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做好时间日志(时间管理过程之收集)

(一)观察和记录

请把孩子的每日活动详细记录在下表中,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要记录下来,即24小时全天候地记录,以便明确时间消耗在什么事情上了。

在备注栏中写下你的感觉和判断,逐一分析和深入了解孩子这样表现的原因和行为目的,对这些原因进行整理和归类,有些是父母应该承担的(父母需要学习——父母必知的心理学知识,父母效能技巧以及压力管理,更多内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有些是老师要负责的(家校合作——见“老师告状怎么办——如何与老师沟通”),有些是孩子应该负责的(训练孩子时间管理)。这样就能分清父母、老师、孩子的问题所有权,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为以后的训练奠定基础。

填写以下记录表,做好时间日志非常重要,不可忽略!通过这张表,找到孩子的舒适区,为孩子制定合情合理的目标(更多内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第11~17页),否则,孩子无法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更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记录表(星期一至星期日,每日一张表格,共计八张,其中一张作为总结,即平均值):

以下是孩子一天的记录表范例,其中备注栏中的磨蹭、老师告状、无精打采、催促写作业、走神、不认真、发脾气等,是豆豆妈妈工作室十余年来对三千多个孩子训练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为了给家长答疑解惑,我们以一个个的专题来简述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和应对办法,希望帮助家长扫清障碍,快速开启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旅程。随着训练的深入,家长可以一边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一边学习《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游刃有余地帮助孩子提高做事效率。

例如,星期一“记录表”:

(二)分析与解释(对记录表中的备注栏内容加以分析和解释)

1.孩子为什么磨蹭?

十个孩子九个磨,磨蹭是孩子最常见的行为,一般是早上起床磨蹭,吃饭磨蹭,写作业磨蹭,晚上睡觉磨蹭,我们把这四个容易出现磨蹭的时间段称为一日雷区。早上起床,一叫他不动,二叫他不动,三叫他刚穿上一只袖子;吃饭时磨蹭,叫了半天才慢慢腾腾地踱到饭桌边,这个不爱吃,那个不想吃,要不然就是太烫了、太凉了、太硬了、太烂了等,挑三拣四地不满意、找茬;写作业时更磨蹭,一会儿饿了要吃东西,然后就是一趟趟地小便、喝水,铅笔芯粗了,橡皮找不到了等各种找理由,就是不写作业;晚上该睡觉时也有很多事,花样翻新,就是不上床。

家长通常是提醒他,催促他,不停地唠叨,然后就怒了,开始吼叫、惩罚、警告,亲子间战争爆发也是常有的事。要知道,6~12岁的孩子,家长说得越多,孩子听得越少。家长明明知道这些方法都无效,却还是一再地运用,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家长根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磨蹭。一般来说,磨蹭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

第一个类型就是吸引注意型。如有个孩子学习特别好,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父母也很忙,认为孩子没什么事,就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彼此相安无事,很少有共度时光。可是有一天,孩子偶然间玩橡皮,爸爸就过来说“别玩了,快做作业”,然后他就发现自己一玩橡皮、铅笔,爸爸或者妈妈就会过来制止他,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误认为“好好学习被忽视,玩橡皮会受到关注”,因此更多地表现出类似的行为,父母也就不得不更多地“关注”他了。根据戴克斯行为目的观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第三章),孩子最喜欢的是被鼓励和肯定,其次是被批评和责罚,他最不喜欢的是被忽视。他表现良好时,你一方面认为是应该的,另一方面认为不应该打扰他“专注写作业”,客观上就是忽视他,这是孩子最不喜欢的。当他无法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时,会退而求其次,用不好的行为被提醒、催促,甚至被批评和责骂,至少孩子得到了家长的精力和时间,即孩子的行为目的达到了。随着这些行为的多次重复,成为吸引注意型磨蹭。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们给家长的建议就是: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就一定要鼓励和肯定他,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暂时忽视他、不理他。要注意:鼓励孩子时一定要具体,说细节才有效。

第二个类型是家长期望过高型。夏令营有个孩子,画画特别好,曾经获得国家级比赛的一等奖,可是他总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好,把画藏起来,不敢给大家看他的画。后来我们和家长沟通发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如孩子考试得了95分,家长就会立即指出那个5分是怎么丢的,多数都是粗心造成的,家长就会说孩子不认真、不细心等,毕竟得到100分的机会比较少,孩子多数时候都是被批评、指责的,孩子就会误认为自己不够好,家长不喜欢自己,家长只是喜欢100分。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总是被笼罩在挫败感中而无法自拔,自我评价极低,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建议你把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加入时间因素,给孩子一个进步的空间,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成就感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第三个类型就是父母包办型。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了,替他穿衣服、喂饭,整理书包、衣物等。夏令营中的很多孩子不会剥鸡蛋皮,他们说只见过白色鸡蛋(没皮的);还有很多孩子不会吃完整的水果,不会剥橘子皮,因为在家里都是父母把水果削成小块给他们吃的;教室里有的孩子上一门课,拿出一堆书和本子,到了下午,书包空了,满桌子、满地都是他的书本,铅笔、尺子、橡皮更是经常不翼而飞,校服、水杯也是常常消失。不会系鞋带、扣子的孩子更是大有人在……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应该在幼儿园阶段得到训练,而家长都替代了,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生活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和锻炼,到了上学阶段,也就没有办法迁移至学习能力,而学习——听讲、写作业、考试等是家长无法替代的,表现出生活、学习都磨蹭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家长,赶紧从生活习惯开始,要给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让他多去尝试,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生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四个类型就是杂乱型。作业太多,所有作业做完之后就要睡觉了,孩子感到无望,因为写作业快意味着更多的作业,有些孩子甚至到晚上12点都写不完作业。如何判断孩子的作业是不是太多了?孩子的自主时间周一到周五每天应该有一个小时,周六日应该有一天(见下面的解释)。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孩子就会消极抵抗,表现花样翻新的磨蹭,除了以上的表现以外,还会发呆、发愣,暂时变成木头人,就像电脑死机一样(见下面的“新旧脑说”)。

第五个类型就是慢半拍型。有的人天生反应比较慢,这和他的神经过程有关。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不同,确定了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别是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这和希波克拉底的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等气质类型相对应。前两种类型的人反应比较快,后两种类型的人都属于反应缓慢型。对于这种天生慢半拍的孩子,家长一方面要有适当的期待,另一方面要训练他的反应速度,以加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第六个类型是缺乏时间观念型。这类孩子没有时间意识,没有紧迫感,放学回家先玩了再说,等到父母催促了才慢腾腾地写作业,一边写一边玩,认为时间有的是而不着急,反正有人着急,会催着他完成作业的。就像木偶一样,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到了学校,由于没有父母的催促,他们也是边玩边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学校作业,回家后还要补作业,增加了家庭作业的负担,而且养成了听课效率低的习惯,随着进入中高年级,孩子的成绩大幅度降低。对于这类孩子,需要训练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中的任务,持之以恒,提高自制力。

第七个类型是注意力分散型。这类孩子容易因受到周围的事件干扰而分神。例如,有的孩子听课时,听见小鸟叫声他就走神了;正在写作业时听见门铃声,他就跑去开门了;上课时看见同学的文具掉到地上,他冲过去帮忙捡起来;家长在客厅聊天,他也能搭茬儿。有个三年级的小女孩考试得了84分,错题让她再做一遍她都会,问她为什么考试时错了?她说自己考试时东张西望,看着老师批改卷子很好玩,就一边做题一边看着老师,结果就错了。这种现象在一、二年级比较多见,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目标感不强,注意力容易随兴趣转移,需要家长帮助他设定小的目标,让他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最开始以10分钟为单位,然后延长至15分钟,依此类推,直至40~50分钟。这个过程也是提高孩子自制力的过程,需要在他的大脑中培养一个小警察,每当他的注意力分散时,这个小警察都会提醒他“快回来,你还有事情要做呢”。

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以后,就能够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分类——不仅要分清父母和孩子的责任,而且要分清孩子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因素:对于先天的部分要勇敢地接纳,对于后天的部分要合理地规划和改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更多内容见《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第49~52页,113~115页,122~125页)

2.什么是自主时间?

“自主”指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时间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没有干扰他人,对他人、对自己都没有危害的行为都可以做,即使发呆、发愣、躺着、幼稚行为、晃来晃去、无所事事都可以,父母无权干涉。当然,他也可以读书、看报、运动、玩游戏、看电视、打电话、上网等,只要没有违反你们的约定就可以。这里的“约定”包括玩游戏、看电视、上网等屏幕类的规则,具体请参考第四章的“如何管理游戏和电视时间”,和孩子制定相应的规则——“三时一定一通”。

如果孩子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眠都是在一个个目标和任务中度过的——在学校有课表和老师监督,在家里有作业和父母监督,他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没有机会放松,必然导致孩子不受控制地“放松”——发呆、发愣、走神、磨蹭、接下茬、捣乱、追跑打闹等,以此来缓解紧张的神经。

换句话说,自主时间就是主动留出时间让孩子的神经放松,这段时间没有目标,随心所欲,这种极大的放松对孩子至关重要,他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在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减压和复原的作用。从大脑的工作来看也是这样,紧张(凡是有目标的事情都会造成紧张)过后需要放松,大脑神经会因在松弛有度间保持良好的弹性而效率最高。

中低年级的孩子周一至周五,每天至少要有1小时的自主时间,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一般把自主时间安排在睡觉前,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发孩子快速完成任务的外驱力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避免孩子因为在自主时间(假设自主时间在学习写作业之前)过度放松、过度沉浸在当时的有趣活动中无法停止而导致亲子冲突(如孩子正在玩游戏、阅读、拼插、交友等,到时间难以停止,父母提醒后孩子不高兴),进而带着情绪学习和写作业,影响效率。周六、周日至少有一天自主时间,可以是一整天,也可以是两个半天。高年级孩子最好有同样的自主时间,如果实在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适当减半。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自主时间很浪费,把孩子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导致孩子被迫在学习、写作业时挤出时间来“自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注意力不集中、磨蹭拖拉、边写边玩等。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和不专注的行为模式。与其孩子在学习、写作业过程中穿插着零零散散的“自主时间”,不如预先给孩子独立的、完整的自主时间,就像电脑整理碎片一样,孩子的做事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3.什么是新旧脑说?

大脑的结构很复杂,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把它简化为新脑和旧脑(还有脑干)。新脑负责传达喜怒哀乐等情绪,旧脑负责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和干劲等。新旧脑不能同时活动,新脑兴奋,旧脑就被抑制,仿佛被捆绑住一样。

孩子如果一天到晚不安、易怒,不信任别人,有警戒心,那么新脑便会过分地活动,以致阻碍了旧脑的发展。因此,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便会减弱,效率低下在所难免。

可见,当家长不停地唠叨、催促孩子去学习,甚至用吼叫、责骂的方式逼迫孩子坐在课桌前,人在心不在,孩子的新脑会不自觉地处于过分活动状态,同时,他的旧脑就像死机一样地不作为——罢工了!

这种现象得到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叫焦虑曲线,更多内容见《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第131~134页)的印证。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线性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例如,运动员一天的比赛成绩千差万别,运动技能的影响很小,主要是受心理状态的影响。所谓心理状态,就是机体的动机水平,即新脑的活动性大小。

因此,家长要作用于孩子的新脑,即帮助他们在动机水平上保持最佳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帮助孩子早上高高兴兴去上学,晚上快快乐乐写作业,这样孩子的旧脑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4.老师告状怎么办——如何与老师沟通(亲师沟通)?

老师告状当然是指孩子在学校发生了状况,如在学校打架,扰乱课堂秩序,做操不听指令,破坏学校财物,拿同学物品,不认真听讲,没完成作业,考试考砸了,顶嘴,强词夺理,不尊重老师等不听老师话,让老师费神、生气的事情。

一般来说,这些行为都是多次发生,老师用尽各种办法——提醒、催促、警告、批评等方法无效时,就会告诉家长,期望家长有办法让孩子的行为有所收敛和改善。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些行为发生在学校里,家长不在现场,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因此,家长感受到的是无奈和无助,继而生气、发脾气,指责孩子在学校的不当表现,而对孩子的行为改善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孩子也许因为害怕打骂而暂时减少或停止这些行为,稍后继续我行我素。

面对老师的告状,家长在保持自己情绪平静的前提(如果自己也处于情绪状态中,请先灭“火”,“一离二吸三凉水”)下,应做到以下四点。(1)接纳和理解。老师告状时通常是有情绪的,因为一定是老师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效时才求助于家长,老师也是人,也是有情绪的,有情绪就需要出口。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坦然接纳,这样的理解是和老师沟通的良好基础。如果家长总是躲避老师,害怕和老师沟通,孩子就只能自己承担这些压力,这不利于孩子的行为改善和健康成长。毕竟孩子醒着的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在一起的,家长应该定期和老师沟通,彼此通力合作,让老师成为教育的合伙人,共同帮助孩子向着目标前进。

(2)感谢和道歉。无论老师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都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一样对孩子有期望,希望孩子表现好。老师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要对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对孩子给老师工作造成的困难表达歉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3)请教和转换。等到老师的情绪平静以后,再向老师请教如何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可以说:“老师,您看我们家长如何做来配合学校教育?”对于老师的建议,请一分为二地对待。如果老师说要严厉批评或惩罚孩子,就像老师在学校的方法一样,请忽视这些方法,并不是对老师不尊重,而是实在无效。设想一下,老师用这样的方法在学校直接干预都没有效果,家长在家里间接干预怎么会有效呢?这时需要进行转换,要把老师的建议做积极的转换,如老师说:“孩子上课还是说话。”面对孩子要转换为:“老师说你有进步,今天只有1节课说话,4节课都特别注意听讲。”然后针对那4节课引导和鼓励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对孩子进行积极暗示,当孩子关注好行为的细节时,他就会更多表现好行为。而且,孩子对老师的肯定也会发生“标签化”(老师说自己有进步,那就要用进步的行为配合这个标签),他会报以更多的好行为——多次重复后就会成为习惯。(关于转换,更多内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第134~137页)

(4)反馈和鼓励。和老师沟通后,在一周之内要再次主动与老师沟通,告诉老师你实施了老师的办法(当然是经过转换的,不必告诉老师你是如何做的)以后,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注重细节的描述。通过对老师的鼓励来引导老师看到孩子的优点,容忍孩子的缺点——这些缺点需要时间来慢慢减少,即错误递减。这样老师就会用积极的态度来发现孩子的进步,更注重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不是用结果来衡量和评价孩子,老师直接给孩子积极的标签——“好孩子标签”,这让孩子的“天使”更强大,更有力量战胜“魔鬼”。

(更多亲师沟通内容见《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第53~57页,第85~89页)

5.你给孩子贴标签了吗?(标签化)

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者归入某一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例如,将某人归类为一个侍者或一个警察而非独特的个人。同理,把某个孩子归为好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磨蹭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孩子等都是对孩子进行标签化。

从自我概念的形成来看,孩子在社会我阶段(三四岁到十三四岁)受到周围他人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如果我们每天都说他的问题——磨蹭、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兴趣、这也没做好、那也不满意等,这些评语累积起来就成为各种标签,孩子就会按照这些标签来表现自己。正应了这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等到孩子过了青春期进入心理我阶段,这些标签就会向内循环,内化成为孩子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即性格。

因此,父母和老师给孩子贴的标签至关重要!积极的标签促进孩子潜能发挥,帮助孩子进步,这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已经得到印证。

(更多关于贴标签案例见《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第77~80页)

6.什么是自我概念?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有何区别?

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从出生到三四岁是“生理我”阶段,个体主要是对自己躯体的认识;三四岁到十三四岁,处于“社会我”阶段,开始处于自我的中心,能够了解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的期待(主要是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十年的时间是“心理我”阶段,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样看来,父母和老师最大有可为的是“社会我”形成的十年,即教育的关键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会根据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身边人”就是父母。孩子会把父母的看法内化为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看法是积极的、鼓励的,孩子就会自信、乐观、积极进取,主动完成任务;如果父母经常提醒、催促、警告、唠叨孩子,对孩子的看法是消极的、否定的,孩子就会自卑、畏难、退缩等,遇事被动消极。

很多父母说自己对孩子的看法是积极的,可是他们却总在要求、提醒、唠叨、挑剔、批评孩子,在这种内外不一致的情况下,孩子看到的是父母外在的行为,他们无法理解父母内在的想法,因而形成消极的“社会我”,并将带着这种观点进入“心理我”的阶段,形成消极被动的性格。

(更多内容见《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第175~180页)

7.什么是“天使”与“魔鬼”(行为的两面性)?

每个孩子内心都住着“天使”和“魔鬼”,他们一直在斗争:“天使”想学习,“魔鬼”想玩耍,就像两个小人在拔河一样,谁胜了,孩子就表现谁。当“天使”胜出时,孩子就表现良好的行为;当“魔鬼”胜出时,孩子就表现不当行为。这也可以用孩子行为的两面性来解释。例如,一个男孩把家里的玻璃打碎了,父母很生气,对他责罚有加。后来了解到孩子当时看到父母吵架,爸爸要动手打妈妈,情急之下,他用砖头砸碎了玻璃,他是为了保护妈妈。

打碎玻璃这个行为,一面是淘气(魔鬼)——引起父母生气;一面是保护妈妈(天使)——父母非常感动。如果家长能多看孩子的优点,就是帮助“天使”,孩子更多表现“天使”面,直至“天使”变得强大而打败“魔鬼”;如果家长看到缺点多些,就是帮助“魔鬼”,“天使”难以胜出。

我们都知道,谁拥有问题,谁才能解决问题,即孩子的问题只有他自己才能解决,我们只能从旁辅助和影响而已。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魔鬼”只有他自己的“天使”才有可能打败。“魔鬼”生来很强大,“天使”生来很弱小,后者更需要鼓励和支持。

(更多内容见《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第126~130页)

8.什么是错误递减(试误说)?

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很多动物实验,其中饿猫逃出“问题箱”是他的经典实验之一。他把饿猫放入箱子,一开始,饿猫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鱼。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这就是“试误说”——错误递减的过程。

孩子正确行为的形成也遵循尝试错误、错误递减的规律,只要孩子的错误越来越少就是进步,就是学习。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应该符合这个规律,不要期望孩子的错误行为立即消失,要给予孩子犯错和改正的机会。例如,今天的作业错了5道题,下周错了4道题;今天犯规3次,下周犯规2次;这周忘记作业3次,下周忘记2次;期中考试90分,期末考试91分;期末考试85分,但是上次计算题错了,这次全对……

总之,评判孩子的标准是人为的,教育者的智慧在于看到孩子尝试错误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错误递减的项目,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评价,这才是孩子进步的内在动力。

(更多内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第3~7页)

9.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他们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并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他们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因此,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同理,家长对孩子的积极暗示和积极期待对孩子的进步作用也非同小可。

(更多内容见《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第108~112页)

10.晚餐时孩子为什么无精打采?

中国的习惯是早餐匆匆忙忙,午餐各自在学校、单位解决,只有晚餐一家人才能坐在一起,从容吃饭,所以这应该是亲子快乐时光。但是,很多父母也在这个时间开始教育孩子,内容包括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原本愉快的交流瞬间变成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原本兴高采烈的孩子也瞬间变得无精打采了,默默地低着头,快速把饭菜填入口中,仿佛完成任务一般。

父母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而且给孩子示范一心二用、不专注,更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所以,请让孩子吃饭时专注吃饭,玩耍时专注玩耍,他才能学习时专注学习,这些专注的能力是共通的。

11.为什么总要催促很多次,孩子才开始写作业?

想想看,孩子做什么事情是从来不用催促的?当然是玩了。玩和学习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兴趣导向的——“魔鬼”驱使,后者需要自制力——“天使”驱动。只有当“天使”胜出,孩子才会自动、自觉地写作业。

家长的多次催促,也只能把孩子的身体约束在书桌前,至于孩子的心,还不知在哪里呢。所以他写作业时总是不专心,老是有事,花样翻新,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小便,一会儿又说痒痒,要挠挠,要不然就是走神发呆。

孩子练琴时老是动来动去的,说他就不高兴,生气、发脾气,明明他错了,就是不承认,再说还哭了。

这都是因为孩子的身心不合一,因此无法专注,效率也非常低。

(更多内容见《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第68~71页,第122~125页)

12.为什么孩子遇到困难就逃避?他就不能努力克服吗?

畏难情绪即恐惧困难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是,遇到“困难”采取退缩、躲避、迂回的态度,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没有解决“困难”的信心,不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解决问题,甚至无意识地夸大困难。

儿童阶段的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原因有几点:惰性——孩子不愿付出努力和劳动,而是采取躲避、绕道的方式回避困难;缺乏自信和勇气,害怕失败;缺乏成功后的自豪感,甚至从未体验过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停止唠叨和抱怨,帮助他分解困难,鼓励孩子勇于接受挑战,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解决,引导孩子通过努力从失败走向成功,重视孩子每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经历,真诚分享孩子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提高孩子战胜困难的自豪感。这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一旦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就成为自然了。

(更多内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第7~11页)

13.我为什么生气了?我能不生气吗?

面对孩子的各种不当行为,家长常常会生气,我们常常说:“都是你不听话,我才生气的。”我们生气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吗?

例如,前面提到的孩子打碎玻璃,开始时父母认为他淘气捣乱,所以生气发脾气、责罚他;后来知道他是因为要保护妈妈才这样做的,家长会为此感动而不是生气。这样看来,导致父母生气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想法或解释,即父母的期望或价值观。

因此,当他人的行为没有达到我的期望时,我就生气了。我生气,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我自己的想法,那么生气的权利在我自己手中,而不是由孩子掌控,我们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我们能够自己决定是否生气,我们有选择生气与否的自由和权利。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的期望和想法一时难以彻底改变,生气在所难免,生气后我们可以选择沟通而不是发脾气。我们首先要知道生气的责任人是自己,生气说明需要沟通;其次要学会灭“火”口诀——“一离二吸三凉水”;最后要等到自己平静后再去和孩子沟通。

(更多内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第四章,《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情绪篇”)