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则
无善无恶是圣人(如帝力何有于我[1];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3];一介不与,一介不取之类[4])。善多恶少是贤者(如颜子不贰过[5],有不善未尝不知[6];子路人告有过则喜之类[7])。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其偶为善处,亦必有所为)。有善无恶是仙佛(其所谓善,亦非吾儒之所谓善也[8])。
黄九烟曰[9]:今人一介不与者甚多,普天之下,皆半边圣人也。利之不庸者,亦复不少。
江含徵曰[10]:先恶后善,是回头人;先善后恶,是两截人。
殷日戒曰[11]:貌善而心恶者,是奸人,亦当分别。
冒青若曰[12]:昔人云:“善可为而不可为。”唐解元诗云[13]:“善亦懒为何况恶[14]。”当于有无多少中更进一层。
【注释】
[1]帝力何有于我:帝尧对我有什么影响呢?据传上古帝尧时候天下大治,有老人在路上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初学记》引《帝王世纪》)后来成为歌颂太平盛世的典故。击壤是一种古代游戏,壤用木头做成,形状像履,用手中的壤掷打放在地上的另一壤,打中为胜。
[2]“杀之”两句:出自《孟子·尽心上》:“霸者之民欢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欢虞,即欢娱、快乐。皞皞,浩瀚广大。“王者之民”以下几句的意思是说,用王道治理国家,其教化作用广大浩瀚、潜移默化,被杀也不知道怨恨,享受到好处也不以为这是什么功德,一天天向善变迁,也不明白是谁带来的。
[3]“以直”两句:语出《论语·宪问》,有人问:“以德报怨,何如?”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不同意,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以德报怨,那么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以公平正直的态度来回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4]一介不与,一介不取:伊尹是商汤的贤臣,《孟子·万章上》说,他倾慕尧舜的圣人之道,如果与尧舜之道不合,“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毫不苟且。介,同“芥”,小草,比喻细微的东西。
[5]不贰过:已犯过的错误,就不再犯。据《论语·雍也》记载,孔子称赞弟子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贰,重复。
[6]有不善未尝不知:这也是孔子称赞颜回的话,出自《周易·系辞下》:“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意思是颜回这个人差不多算完美了吧?自己有不对的地方都知道,一旦知道就不再这样做,知过必改。
[7]子路人告有过则喜:子路也是孔子的学生,《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欢迎别人的批评指正,成语“闻过则喜”也是这个意思。
[8]吾儒:中国封建时代长期以儒学思想为正统,儒学人士自称“吾儒”,以表示与道家、佛家有别。
[9]黄九烟:黄周星(1611—1680),字景虞,号九烟,或说字九烟,号而庵,江苏上元(今南京,一说湖南湘潭)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做过户部主事。明亡后不仕,隐居,曾作诗说:“高山流水诗千轴,明月清风酒一船。借问阿谁堪作伴?美人才子与神仙。”变名黄人,字略似,号半非,别号圃庵,又号汰沃主人、笑苍道人。康熙十九年(1680),年七十,端午节自沉于水而死。著有《九烟先生遗集》等。
[10]江含徵:江之兰,清初医家,字含徵,号文房、香雪斋等。安徽歙县人,寓居东淘(今江苏东台)。著有《医津一筏》(或称《医津筏》)、《内经释要》、《文房约》等。
[11]殷日戒:殷曙(1624—?),安徽歙县人,字日戒。他本是张潮父亲张习孔的门人,与张潮亦交好。著有《竹溪杂述》等。张潮《心斋聊复集》内有《殷日戒集跋》。
[12]冒青若:冒丹书(1639—?),字青若,号卯君,江苏如皋人,冒襄次子。明贡生,官同知。著有《枕烟堂集》、《西堂集》等。明遗民戴本孝曾作画册赠之,题其后曰:“冒子青若,生平于事亲怀友之外,无他鹜,进德修业,不出户庭而誉闻四方。”
[13]唐解元:即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14]善亦懒为何况恶:出自唐寅《吾趋唐寅自述不惑之齿于桃花庵,画并书》一诗。
【评】
作者从儒学思想出发,认为儒家关于“善”的概念,与道释两家提倡的积累善行以修仙成佛的“善”的概念不一样。他心目中的最高境界是“无善无恶”的圣人:没有善与恶这样的概念,只是顺其本心自然而为。而黄周星的评语则辛辣地指出,当时的现实根本不是这样,而是“普天之下,皆半边圣人也”,“一介不与”变成了一毛不拔,“利之不庸”变成了贪图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