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扌(手)”部字
部首分析
金文像手之形,取象五个手指和手掌的形象。因为手掌也用一条线表示,于是中指、手掌、手腕连成一条线,即中间的竖长曲线;两边的四条短线代表另外四个手指。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起了重要作用,它使人的双手解放出来,可以从事其他活动,从此,手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劳动器官。因此,以“手”为部首的字,意义大都与手或手的劳动有关。“手”作为构件在左旁时,大都写作“扌”;在右侧或在下方时,仍作“手”。以“手”为部首的字大都与手的劳动有关,如“拜挚拿摹攀扎扒扔扛”都是动词;也有的是与手有关的名词,如“拳掌指拇捷捌技”;还有的是与手有关的形容词,如“拙挺”。
金文像手之形,取象五个手指和手掌的形象。
应用:
● 本义:
腕以下的指掌部分。例:赤手空拳;拍手称快;招手;拱手。
● 引申为:
1. 人体上肢。手舞足蹈;手脑并用。
2. 拿着。例:人手一册。
3. 小巧的,便于携带或使用的。例:手册;手枪;手炉。
4. 亲手写的。例:手稿;手谕;手令;手迹。
5. 副词,亲手。例:手抄;手记;手书。
6. 本领、技艺或手段。例:眼高手低;妙手回春;心灵手巧。
7. 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技艺的人。例:国手;高手;歌手;多面手。
8. 泛指做某种事的人。例:凶手;打手;杀手;助手。
9. 量词,用于技术、本领,或用于经手的次数。例:露一手;留两手;二手货。
金文从手从頁,小篆或体字形由两个“手”构件和一个“下”构件组成。
应用:
● 本义:
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即跪拜。例:叩拜;跪拜;再拜。
● 引申为:
1. 尊崇,敬奉。例:崇拜;拜服;拜物教。
2. 以礼会见。例:拜客;回拜。
3. 通过一定的礼仪授予官职。例:拜将;拜为上卿。
4. 见面致敬表示祝贺。例:拜年;拜寿。
5. 敬辞,表示对别人的尊敬。例:拜读;拜托;拜领;拜访。
6. 通过一定的仪式结成某种关系。例:拜师;拜把兄弟。
小篆字形像两手向相反的方向抓住某物,或从手樊声。
应用:
● 本义:
攀援,抓住某物向上爬。例:攀登;攀援。
● 引申为:
1. 跟地位高的人拉关系。例:攀龙附凤;攀亲戚;攀高枝;高攀。
2. 设法接近,牵连拉扯。例:攀谈;攀扯。
甲骨文像用刑具钳制人之两腕之形,会捕执之义。
应用:
● 本义:
捕执。例:战败被执。
● 引申为:
1. 拿着。例:执笔;手执。
2. 执掌。例:执政;执教。
3. 执行。例:执法。
4. 坚持。例:执意;各执一词。
小篆从土从帚,构意是用扫帚扫土。楷书字形从手从帚,构意是手拿扫帚扫除。简化为“扫”。
应用:
● 本义:
用扫帚清除尘土和垃圾。读作sǎo。例:扫炕;扫地;打扫;洒扫。
● 引申为:
1. 清除,消除。例:扫荡;扫雷;扫盲。
2. 尽,全部。例:扫数。
3. 迅速掠过。例:扫一眼;扫射;扫描。
4. 【扫帚】中读作sào。
“折”有两个来源,即“折”和“摺”;为了区别,分别称之为“折1”“折2”。
“折1”甲骨文字形像用斧斤断草之形。《说文》籀文字形在断草之间用“=”隔开,突出砍断之意。正篆字形中上下两“屮”相连后与小篆“手”字十分相近,因此讹变为“手”旁。
“折2”本是“从手習声”的形声字。简化为“折”。
应用:
●“折1”本义:折断,弄断。读作zhé。例:骨折;折断。
这个意义用单音词表示时,读作shé。例:胳膊折了。
● 引申为:
1. 损失。例:损兵折将。
2. 弯,弯曲。例:曲折;百折不挠。
3. 回转,转变。例:转折。
4. 折合,抵换。例:折价;折变;折账等。
5. 折扣。例:打折;对折。
由引申义“损失”引申为:
1. 亏损。读作shé。例:折本;折耗。
由引申义“回转,转变”引申为
1. 翻转。读作zhē。例:折跟头。
2. 倒过来倒过去。例:折腾。
●“折2”本义:折叠。读作zhé。例:折扇;折尺
● 引申为:
1. 折子,用纸折叠而成的小册子。例:奏折;存折儿。
甲骨文像以手抑人而使之跪跽形。本义就是“按抑”。后来随着意义的引申增多,分化为两个词,书写形式也分化为“印”“抑”两个字。
应用:
● 本义:
按抑。例:抑制;压抑。
● 假借为:
1. 连词,表示选择,或递进。例:抑或。
金文像捕捉罪犯之形,左边的构件表示古代的手铐。
应用:
● 本义:
按律定罪,判决。例:《后汉书·孝安帝纪》“自今长吏被考竟未报,自非父母丧无故辄去职者”。
● 引申为:
1. 告诉。例:报告;报名;报账。
2. 回答。例:报以热烈的掌声。
3. 报纸或某些刊物。例:日报;机关报;登报;画报;学报。
4. 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例:喜报;海报;电报。
5. 报答。例:报效;报酬;报恩。
6. 报复。例:报仇;报怨。
7. 报应。例:现世报。
甲骨文像人陷入阱中有自上抍之者。
应用:
● 本义:
上举,引拔。这个意义已不使用。
● 引申为:
1. 救助,救援。例:拯救。
甲骨文、金文像一只手将某种东西交付,另一只手接受。到小篆字形增加手构件,使“受”“授”分开。“授”从手从受,受亦声。
应用:
● 本义:
给予,付与。例: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 引申为:
1. 把学问、技艺等教给别人。例:讲授;函授;授课;面授。
金文从干,或从戈,或从又,“干戈”同为兵器,“又”取象手形。后重造从手的“搏”字。
应用:
● 本义:
对打,相斗。例:搏斗;拼搏;肉搏。
● 引申为:
1. 扑上去抓。例:狮子搏兔。
2. 跳动。例:脉搏;搏动。
甲骨文像捕取鸟兽的田网,到金文增加表示读音的“今”构件。后又增加表义构件“手”。
应用:
● 本义:
捕捉。例:擒获;束手就擒;擒拿;擒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