有余恫焉。
《沧浪轩诗集序》所涉及的吕彦贞生平,如“自号席帽山人”,“居于吴淞之青龙江”,“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不就”,明洪武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子掖任通事司令,以父老叩头泣请”,“戊辰岁(洪武二十一年),年五十,卒”,曾“为张氏画策,使降元以拒台”,除了卒时“年五十”,此外无一不与《梧溪集》作者王逢生平吻合,连儿子的名字都一样。拿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的诗人王逢小传对照,《沧浪轩诗集序》无疑是依据《列朝诗集小传》“席帽山人王逢”,参酌了《元诗选》初集的王逢传,伪饰而成文。使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明显的作伪,居然从未被识破。
其实这个诗集只要一读,就明显感到不是元人的作品:人际关系、地理沿革、官职称谓、心理举措,感觉都不对。这还是表面的问题。这种《沧浪轩诗集》六卷(存诗522首)之中,卷六竟有游南京明孝陵之作,还明言“乾隆初”如何如何。肯定不是罕见的元人别集。进一步,我们可以追溯出它的原始来历。卷五(丙辰年作)的第一首诗,题为《正月四日皇帝内禅恭纪》。中国历史上在丙辰年内禅的,只有乾隆帝传位与嘉庆帝——丙辰为嘉庆元年。
《沧浪轩诗集》卷一《过珠湖书院有感》诗注明言:作者(伪题吕彦贞)的外祖父叫方汝谦,有《白云山樵诗集》。比勘证实,元人吕彦贞《沧浪轩诗集》六卷,是利用了清人朱梓《聘棠山馆诗钞》二卷,伪造了跋语、书名,随意分卷而成。
另一种善本吕彦贞《沧浪轩诗集》六卷,存诗857首。是丁丙旧藏钞本。这个本子整个是利用元人傅若金的《傅与砺诗集》十卷拼接而成,虞集《沧浪轩诗集序》,就是虞集《傅与砺诗集序》,只是抽换了文集作者的名字,改题集名,将十卷混编为六卷,“罕见善本”《沧浪轩诗集》,就问世了。这种《沧浪轩诗集》伪造更直截了当,因为《沧浪轩诗集》与《傅与砺诗集》,除了集序作了手脚,卷帙分合有异,内容则完全一样。
实际上,元明之际确实有吕彦贞其人,曾是顾瑛(顾仲瑛)玉山雅集的外围作者。《草堂雅集》(十八卷本)卷二在陈基名下,有两首与吕彦贞唱和之作《次韵吕彦贞感怀》(见《夷白斋稿》卷二)、《次韵吕彦贞西池一首》(见《夷白斋稿》卷七)。倪瓒《清阁全集》与虞堪《鼓枻稿》,均有涉及吕彦贞诗。但未见吕彦贞诗文传世。同一诗人的两种名同、但内容不同的诗集都是伪书,这确实罕见。
可以肯定,《月屋漫稿》(《月屋樵吟》)与《屏岩小稿》之间的作伪,出自明人。入清,伪造元人别集,成了书商牟利的捷径。这类伪书的制作,主要是三种类型:一,完全就总集抄成,比如《鲸背吟》、《桃溪杂咏》、《王鲁公诗抄》等等。二,利用一种卷帙较多的元集,改换一个从无其集的作者,虚拟一个本无其书的名字而成,除《沧浪轩诗集》六卷(存诗857首),还有夏天祐《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宋体仁《成性斋集》九卷等数种,而且都是著名的、经大藏书家收藏的善本。三,找一种不常见的明清人别集(这并不难),随意伪造。这就是《沧浪轩诗集》六卷(存诗522首)的路径。这种模式“打造”的元集善本,还有王偕《荻溪集》、俞琰《林屋山人漫稿》等。
这三种情况有不同的针对性(或说欺骗性)。通过追溯文献来源,鉴别真伪,对三种作伪类型,都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