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则
上元须酌豪友[1],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谈友,重九须酌逸友[2]。
朱菊山曰:我于诸友中,当何所属耶?
王武徵曰[3]:君当在豪与韵之间耳。
王名友曰:维扬丽友多[4],豪友少,韵友更少,至于谈友、逸友,则削迹矣。
张竹坡曰:诸友易得,发心酌之者为难能耳。
顾天石曰[5]:除夕须酌不得意之友。
徐砚谷曰[6]:惟我则无时不可酌耳。
尤谨庸曰[7]:上元酌灯,端午酌彩丝,七夕酌双星,中秋酌月,重九酌菊,则吾友俱备矣。
【注释】
[1]上元:即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为元宵、元夜、灯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代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三元。
[2]重九:农历九月九日,一般称为重阳节。
[3]王武徵:王方岐,字武徵,号蒙谷,扬州人。明遗民,与郑听庵、徐地山等为“竹西十佚”。博通典籍,放情诗酒。康熙间续纂《扬州府志》,他辑天文、舆地、水利、赋税诸篇。有《蒙斋文集》、《蒙斋诗集》。
[4]维扬:即扬州。
[5]顾天石:顾彩(1650—1718),清代戏曲家,字天石,号补斋、湘槎,别号梦鹤居士,江苏无锡人。与孔尚任交往密切,合写《小忽雷》传奇,并改《桃花扇》为《南桃花扇》。另有《往深斋集》、《辟疆园文稿》、《鹤边词》,及戏曲作品《楚辞谱》、《后琵琶记》、《大忽雷》。
[6]徐砚谷:不详。
[7]尤谨庸:尤珍(1647—1721),字谨庸,一字慧珠,号沧湄,尤侗之子。康熙二十年(1681)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并出任大清会典、明史、三朝国史纂修官。深于诗学,著有《沧湄札记》、《沧湄诗钞》等。
【评】
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诸节,都是古代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这些重要的日子,作者希望与恰当的朋友一起度过,而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上元含有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发展成一个固定的节日。上元节十分热闹,初唐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一名《上元》)诗描写了这一天的狂欢情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大唐新语》等书里说,上元前后三天里长安城要大放花灯,夜里城门大开解除戒严,看灯的挤得人山人海。《旧唐书》记载,唐中宗和皇后还曾在这一天“微行观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节日里,应该和豪放不羁的朋友一起饮酒。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名端阳、中天、重五等。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通常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等),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纪念屈原的活动。但事实上在五月初五这天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以驱邪恶的习俗在屈原以前就有,只是因为这一天也是屈原投江的日子,六朝以来才把这个节日和纪念屈原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另一个有影响的说法是,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所以要在这一天驱邪避恶。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战国时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他,理由就是这天生的男孩要给父亲带来祸患。东晋大将王镇恶也是五月初五生的,所以祖父给他取名“镇恶”。宋徽宗赵佶因为是五月初五生的,从小就寄养在宫外。在这天与端庄秀丽的朋友对酌,大概也有“镇恶”的作用吧。
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也叫女儿节、乞巧节等。这一天相传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为织女是美丽、手巧的仙女,所以女子要在这一天向她乞取智巧,求赐美满姻缘。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甚早,在《诗经·小雅·大东》、汉末《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已初具雏型,后来又在民间不断发展丰富。汉代已经有了七夕乞巧的习俗,到宋元时候七夕节发展成一个相当隆重的节日。如此佳节,自然要与风雅有韵致的朋友在一起了。
中秋又称八月半、月节、团圆节等,在唐朝初年已成为固定的节日。盛行则始于宋朝,节前的几天已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过节气氛,中秋节当天晚上人们纷纷登楼赏月,丝竹箫管并作,儿童通宵玩耍,夜市一直开到天明。这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等书中有详细记载,明朝以后,中秋节赏月、祭月、吃月饼的习俗大盛,并突出了团圆的意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张岱《陶庵梦忆》等书中都有对中秋节盛景的描述。为什么要酌恬淡平和的朋友呢?大概取其与高爽的秋气相宜的气质吧。
重阳节的风俗主要是登高、佩戴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登高、佩戴茱萸是为了祛邪避灾。历代诗人们留下许多关于重阳诗的佳篇,最为传诵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前后菊花盛开,正好赏菊、饮菊花酒,这个习俗与陶渊明“白衣送酒”的韵事也不无关系。所以,此时与超凡脱俗的朋友对酌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举了。
在本书第四二条(“一岁诸节”)中,作者还为这几个节日按重要性排了顺序,认为上元为第一,中秋次之,端午、重阳又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