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冖”部字
部首分析
古文字形像从上覆盖之形,两侧表示下垂部分。以“冖”为部首的字大都与覆盖有关,如“冠冤冥”;有的“冖”构件是“宀”减省的结果,如“冗写”;还有的是从其他构件变异而来,如“军农罕”。
小篆像人手持帽子加戴头上。
应用:
● 本义:
古代套在束起的头发上的罩子,后来泛指帽子。读作guān。例:冠冕;皇冠;衣冠。
● 引申为:
1.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端的东西。例:鸡冠;树冠;花冠。
2. 戴帽子。读作ɡuàn。
3. 超出众人,第一。例:冠军。
4. 冠军。例:奋勇夺冠。
5. 在前边加上。例:冠以模范称号。
小篆字形从冖从兔。兔在冖下不得跑,表示屈折义。
应用:
● 本义:
屈折,不舒展。例:《汉书·息夫躬传》“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 引申为:
1. 冤枉,冤屈。例:冤案;冤魂。
2. 冤案。例:不白之冤;伸冤。
3. 冤仇,仇恨。例:冤家;冤孽。
4. 不合算。例:钱花得冤。
5. 哄骗,使上当。例:冤人。
甲骨文像两手拉帘以遮蔽日光之形。后来演变为“冥”
应用:
● 本义:
昏暗。例:晦冥;幽冥。
● 引申为:
1. 昏庸,愚昧。例:冥顽不灵。
2. 深,深刻。例:冥思;苦思冥想。
3. 迷信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例:冥界;冥钱;冥器。
《说文》把小篆字形说解为“散也。从宀,人在屋下,无田事”。后来“人”构件变作“儿”或“几”。现在以“冗”为规范字。
应用:
● 本义:
闲散。《水浒传》“小弟少冗,不曾探得师兄”。
● 引申为:
1. 多余的,过剩的。例:冗长;冗余;冗员。
2. 烦琐,繁忙。例:冗杂;冗务。
3. 繁忙的事物。例:拨冗。
古文字形体由两个构件组成,一个是“车”,一个是取象环绕之形的“勹”。古代战争中,休止时往往用战车环绕,自围成营垒。简化为“军”。
应用:
● 本义:
营垒,军营。例:《左传·成公十六年》“齐、宋、卫皆失军”。
● 引申为:
1. 驻扎。例:《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
2. 武装部队。例:扩军;军人;军工。
3. 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师。例:军长;一个军
金文“农”由“辰、田、茻、又”四个构件组成,“辰”像蜃形,蜃壳是远古时期常用的除草工具。整字构意是手拿蜃壳在田间除草。隶变为“農”,简化为“农”。
应用:
● 本义:
农业劳动。例:农夫;农具;农时。
● 引申为:
1. 种田的事,农业。例:务农;农林牧副渔。
2. 种田的人。例:老农;贫农;菜农。
小篆字形从网干声。隶变作“罕”。
应用:
● 本义:
捕鸟用的长柄小网。这个意义已不使用。
● 假借为:
1. 稀少。例:罕见;人迹罕至。
《说文》把小篆字形说解为“置物也。从宀,舄声”。后来简化为“写”。
应用:
● 本义:
移置;放置。杜甫《野人送朱樱》“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 引申为:
1. 输送。例:《史记·秦始皇本纪》“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2. 倾吐,倾诉。例: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3. 描画,照这样子画。例:写生;写真。
4. 照着正本抄录。例:誊写;抄写。
5. 用笔描摹字的形体。例:默写;听写。
6. 写作,创作。例:写文章;写诗。
7. 描绘,描写。例:写景;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