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本根论
第一章 中国本根论之基本倾向
宇宙中之最究竟者,古代哲学中谓之为“本根”。《庄子·外篇》云:
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知北游》)
本根与万物相对。本根亦简称“本”,《庄子·杂篇》云: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天下》)
本与物对待。本根又称“独”或“一”,《庄子·内篇》云:
朝彻而后能见独。(《大宗师》)
《淮南王书》云: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诠言训》)
独或一都是绝对的意思。
汉时董仲舒又以“元”为宇宙中最究竟者之名称。董子云:
元犹原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春秋繁露·玉英》)
所谓元即一切之本原。
自魏晋以后,乃有“体”“用”的名词。在先秦时,所谓体,指一端或形体。如《墨经》云:
体分于兼也。(《经上》)
兼是总全,而体是部分。又《易传》云: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系辞上》)
此体即是形体之义。荀子尝云: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富国》)
此所谓体亦谓形体。荀子此处偶以体用二字并举,与后世所谓体用,似无若何关联。至魏晋时,玄学家颇言体用。王弼云:
虽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老子注》)
以无为用,谓因涵无而有功能;《老子》尝云:“无之以为用。”(《上篇》)乃王弼此语所本。不能舍无以为体,犹云不能舍无而存在;所谓体有存在者之义。南北朝时又有以质用对言者,梁范缜云:“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灭论》)所谓质用,与体用义同。故所谓体,亦可谓有实质之义。唐崔憬《周易探玄》云:
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动物以形躯为体,以灵识为用;植物以枝干为体,以生性为用。(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此解释体用,实最清晰。王弼崔憬讲体用,实乃言一物(天或地或万物中之一物)之体用,非言全宇宙之体用。其所谓体,实尚非宇宙中最究竟者之名称。宋代道学家言体,意义较更精微。张子云:
未尝无之谓体,体之谓性。(《正蒙·诚明》)
所谓体,即永存常在者。体亦称“本体”,本体谓本来而恒常者。在宋明道学中,所谓体或本体,亦非专指宇宙之最究竟者。【注】在今日,本体乃成为最流行的名称了。
【注】宋明哲学中所谓本体,常以指一物之本然,少有指宇宙之本根者。如张横渠云:“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正蒙·太和》)张子本以气为宇宙之本根,又以气之原始形态为太虚,所谓气之本体,等于谓气之本然。王阳明云:“知是心之本体。”(《传习录》)又云:“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答舒国用》)所谓本体亦即本然、原来之意。
最早的本根学说是老子庄周的道论,庄子以后,战国末及汉代言道者甚众,于是到后来“道”字乃变为本根之代名。宋代道学中又有所谓“道体”,亦指本根,与今所谓本体意同,指宇宙中之至极究竟者。
一、本根的意谓
本根一名词,约而言之,可以说包含三项意谓。
第一,始义。老子云: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下篇》)
现在所见的世界,万物繁陈;但此一切物当有所从出。如《庄子》书说:
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则阳》)
万物之所从出,即是宇宙之所始,乃是本根。《庄子》书又说:
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列御寇》)
太初即是宇宙之始,即是本根。此是本根的第一含义。
第二,究竟所待义。在此世界中,万物各有所待,正如《庄子》书说:
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田子方》)
此物待彼物,而彼受待者复有所待。万物之全,当有总所待,有此所待然后有世界有万物。此总所待,即是究竟所待,也即大化之所待。《庄子》书云:
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大宗师》)
一化之所待,即是万有之本根。此是本根的第二含义。
第三,统摄义。万有虽然极其繁赜,但有统一之者。以分殊言,万有不同;而观其会通,则统属于一。此统摄一切而无所不赅者即是本根。董仲舒说:
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春秋繁露·玉英》)
又王弼说:
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必无二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故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品制万变,宗主存焉。(《易略例》)
万象虽繁而实统于一,这兼涵万有,赅总一切,而为一切之宗主的即是本根。此是本根的第三含义。
此三项意谓虽各不同,其实只是一。统摄万有者,必即是万有之究竟所待,而亦必即世界之最原始者。究竟归一,不容为二,三义实是相通的。
本根的这三项意谓,各哲学家并非同等重视之。古代思想家最喜以始言本根,后来很多人怀疑始的观念,而认为宇宙实无始可说。于是以后的哲学家,特如二程,则不再以始说本根了。
印度哲学及西洋哲学讲本体,更有真实义,以为现象是假是幻,本体是真是实。本体者何?即是唯一的究竟实在。这种观念,在中国本来的哲学中,实在没有。中国哲人讲本根与事物的区别,不在于实幻之不同,而在于本末、源流、根枝之不同。万有众象同属实在,不惟本根为实而已。以本体为唯一实在的理论,中国哲人实不主持之。南宋初胡宏说:
释氏见理而不穷理,见性而不尽性,故于一天之中,分别幻华真实,不能合一,与道不相似也。(《知言》)
于一天之中,“分别幻华真实”,即分现象与实在为二,亦即现代英国哲学家怀特海(Whitehead)之所谓“自然之两分”。此种分现象与实在为二的思想,中国哲人对之,皆持反对态度。胡氏此语,实为一般中国哲学家之普遍态度之明白表示。
又,在先秦哲学,无以外界为虚幻者。佛教输入后,始渐有以现象为虚妄之思想,然大多数思想家都是反对佛家以外界为虚幻之思想的。中国哲学家大都主张:本根是真实的,由本根发生的事物亦是真实的,不过有根本不根本之别而已。
在古代哲学,与本根对立的,即是“物”,物是本根所生者。后来方有“用”的名称,与“体”对立。用的本来意谓是功能,衍变而成为“流行”或“发见”的意思。体是本原,由此本原而流出或发生者为用。
二、本根的性征
在界说中含括如上三项意谓的本根,更有四点特性可说。所谓本根之特性,即其异于一般事物的性征。在一意谓上,本根不可说有性征,一切性征都是后起的,而为一切之基本的本根,不能以特殊的性征称谓之,本根是绝对的。但绝对的与相对的成相对,在此意谓上说,本根亦未始不可说有性征;本根的性征即其所以为绝对者。中国哲学中所言本根之特性,可谓有四:
第一,不生或无待。万物皆是被生的,而本根则无所从生。本根独立固存,更无所待。《庄子》书说: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大宗师》)
今本《列子》云:
有生不生……不生者常生生……故生物者不生。(《天瑞》)
本根是万有所从生,却独不生;是万有之所待,然独无待。如亦生亦有待,则不是本根了。
第二,不化或常住。本根亦无变化,一切众物都在流转迁化之中,而本根则恒常永存,不化不变,无毁无减。《庄子》书云:
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知北游》)
今本《列子》亦说:
有化不化……不化者能化化……化物者不化。(《天瑞》)
万物皆化,皆有盈虚衰杀始终积散;此本根却不化,没有盈虚衰杀始终积散。彼致成万物之盈虚衰杀始终积散,致成万物之化;而己独不如是,常住永存,无有更易。
第三,不偏或无滞。万物都是一偏的,都有所滞。有此性质则无彼性质,居于此则不在于彼:都是有限的,相对的。而本根则是无限的,超乎相对的。没有一偏的性质,而通乎一切。宋张子说:
体不偏滞,乃可谓无方无体。偏滞于昼夜阴阳者,物也。若道则兼体而无累也。(《正蒙·乾称》)
物是偏滞于一端的,本根则遍为一切之体而无所累。物是有此则无彼,本根则兼有一切,亦全无一切。
第四,无形或形而上。中国哲学又有一大断定,即认为本根必非有形的。一切有形之物皆不足为本根,本根实超乎形。《庄子》书说:
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
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同上)
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庚桑楚》)
形形者不形,一切有形皆出于无形。《易传》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系辞上》)
形而上即超于形,未有形之意。
本根无形的观念,实是各哲学家所共同极其重视者,讲之者甚多。《淮南王书》说: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原道训》)
有形出于无形,未有天地能生天地者也。至深微广大矣。(《说山训》)
王弼说:
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得,无所不住。……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老子》十四章注)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老子》四十二章注)
宋张子说:
运于无形之谓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正蒙·天道》)
以本根为无形或形而上者,乃是中国思想家所一致坚持的意思。中国哲学中讲本根,都以无形之物说之;二千年中更无以有形之物说本根的。
【附注】此处关于无形的论述,分析未精。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无形,实有两种对立的见解。一种见解以为无形即是空无所有,是超越物质存在的;又一种见解以为无形虽无形状可见,而非空无,也属于物质存在。前者例如王弼,主张“以无为本”;后者例如张载,提出“知太虚即气则无无”之说。
三、本根与事物之关系
本根既系不生不化、无形不滞的,于是中国哲人认为本根必不是万物中之一物。万物中之任何一物,都有生有灭,都在流转变化之中,都有其限定的性质与形体,而决不足以为不生不化永恒固存的本根。《庄子》书说: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知北游》)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达生》)
万物中之任何一物,决无为其余一切物的究竟所待之资格。这“物物者非物”的思想,亦为各哲学家所共同坚持。
本根既系无形或形而上的,所以求寻本根决不可向形色中去求,《庄子》书说:
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天道》)
向形色中求元,是必不能得元的。必是无形的,方能为此究竟的本根。希腊哲学家有以水为万有本根者,有以火为万有本根者,而在中国则似无有。此即由于中国哲学家认为水火等都是有形之物,皆不足以为本根。
中国哲学家虽认为本根必非万物中之一物,但不承认本根与物有殊绝的判离。本根虽非物,而亦非离于物,本根与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而体与用,有其统一。对于所谓“体用殊绝”的理论,多数中国哲学家,都坚决反对。本根与事物的统一关系,宋明道学家言之最详,如程明道说:
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语录》四)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同上一)
本根之外无事物,事物之外无本根。道与器虽有别而非相离。程伊川说: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程氏易传序》)
至显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理,而事理一致,微显一源。古之君子,所谓善学者,以其能通于此而已。(《语录》二十五)
一原犹今云统一。【注】本根隐微,事象显著,然而隐微者与显著者之间,并无间隔。体与用是统一的。
【注】一原犹一本。体用一本,即谓体与用非二本。有体即有用,体即用之体,用即体之用。体即用之藏,用即体之显。用即由体出,非于体之外别起一用,与体对立而并峙。无间犹无罅隙,显即蕴于微,微即涵于显。
南宋初胡五峰(宏)说:
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道之有物,犹风之有动,犹水之有流也。夫孰能间之?故离物求道者,妄而已矣。(《知言》)
即物而真者,圣人之道也。谈真离物者,释氏之幻也。(同上)
道虽非物,然不离物。
朱子说: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原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答汪尚书》)
至微之理,至著之事,一以贯之。(《语类》六)
此即发挥小程子之说。用即在体中,而微非出显外。事物即蕴于本根中,本根非外事物而别在。此所谓一以贯之,亦即统一之意。朱子弟子陈北溪(淳)说:
道非是外事物有个空虚底,其实道不离乎物,若离物则无所谓道。(《北溪字义》)
如离事物,则非是本根。
明代王阳明说:
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原。(《传习录》)
用在于体,体亦在于用,体用互在而不离。自从小程子标出“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后,此二语乃成为所有哲学家公认的格言。体用虽二而有其一。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流行即本体之流行,本体是流行之本体。即体即用,即流行即本体。离体固非用,离用亦非体。本根与事物,虽有分别,非相殊离。【注】
【注】近儒阐释体用一原之义最精彻者,为熊十力先生,其说见所著《破破新唯识论》。
中国哲学家都承认本根不离事物。西洋哲学中常认为本根在现象背后,现象现而不实,本根实而不现,现象与本体是对立的两世界。这种“本根是虚幻现象之背后实在”之观念,多数中国哲人,实不主持之。中国哲人决不认为本根实而不现,事物现而不实,而以为事物亦实,本根亦现;于现象即见本根,于本根即含现象。所以怀特海(Whitehead)所反对的,西洋哲学中很普遍的“自然之两分”,在中国哲学中是没有的。
在中国哲学,本根与事物的关系,不是背后的实在与表面的假象之关系,而是源流根枝之关系。关于本根与事物之为源流根枝的关系,宋明道学中言之颇详。如周子说:
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通书》)
本根是一,分为万有。一即含万,万总为一。一本而万殊,万殊而一本。一所以贯乎万,万无不本于一。万乃由一化生,统会之仍只是一。
又如朱子说:
太极如一本生上,分而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个太极,更无停息。(《语类》七十五)
太极譬如木之本,事物譬如枝干花叶。明代朱派学者罗整庵(钦顺)亦说:
譬之一树,人物乃其花叶,天地其根干也。花谢叶枯则脱落而飘零矣,其根干之生意固自若也。(《困知记》)
本根犹如树之根,物犹如树之枝叶。一是根本,一非根本,然同属实在。“本根”名词之起源即由于以树木之根为比喻。
要之,中国哲学最注重本根与事物之统一不离的关系。事物由本根生出,而本根即在事物之中。
以上为中国哲学中本根观念之大略的解析,而中国本根论之基本趋向,即由以显出。中国本根论之最大特点,可以说即在于:一,不以唯一实在言本根,不以实幻说本根与事物之区别。二,认本根是超乎形的,必非有形之物,而寻求本根不可向形色中求。三,本根与事物有别而不相离,本根与事物之关系非背后实在与表面假象之关系,而乃是源流根枝之关系。这几点实是中国本根论与印度哲学或与西洋哲学根本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